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新城区> 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路小学

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路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58
单位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路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西路76号
法定代表人 董宁
开办资金 457.3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新城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6.3万元 478.0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新城区长缨路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6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规定申请年度报告,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全力做好师德建设、教育科研、家校共育等工作,推动学校向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现将本年度学校重点工作总结如下:开展业务情况1.培根铸魂党建引领品牌提升学校党建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工作主线,按照“高质量党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目标,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抓实党费收缴管理工作,在扎实做好教育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过程中固本强基、凝心聚力、锤炼师能、强化管理,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办学治校全过程。2.向心生力推进学校提级发展(1)以迎检聚焦管理效能。迎检就是工作梳理的重构。各项工作的细致管理,及时梳理,分类整理是对学校管理的一种考验,也成为学校口碑积累的“机会窗口”。在优质均衡创建工作推进过程中,学校历经了2次省检、2次市检、9次区检,进行了28次数据的更新与填报,对70余盒盒装资料进行6次更新完善。(2)以培养达成奔跑式成长。成长就是自我生长的破界。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参与到成长中,都能带来观念转变,激发新的生长,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自己。(3)以实践提升“双减”成效。“双减”落地,“双新”执行,课堂提质、作业提质成为落实新课标理念、落地“双减”的核心力量。老师们大胆实践,小步快进在教学转型的“阵地”上,基于不同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无数宝贵的破冰实践,交织成动人的课堂教学变革图景。3.合雅共生成为文化价值共同体在推进集团化办学过程中,集团两校深度融合,凝心聚力,通过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构建精神同向,实践同行的高质量团队,共同推动异质共生的教育集团发展。(1)“季·节”活动同浸润。学校深入推进“季·节”德育特色文化活动。从一年级新生视角出发,结合自身学科特色,设计完成了以趣味性、适应性为主“萌学课程”,助力孩子们更快适应学科学习内容的变化,建筑分校同步开启,赋能建小师生涵养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让“幼小衔接”迈向“有效衔接”。以“扬帆远航逐梦九天”、“听,花开的声音……”、“红·向上的力量——红色种子入心间”等为主题开展的“创想季”、“艺术节”、“建队节”“季·节”活动,使长小每一位学子都浸润其中,自由舒展成为更好的自己。(2)中心工作见成效。在学校每一个中心团队中,经验与优势不同的教师基于共同目标与志趣形成新的集合,老师们突破自我身份设定,通过开放互动、实时分享,实现知识的创新与新知识的产生。4.平安雅园筑牢安全“防护墙”“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工作历来是长小雅园最关注的话题,学校设置“五位一体”安全体系筑牢校园安全“防护墙”。(1)“严”于教育,提升师生安全素养安全管理,教育为先。6月集团校开展了“做好学生安全护航人”班主任安全管理专题培训,全体教师聚焦学生关怀和安全共建纷纷书写了自己的培训感悟。在做好教师安全管理培训的同时,学校持续将安全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每月除观看“书雅小课堂”安全微视频提升长小学子安全防护能力外,通过家校联动提高放学效率,保证学德育处还联动校外资源,邀请法治副校长、公安民警、医护工作者等社会资源到校指导师生开展少年模拟法庭、仿真禁毒参观、安全急救实践等多主题、多形式的专业讲授,为学生的安全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2)“细”于排查,消除校园安全隐患。学校坚持“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把安全隐患的动态查纠作为校园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依据学校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夯实安全责任三级分类管理检查制度,各级检查整理出的安全隐患,详细记录在案,能立即整改的问题,立查立改,不留隐患,无法立即整改的,按程序上报,推进整改。切实做到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及时整治、及时整改、及时验收的闭环管理。(3)“情”于呵护,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传承学校生命关怀的文化特质,德育处在课程构建、课堂教学和校园活动中,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构建形成并纵深开展“线上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月、心理团体辅导、心理漫画制作”等特色心育内容,培养书雅学子认识自我、积极向上的心理品格。10月迎接了省委省政府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联合调研组的专项调研,专家组对于我校心育工作给与高度肯定和赞扬。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做儒雅教师向阳而生我校基于师资结构特征,构建起以学校各中心为载体的纵横贯通立体管理机制。德育组牵头建立起“新媒体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和“家校共育中心”,通过共同的教育价值追求和专业发展愿景,带领老师们不断去学习研究、经历实践、创新发现,长小儒雅教师合抱生长,从不同层面体验自我实现的幸福感、价值感、使命感。2.撬动自我潜力提升幸福感“家校共育中心”成立以来,成员老师工作热情、思维敏捷、行动高效。一是内容研究跨界,撬动更大潜能。二是独立承担活动,勇于挑战自我。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完成了11月心理健康月宣传教育活动,活动的成功开展让张老师收获了喜悦,更感悟到了成长。三是研发多项问卷,设定共同愿景。为促进家校共育,中心成员构思了面向“家长、学校、老师”的三项调查问卷,通过双向互动沟通,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设定共同愿景,中心教师在一次次工作研讨、交流中不断焕发出神采奕奕的幸福状态。3.团队共生共长收获价值感。今年学生成长中心依据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积极投入到《萌学课程》的编写,成员教师共商共议形成思路,围绕“三个适应”即:身体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完成8节课程内容创编;张琳娜、赵恒、葛洁三位老师相互协作开展课程录制工作,九月《萌学课程》正式启用,老师们在从无到有不断尝试与持续优化的躬身实践中,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三、存在问题1.学校管理中,依据《新城区教育局学校中层管理暂行办法》,通过提升中层的管理效能,赢得中枢动力,努力推进学校从“火车头模式”走向“动车组模式”的管理生态。2.学校需要不断重启、变革教学管理,从思想认同到行为再造,发掘新的“生长”,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走向了常态优质模式,让“双减”政策成为提高教学效能的引擎,让“五项管理”成为改善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有效路径。四、今后工作设想1.学校管理方面:目前,管理体制的改革、教师岗位的规划等全新的工作思路给学校的管理团队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问题,计划从提升中层团队的自身修养和能力入手,通过增加研修密度和提升研修品味来促进中层队伍的成长。2.减负提质方面: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秉承“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趣、有用、轻负、高效的作业设置理念,并以“学科+基础”“学科+实践”“学科+能力”为三个板块承载作业的具体内容,探索学科作业内容和形式,让作业变得有温度,有坡度,有厚度。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在中层领导力上守正创新,调动学校内驱力。第一不断优化校园管理流程。持续推进课程研发中心的建设。其次启动实施“关键在中层”这一管理研修项目。一方面,通过假期集中研修对学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进行聚焦分析,另一方面,在学期中开展专题管理研修,针对工作中产生的生成性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在“减负提质”上攻坚克难,强化整体育人效能。首先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学校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趣、有用、轻负、高效的作业设置理念,并以“学科+基础”“学科+实践”“学科+能力”为三个板块承载作业的具体内容,探索学科作业内容和形式,让作业变得有温度,有坡度,有厚度。其次学校在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作业管理实现分层、个性化布置作业,及时数据分析支撑精准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教师结合学生作业情况,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整体和个体对每一道题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精准分析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设计,调整作业设计内容,实现以学定教,因材施教。既减轻教师辅导,又精准教学策略。“质”提上去,“负”自然就减了。第三立足校情,探索教师培养的“双翼”模式,建立系统化、链条化、立体化的四阶教师(职初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培养机制以课堂研究、校本课题研究为契机,通过分层设计的教学活动,依托规范课堂、入格课堂、品牌课堂、特色课堂,重塑和优化教师心智模式,精研细磨“第一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情感交汇,相互合作,彼此滋养的创新基地。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