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8 11:33
单位名称 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加强全市湿地资源保护,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宜居韩城提供重要保障。业务范围:主要负责辖区内湿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全市湿地保护利用规划并组织实施。
住所 韩城市新城区大禹路生态环境局6楼
法定代表人 庞延华
开办资金 2.5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韩城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33万元 41.51万元
网上名称 韩城市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以来,我单位在市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落实责任,扎实开展林长制工作。按照林长制工作要求,健全网格化管护体系,全面落实管护责任,形成责任明确、监管严格,与沿黄各镇办建立基层网格护林员,扎实推进了林长制各项工作的开展。(二)夯实责任,加强黄河湿地日常巡查。组织实施湿地资源调查,开展湿地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及防治工作。落实林长网格化管理,与两个管护站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管护责任和巡护要求,利用无人机、红外线夜视仪等设施,强化湿地监管效能。加强与属地镇办和行业部门协作,常态化开展联巡联防联控,初步形成了镇办部门联动、干群互动的工作格局。(三)多措并举,扎实开展黄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我市黄河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以来,我们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采取了多组合巡查工作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我们专门给两辆巡查车辆安装了车载扩音器,在沿线村庄播放相关政策通告,进行政策宣传。二是采取“蹲点+机动巡查”相结合。在潘庄进入湿地的必经路口,专门协调固定安放了移动警务车1辆,同时两辆巡查车在湿地内机动巡查,实现巡查全覆盖。三是与镇办、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属地镇办的联合夜查,在发现线索、控制现场的同时,积极与水政执法联系移交进行处置。(四)齐心协力,持续加强重点时期湿地防火工作。防火期内,逢会必讲防火,特别在春节、清明、五一等重要节点,召开专题会议,制定防火预案,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一是分片包抓,各分管领导下沉一线,会同各站开展防火宣传工作。二是加强督察,对各站日常巡查、宣传等工作进行督察。三是联合联动,与沿黄各镇办加强对接,错时开展防火宣传工作。四是通过悬挂横幅、播放音频、发放宣传彩页、现场宣传教育等方式,对周边群众进行安全警示教育。(五)统筹兼顾,全力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和科普宣教工作。在日常巡查中,积极做好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和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对发现病危、受伤、迷途或群众救送的野生动物,全力救护。我们坚持利用“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日”、“爱鸟周”等主题活动日,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工作,切实增强群众保护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的自觉性。(六)认真细致,扎实开展保护地各项排查工作。按照省林业局和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要求,结合“清四乱”“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森林督察”“绿盾行动”“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及省级重要湿地范围存在问题排查”等专项行动,先后对我市黄河湿地及澽水湿地公园管辖进行了全面排查。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提高了全民保护湿地的自觉性。经济效益:通过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共赢。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一)黄河湿地保护工作中仍存在大量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治理。虽然我们在环保督查中做了大量的工作,湿地保护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巡查力度,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保护区周边群众的湿地保护意识。(二)人员编制短缺,巡查管护力量不足。目前湿地保护面积大,管护人员少,每站每班仅2名管护人员要管辖近20公里长,巡查区域大、战线长,沿线村庄路口众多、地形复杂,人力明显不足。亟需增加编制数量,以增强基层湿地保护力量,招引高素质的人才提高管理能力,满足科研监测和保护工作的需要。(三)湿地经费投入不足,未纳入政府预算。湿地保护区存在经费不足,不能满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保护与建设,使湿地保护的重要性仅停留在口头上,在人员培训、队伍建设、科教宣传、科研监测等方面缺乏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湿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延缓了湿地保护管理的步伐。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我们将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黄河湿地和澽水湿地公园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不断提升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能力。(一)全面提升湿地生态修复和野生动物巡护监测水平。积极包装储备项目,争取中省项目资金,通过人工恢复和自然修复,有效改善黄河湿地芝川、龙门等重点区域湿地退化的现状,同时,科学设置巡查样线,开展野生动物巡护监测和救助救护工作,切实提高黄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二)全面加强沿黄镇村林长责任。以“林长制”为抓手,实行网格化管理,进行划片分区负责,建立“林长+”的工作机制,各级林长重点研究解决保护区生态保护重大问题,协调推动林草部门难以落实的重大事项,推动形成林长主动履职、部门横向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实现保护区管理工作新的突破。(三)全面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加强现有在职人员培训教育和能力提升,通过绩效考核、岗位设置、职称评定,形成竞争机制,激发“干好事、干成事”的内生动力。对接人社部门招贤纳士,聘用高素质专业人才,在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有害生物防治,外来物种防控以及湿地保护科学研究和辖区内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上下功夫、补短板、有突破。(四)全面提升黄河湿地基础设施和管理能力水平。通过项目建设,在黄河湿地重要路口设立档杆,安装视频监控,同时在湿地内部区域,安装建设湿地智慧化视屏监测平台,使黄河湿地管理从“人”向“技”转变,切实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五)加大保护工作经费投入,成立全市野生动物保护与救助机构。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运行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用以保障和支持保护区日常工作。另外政府要推出相应政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金,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和支持保护区建设,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新机制。对接编办部门,借鉴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经验,尽快成立专门的野生动物救助机构,依法依规开展野生动物救助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3年被评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