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岚皋县> 岚皋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岚皋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8 10:24
单位名称 岚皋县公共资产经办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所有权变动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国有资本运营监管工作,负责全县资源性资产的监督管理。
住所 岚皋县城关镇堰溪街11号
法定代表人 余辉
开办资金 1000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岚皋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018.26万元 10020.97万元
网上名称 岚皋县公共资产管理局·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岚皋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一是依据中省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县资产管理现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推动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向配置科学、使用有效、处置规范、监督到位迈进。二是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规定要求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依法依规进行管理。三是努力持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大力推行“产权集中统一管理、处置集中统一实施、收益集中统一分配”的“安康模式”,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实行综合管理,主管部门实施具体监管,使用单位落实管理使用责任,各尽其职、各负其责的管理机制。不断强化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使用单位具体管理的主体责任,增强了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保证了行政事业单位履职需要,强化了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节约意识,在有效保障基层政权运转和提供公共服务需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国有资产效益。四是夯实资产管理基础,落实数据迁移。不断加强资产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利用,系统定量分析资产存量情况,动态掌握国有资产变动情况,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依据。落实资产管理数据迁移工作,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五是推进资产清理盘活,发挥资产效益。持续核实统征剩余土地和账外资产权属清理登记入账。全面清查自新冠疫情以来投入的各类防疫资金3768.37万元,形成防疫资产1925.3万元,明确了管理责任。推进国有资产整合,助推重大民生项目建设。积极助力县城棚户区改造、公共市政建设,城市绿化和市政配套建设。加快推进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六是分批实施办公用房维修改造,改善单位办公条件。按照“厉行节约、量体裁衣、消除安全隐患”的原则对办公用房进行维修改造,2021年至2023年共实施县级单位、镇、公安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单位32处共计2791.75万元。(二)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督促指导国有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二是对标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要求,稳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三是常态化开展国有企业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三位一体”综合考核,“一企一策”细化考核内容和业绩指标任务。四是配合推行融资平台整合升级“以市带县”模式,完成股权划转。基本建立以县发投公司为集团母公司的国企集团股权架构,策划推进全县城乡供电提升(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对接考察“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林业碳汇、富硒水开发等项目,县发投公司、生态资源公司逐步迈入实质化运营阶段。(三)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工作。2023年12月28日,县政府向第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报告了《关于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和《关于2022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县人大常委会对两个报告作出了《审议意见》。会议认为,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按照上级党委府的安排部署和县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的审议意见,在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深化国企改革、健全管理制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会议指出,我县国有资产管理还存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资产报表等基础性工作不完善,监管能力有待提升,治理体系不健全,企业国有资产债务风险比较高等问题。会议对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不断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和资产报表等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资产监管、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进一步加强扶贫资产监管、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加强项目建设档案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强化了国有资产(资源)管理;合理整合,充分利用国有资产(资源),实现了保值增值目标,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二)经济效益:截止2023年底,全县独立开展资产核算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共计127个,资产总额350499.68万元,负债总额24144.41万元,净资产326355.26万元。流动资产36134.21万元,占资产总额10.31%;固定资产95102.53万元,占资产总额27.13%;在建工程19647.42万元,占资产总额5.61%;无形资产7917.95万元,占资产总额2.26%;公共基础设施188496.9万元,占资产总额53.78%;保障性住房2461.65万元,占资产总额0.7%。处置资产1792.76万元,资产处置收益27.82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精细化管理目标还有差距。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不规范、不到位。部分单位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缺位。二是国企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县属国企市场化程度和发展能力不足,“三会一层”组织架构不健全,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干部职工的进出通道还需拓宽。三是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任务重,资产整合的总量还有欠账,平台公司缺乏高质量的项目支撑和专业的投融资和经营管理人才。改进措施。下一步,我们将创新思路,科学管理,积极构建更加精细化的管理方案。一是继续做好国有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购建、转移、处置、报废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切实负担起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保值增值责任,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效益。进一步加大新建项目国有资产管理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新购建项目和资产,由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与购建单位共同加强监管。二是进一步加强国企监管工作,完善监管体制,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确保国企的正常发展和市场化的推进。三是加快干部培养和适当放宽国企准进门槛,建立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平台公司提供高质量项目支撑和专业投融资管理人才,加快县级融资平台整合升级。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完善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资产管理效能。强化各部门切实履行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体职责,健全完善各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推动资产的调剂和共享共用机制。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实现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相融合。(二)全面理顺国企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和管资本为主国资监管职能转变,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配齐建强县属国企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负责人。健全完善以公司制度体系,加强国有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三)有序推进融资平台整合升级“以市带县”模式,做强用好融资平台公司。按照我县实施方案进一步划转股权,整合资产,资产资源应注尽注。加快推动县域内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谋划、包装、储备、实施一批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重点项目。加大项目支持力度,积极依托融资平台公司实施项目,发挥融资功能,撬动社会资本,有效弥补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通过集团化统一管理,实现县域企业国有资产统筹整合、融资平台建设、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改革三位一体推进。(四)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按财政部《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加快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国有资产盘活利用,建立健全资产盘活工作机制,提升资产盘活利用效率,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财政资源统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