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青少年权益维护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服务。青少年权益维护,指导基层青少年维权,建立青少年维权工作社会协作体系。开展未成年人保护、预防青少年犯罪、重点青少年服务管理;“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管理,处理来信来访和侵权投诉;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和“青春驿站”建设。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楼932室 | |
法定代表人 | 谢杨杰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延安市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万元 | 0.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团市委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扎实推进基础维权行动开展2022年度延安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优秀青少年维权先锋”评选表彰活动,命名10个基层单位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授予13名同志“优秀青少年维权先锋”荣誉称号,开展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延安市)复审工作,5个评审单位通过初评。全市布局推进“青春灯塔”公益巡讲、中高考减压讲座等关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常项工作,以“青春灯塔”公益巡讲为牵引,加大防治、防止性侵害等方面法治教育和宣传实践,指导和帮助青少年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发挥市县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作用,出台青年发展类政策文件3个,承办全省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现场推进会,健全青少年教育引导、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二)深化品牌创建升级行动在“红领巾法学院”创建上,提炼总结五年创建经验,试行评估复核机制,持续拔高创建标准,打磨精品法治品牌,全域覆盖抓创建,推动落实“红领巾法学院”省级、市级评选申报。开展西部电影频道电视栏目走进“红领巾法学院”活动,综合提升儿童青少年法治品牌含金量和引领力。在“禁毒青力量”推进上,“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动员全市广大团干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守“尉”三秦禁毒知识挑战赛线上答题活动,重点在宝塔兰家坪小学联合市禁毒办、市教育局举办“禁毒青力量”主题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在12355平台升级打造上,着力构建专业团队、规范维权服务流程、推行线下个案介入,妥善处置危机心理干预5起,公益心理服务100余小时。配合完成省委省政府儿童心理健康调研组调研任务。做深做实12355基层服务站推广建设,建成县级12355青少年服务站6个。做优做精“心向阳光”融媒体栏目,采取访谈、互动问答、案例分析等形式,对全市儿童及家庭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共播出40余期。(三)开展法治教育实践行动全国民法典宣传月期间,组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微信群转发等多种形式,广泛发动全系统干部、中小学校团委书记、辅导员和团员青年参与民法典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共计350余人参与。召开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培训座谈会,引导广大青少年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准确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内涵实质,感悟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共提交提案作品262件,获得团中央权益部和全国学联秘书处通报表扬。举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宪法精神”2023年延安市青少年宪法宣传示范活动,充分释放“红领巾法学院”创建活动的引擎能量,为广大青少年构筑起强大的法治保护屏障。(四)扎实推进社工培养行动在提升专业服务上,强骨干挖潜力,开展青少年心理社工志愿者培训,来自全市各县(市、区)教育、医疗卫生、社区等行业领域的青少年社工、志愿者和青少年事务工作者100余人参加培训。表彰奖励了近年来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涌现出的先进集体、优秀社工和青年志愿者。聘任青少年心理社工志愿者30人,评选优秀学员8名,超额完成团省委下达的年度培训任务。在特色实践探索上,分别与市融媒体中心栏目组、陕西树众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授予市融媒体中心98.7交通音乐广播“延安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基地”,授予市妇幼保健院“延安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基地”,授予陕西树众律师事务所“延安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打造和树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新品牌,扩大青少年社会组织的影响力。二、取得的主要成效全市青少年权益维护工作按照“建强12355青少年服务台、培育“红领巾法学院”“禁毒青力量”两个品牌、实现法治化组织化社会化“三化”维权的“123”夯基创优格局,推进四项行动,不断筑牢“大权益”体系。三、存在问题虽然在维护青少年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青少年和家庭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比如,面向青少年普法宣传不够精准,存在普法辐射面不广、形式不灵活等问题。比如,工作创新力度不够,普法效果有待提升,基层法治宣传问题不浓厚等。四、整改措施延安市青少年权益维护中心将继续对照目标找差距,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自护教育,切实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做牢、做实、做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五、下一步工作计划纵深实施《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召开市县年度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工作会议,完善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专题组会议等工作机制,加大政策倡导和社会倡导,协调出台更多普惠性政策和实事项目,有效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持续创新青少年维权格局。开展《民法典》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化“红领巾法学院”创建,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深化“青春灯塔”品牌,提升安全自护、心理健康、法律援助等工作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