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汉滨区> 汉滨区枣园九年制学校

汉滨区枣园九年制学校

发布时间: 2024-04-18 09:06
单位名称 汉滨区枣园九年制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汉滨区新城街道办事处枣园村二组
法定代表人 张克军
开办资金 1803.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汉滨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14.26万元 2704.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汉滨区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党建工作。强化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规范“三会一课”,严格党内生活。着力培优树模,发挥引领示范。坚持“主题党日”,丰富党建活动。聚焦“五抓五建,养正育德”党建特色,成功实现“特色党支部”的创建目标。聚焦党建引领,彰显作用发挥。2.教学工作。教学常规扎实开展,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夯实教学常规检查。教育科研力度持续加大,开展好每周1次的教研活动,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主题式研修进一步落实,开展了校本研修主题式研究,成果丰硕。1项科研成果荣获省级3等奖;安康市教育科研学术交流评审1人获奖;区级校本研修成果评选4人获奖;1个区级课题结题,2个市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成功立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通过质量检测和毕业班抽测反馈情况来看,我校毕业班教育质量位于全区前列,其他年级教育质量稳步提升。3.德育工作。全面构建全员德育网络,创设并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德育工作大环境,切实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责任感。以活动为载体,强化育人氛围。努力推进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家校联系。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4.安全工作。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升防范能力。不断完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种安全责任细则,夯实安全责任。以“防范”为主,严抓学校的安全工作。狠抓安全演练,提升自我防范能力。强化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建立台账,及时整改。以“创建”为抓手,打造市级毒品预防示范校建设。5.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对学校重大事项履行监督职责,认真组织和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发展的规划设计,研究并确定学校各种管理制度的修订。6.后勤工作。规范财务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落实重大开支及收支公示制度,对财务报账实行四签制。加强校产管理,对学校固定资产建立台账,对消耗品认真做好登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校共9个班,共有学生数318人,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2023年度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师德师风明显转变,全体教师遵章守纪、尽职尽责,乐于奉献。二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运动场改扩建工程已实施。三是教学成果硕果累累,1项科研成果荣获省级3等奖,安康市教育科研学术交流评审1人获奖,区级校本研修成果评选4人获奖,1个区级课题结题,2个市级课题、1个省级课题成功立项,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陕西省第十七届书信文化活动中2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在安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德润安康主题征文活动中1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在汉滨区第二届机器人大赛活动中1名学生荣获一等奖、5名学生荣获二等奖、10名学生荣获三等奖。四是安全管理和谐稳定,学校成功创建市级禁毒教育示范校。五是社团活动有声有色,学校聘请社会专业教师,器乐、航模、腰鼓、武术等特色社团,积极开展参与各项比赛活动。六是贫困生生活补助等惠民政策全部落实,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的问题:(1)教研组活动还需要抓实抓细,活动形式还需要勇于创新。(2)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整体素质还需要提高。(3)学生养成教育进一步加强,以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4)生源制约因素多。学校三分之二的学生都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素质参差不齐,家庭教育缺少监管,学生成绩提升缓慢。2.改进措施:(1)开展好每周1次的教研活动。学校4个教研组,每周定期以观看“专家讲座”“微型课研讨”“微沙龙”“微课题”等形式组织好教研组活动,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开展。(2)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整体专业素养。(3)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拓展德育教育路径,抓实抓细养成教育。(4)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形式,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继续推行每学期至少一次的家访制度,做好家校共育,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立足校情,狠抓过程管理。找准切入点,抓实抓细常规管理,以教学为中心,以优质管理提质增效。2.反映问题,寻求上级支持。积极争取区教体局等部门的支持。3.拓宽路径,形成教育合力,争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发挥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4.修订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使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