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桥北国有林管理局(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延安市桥北国有林管理局(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18
单位名称 延安市桥北国有林管理局(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辖区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保护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推广林业技术,发展林业经济。
住所 延安市富县北教场27号
法定代表人 张保平
开办资金 17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52万元 268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桥北国有林管理局(延安市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公益 从业人数  59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局在延安市林业局的领导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一)聚焦资源管护,抓住林业发展“主线”。一是认真落实林长制。二是扎实开展林草督查核实整改。三是加大林地林木管护力度。四是优化林地审批申报程序,助力营商环境突破年向好发展。五是抓好封山禁牧工作。六是加强林区疫病防控监测。七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八是深入开展禁种铲毒工作。九是按期完成森林草原湿地调查监测。十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二)狠抓森林防火,保障生态安全“防线”。一是压实防控责任,厘清局、场(站)工作职责。二是宣传引导增强防火意识。三是强化火源管控能力。(三)依托项目带动,打通高质量发展“热线”。一是高质量实施2022年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封山育林5万亩,退化林修复5万亩建设任务;认真筹备2023年渭北地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人工造林0.1万亩、退化林修复2.1万亩、封山育林0.7万亩)。二是高质量实施2023年国家柴松良种基地项目和林木良种培育项目。新建母树林165亩、初级实生苗种子园150亩、良种示范区100亩,完成无性系嫁接繁育、柴松留床苗、柴松幼苗、柴松母树林砧木苗的综合管理;做好了370亩柴松母树林和18亩优树收集区的抚育和病虫害防治。三是高质量实施2023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重点区域绿化补助项目。完成任家台国有生态林场至府村(马皮子沟)场部通硬化路两侧道路及直观坡面裸露区域绿化500亩。四是高质量实施2023年中央财政欠发达林场巩固提升项目。完成油松幼苗培育3.75亩、林下黄精种植整地292亩建设任务,促进了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良性循环。五是高质量完成2023年提前下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生态保护恢复资金项目中受损栖息地生境修复、科研监测救护设备购置及宣传教育等建设内容,第二批建设任务正在有序实施。六是严格执行造林绿化落地上图要求,按时完成2022年度、2023年度造林任务图斑上报和2023-2030年退化林本底评估任务图斑上报工作。七是完成2023年森林保险合同签订,完成2022度年森林病虫害赔付工作,索赔资金102.7万元,积极安排专项资金进行防治,保障受损森林资源及时得到恢复。八是做好项目申报储备。以高质量项目推进年为契机,积极申报中央财政资金项目10个、省级财政资金项目8个;储备完成中央财政资金项目8个、省级财政资金项目1个、市级财政资金项目4个。(四)紧盯保护区发展,筑牢生态保护“红线”。一是加强日常巡护监管。二是积极推进社区共建。三是与延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和延安市生态环境局富县分局共同对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松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双随机”执法检查,未发现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四是编制完成《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自评估报告》。五是加强疫源疫病防控。六是提升科研监测能力。(五)紧扣内部管理,兜住有序发展“底线”。一是全面应用生态护林员联动管理系统,制定《八项措施》,确保生态护林员巡护APP上线工作常态化,上线率达到89.67%,实现了生态护林员管理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二是加大干部职工培训力度。三是强化安全工作责任,有效预防矛盾纠纷。四是规范资产管理程序,提升内控体系建设。五是巩固脱贫成果,驻村帮扶成效显著。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党建工作创新亮点不够突出。在党建工作中,创新点不够,亮点不多,缺乏创新机制和良好举措,在“线”的延伸和“面”的拓展上做得还不够。二是林农、林牧矛盾突出。辖区群众仍然存在“游击式”散养牲畜、节日上坟烧纸、野外用火等陋习,生态保护意识较弱,重视程度不够,加大了资源保护难度和森林防火压力。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部分场站仍租用民房、用煤炉取暖,保护区内仍有部分区域存在通讯信号“盲区”、电力保障不足等现实问题,较大程度制约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四是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不够。缺乏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日常办理行政案件时执法程序还不够规范。五是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有待加强。存在迟到早退、工作拖拉、作风散漫、纪律松弛等现象,严重阻碍工作效率的提升。三、整改措施一是坚持生态空间系统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加大封山禁沐力度,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二是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继续加大非法猎捕、买卖野生动植物执法检查力度,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三是加强沟通协调,紧盯年度项目申报相关要求,全力抓好项目申报储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争取力度,为驱动林业发展引擎提供不竭动力。四、2023年主要目标任务(一)全面加强新时代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按照省市机关工作安排部署,不断拓宽和深化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新路子。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党委(党支部)班子“一岗双责”责任,自觉把新时代从严治党建设要求贯穿于党风廉政、决策部署、项目建设和队伍管理等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确保高质量发展在林业生态建设中落地见效。(二)全面加强林地林木保护。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开展常态化宣传活动,联合村(组)干部入户宣传,切实提升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结合当前“林长+警长”机制,积极组建林政稽查队伍,联合森林公安加强巡查执法力度,形成常态化机制,切实形成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三)全面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要求,提前谋划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强化责任落实,细化管控措施,确保辖区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四)全面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强化林业有害生物疫源疫病监测,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大非法猎捕、买卖野生动植物排查力度,阻断野生动物流通环节,切断野生动物流入市场的通道,从源头遏制非法买卖野生动植物交易违法行为。(五)全面推进重点项目申报储备。深挖桥北资源赋能,紧盯中省市项目申报方向,提前谋划一批符合桥北林业生态建设的好项目,激发林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转变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为林业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六)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科学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以制度规范管理,以机制约束办事程序的良好工作氛围。加大执纪监督力度,增加执纪检查频次,下大力气转变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激发干部职工担当作为。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规矩意识,加快观念转变,树立主人翁意识,提升职工凝聚力、执行力,做到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为桥北林业高质量发展锻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生态绿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