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岚皋县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贯彻执行有关湿地开发管理的方针、政策,并保证其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政令顺利实施;编制辖区内的生态保护和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辖区内的湿地保护、湿地恢复、物种保护、开发建设、项目立项、宣传科教、旅游开发、市场营销等其他工作。 | |
住所 | 岚皋县城关镇西三路4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周春栋 | |
开办资金 | 8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岚皋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5万元 | 60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岚皋县千层河国家湿地管理所在县林业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强化政治引领,锻造政治素养。坚持把政治学习摆在首位,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抓手,系统学习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通过组织开展湿地保护主题党日活动、定期参与集中学习和常态化落实个人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将党的政治理论铭记于心、践之于行,持续提升湿地所工作人员政治素养。(二)坚持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环境。紧扣“生态立县、旅游强县”战略,制定了4A级景区创建实施方案,编报了森林防火通道建设项目,着力提升自然保护地防灾减灾能力。紧扣绿美建设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试种行道树400棵,完成种草、种花200亩。强化环境卫生治理,更新、修复了垃圾收集及处理等基础设施,落实专岗管护湿地公园环境卫生,维护了湿地环境自然生态。督促经营单位加强道路、步道维护,增设导览标识、保护标识和安全提醒标识。(三)完善基建保障,优化运营管理。一是实施景区扩容提质,对游客服务中心一楼进行了改造,完善了功能配置,增强了接待能力。二是改造提升神河源景区,围绕创建大巴山国家旅游度假区,将神河源建成巴山高山草甸观光、露营、游乐、花海为一体的“综合乐园”,启动4A级景区创建。三是完成基建设施维护,对湿地公园内部的监测系统、卫生系统、供电供水通讯系统、科普游览步道、科普宣教标识牌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检修维护,强化了基础功能保障。四是积极做好创文、创A工作,认真落实岚皋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安排的重点工作,制定千层河景区创建4A景区创建方案,按4A景区要求加强了游客中心改造,标识标牌建设和水电路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5G信号建设。(四)坚持底线思维,狠抓安全管理。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一是组织专项行动,整治违规垂钓、下网捕鱼等行为、违规进入采集林副产品行为。多次组织河长、护林员,深入公园周边村级,开展专项行动,宣传国家林草管理、河湖管理法律、法规,提高群众法律政策意识,有效劝阻违规垂钓、违规采集行为。二是排查整治非法占用湿地行为,认真落实陕西省林业局《关于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违规建设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岚皋县林业局《关于切实加强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的通知》要求,全面排查各类问题,抓实限时整改,保护了湿地资源功能完整。三是加强公园防火、河道安全管理,以“网格化管理”防范公园火灾,严格管控野外用火,禁止火源进山入林,在入口处设置醒目警示标识,确保了全年无火灾发生;加强水上安全管理,维护水上安全秩序,对重点河道进行清障处理,确保行洪安全,严禁游客下河边戏耍、拍摄,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经营人员队伍的管理,开展不定时地抽查在岗情况,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划分区域、定人定岗定责。特别是节假日重要节点,要求经营单位增加上岗人员和巡逻次数,保证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游览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通过绿化修复,增强湿地公园涵养水源能力,改善了自然景观,增加了景点品味,丰富了旅游内涵,延长了旅客游玩时间。二是发挥湿地公园科普作用,把湿地公园发展成生动的湿地课堂、自然教育基地,增强了群众呵护生态意识。三是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旅游资源,共享绿色“氧吧”,彰显了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四是促进区域之间在科研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湿地公园为有关科研院校提供了具体的实验场所,促进了生态修复、动植物资源管护等方面的研究。(二)经济效益。一是促进了经济创收,落实好市县政府五一、十一免费政策和系列优惠促销政策,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全年累计接待游客7.7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7万元。二是增加了就业岗位,湿地公园的建设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有效延长当地的农林旅产业链条,推动了乡村振兴进程。三是带动了附属产业,湿地公园建设所能够提供的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餐饮、土特产、运输业的发展,社会综合效益达300余万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体制亟待优化。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属岚皋县国营林业总场属地范围,而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景区由县旅游集团开发运营,国有林场护林站负责日常管护。近一年来,湿地所未配备所长和副所长,管理职责不明确,在编人员又被抽调到其他林业部门工作中,造成湿地所工作上传下达不及时、推动迟缓,制约到湿地公园建设管理。2.运营资金投入不足。公园地处偏僻,面积大,园内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管理难度大,管理设施严重不足,由于缺乏长期足额资金的投入渠道,造成湿地公园规划的许多设施未能及时完善。3.湿地公园建设总规需修改完善。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未批复,随着《湿地保护法》的颁布实施,湿地公园原有的总规已不符合新政策、新发展要求,需加快修编。同时,《陕西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有效期已过,亟需完善、发布新的管理办法。(二)改进措施:1.优化运行机制。待县政府明确千层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所领导后,由湿地所领导牵头,加快湿地公园保护规划修编工作,建立完善保护制度。按照上级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体制管理,明确权责和工作人员,增强管理和运营水平,提升湿地公园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加紧项目储备。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实施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增强湿地公园保育区蓄水能力,维护湿地自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功能。3.创新科普宣教。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通过湿地保护日、湿地保护宣传周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扩大公益宣传面,增强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加快湿地公园建设提档升级。结合森林康养旅游,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和资金扶持,围绕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与管理、科普与宣教、科研与监测等积极开展工作,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二)提升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湿地环境保护、生态治理和科普宣教的建设进度,完善湿地公园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设施设备,提高科研监测能力,扩大科普宣教的影响力。(三)强化湿地公园保护发展动力。根据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充实专业人员,完善管理设施设备,强化保护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