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聋哑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和特教师资培训。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文化沟 | |
法定代表人 | 魏华 | |
开办资金 | 3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58万元 | 13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 从业人数 6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校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主要开展以下活动:一、工作开展情况(一)教务处1、规范常规管理,促进教学常规落实。学校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讲课。以师训管理为指导,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师外出培训为拓展,夯实教师日常教研教学常规。以师训管理为指导,开展常规教学业务检查4次,推门听课15节次。校内赛教1次,推选4名教师参加市级课堂基本功大赛,承担延安市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功大赛1次,推选2两名教师参加省级课堂基本功展示活动,1名教师参加陕西省特殊教育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2、开展以“新课改”“教师心理辅导”等专题讲座3次;以教师外出培训为拓展,先后派32名教师赴上海、广州、哈尔滨、西安、汉中等地参加国培、省培等专业性的培训活动,返校后将学习培训的内容整理,以PPT形式在校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分享。3、积极响应延安市教育局和延安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关于“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项课题研究工作,2023年省级规划课题结题2项,立项3项。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项课题立项2项,专项微型课题立项8项。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专项微型课题结题8项,市级规划课题结题4项。(二)启智部1、进一步完善启智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培智学生生存教化特色课程建设。对于重度残疾的学生实行送教上门,截止12月底,2名送教上门教师为14名重度残疾学生,每学期为每位学生送教18节课,共200余节课。指导中心对光明小学和希望小学2所普校巡回指导各1次,对洛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巡回指导1次,并且与榆林市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进行业务交流一次,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的问题。2、康复教育对提升残障学生生活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在特殊教育学校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本年度,自闭症康复班康复训练采用集体与个别化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每位学生制定一生一案档案,每位老师负责各自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与训练,做详细记录,学期末进行总评估。根据学生残疾类别和程度,将学生按兴趣特长分组,组织了第四届趣味运动会、学生户外拓展教学实践活动和“庆元旦”活动,培养师生密切、家校互动的意识观念,创建了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三)语训部本年语训部有4名老师外出培训,共计3次,取得相关资格证,外出教师将学习内容进行分享,共勉共进。对26位语训生建立“一生一案”,定期评估共计26次,力求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进度、各项能力发展,都可以很客观的体现在他们的档案中。(四)德育处1、德育处以评选优秀班主任等活动为抓手,鼓励、促进班主任加强德育理论的学习,努力造就一支胸怀育人理想、实践经验的班主任队伍。同时,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共计12次,双轨制教育6次,大家共同探讨德育教育过程中好的做法及遇到的困难、困惑,同时依据考核细则进行量化考核,有效提高了工作热情和班级管理的水平。2、每周六与延安大学学生开展联谊活动共计11次,传统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清明“捏面花”、端午包粽子、五四参观枣园革命旧址的活动;为启智部学生组织了“放飞风筝放飞梦想”主题活动”,为听障部学生开展了“青春同行,不负韶华”的心理健康讲座、与万达集团携手共庆“六一”和“庆元旦”主题实践活动;同时板报、主题班会开展以学生乘车、饮食、交通、防火、防溺水、用电等安全教育活动共计20次,通过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形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五)工会校工会积极开展有益健康的文体活动。“三八”节组织了女职工召开庆祝会并开展“茶韵飘香润校园”活动、10月20日组织全体90位教职工赴洛川开展“助农惠农践行友善”采摘活动,提高教职工的身体、心里素质,推进师德群体创优活动。坚持实施送温暖工程,截止12月底共看望生病困难职工6人。(六)总务处1、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总务处及时进行相关物资采购、物品维修,重视学校设施设备资产的合理利用,加强了装备管理,全力提高后勤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对我校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校产管理制度。2、学校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学生集体用餐管理办法》,做好食品、原料的定点采购,索证索照、食品留样、食堂清洁卫生等工作,要求从事食堂服务的工作人员必须持健康证上岗,同时搞好个人卫生,不带病、带伤工作。(七)安全科1、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年初与各科室、各班级层层签订“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书,开展安全检查36次,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人人参与,人人防范。2、建立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定期对照预案进行演练,截止12月底学校进行交通安全、防汛、消防演练2次、禁毒2次。3、加强传染病防范工作。学校对肺炎等传染病的工作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组织教职工参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其它校园高发传染病防控知识学习6次,基础预防技能的培训和演练4次。4、加强学校安全检查保卫工作。门卫室是学校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因此学校严格落实,实行进出校门人员审查,登记制度,针对中途请假离校学生、教师,要求门卫填写学生中途离校登记表,由相关负责人领导签字才可离校。(八)工作亮点1、非遗文化进校园。我校非遗文化进校园的项目已经开展8年了。从2016年,我校就开始了非遗传承进校园活动,并将非遗项目根据学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纳入课表,成为职业课程。2023年我校专门从校外聘请非遗传承人来我校进行教学指导,专业“非遗”传承老师认真的指导我们的师生在构图和制作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2、4名教师分别荣获“延安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一、二、三等奖,2名教师荣获“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8名教师分别荣获延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3、学校手语工作室派3名老师为延安市残奥会提供翻译;8名老师为延安市残疾人技能大赛提供翻译;6名老师为全市残联年度工作会议提供翻译;3名教师协助公安、司法机关翻译案件。4、成立了社区共产党员先锋队,积极走进社区服务群众。5、我校学生参加了延安市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田径团体第一名;团体总分第三名;金牌榜第四名。6、2023年6月我校荣获“2022年度陕西省平安校园”。二、社会经济效益1、提高社会包容性。通过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促进了社会的包容性,不仅有助于减少社会对特殊人群的偏见和歧视,还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和公正的社会。2、促进个人发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增长才干,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3、减少社会成本。通过为学生提供早期的干预和支持,降低特殊需要学生在未来可能需要的社会福利和医疗服务的成本,有助于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4、提高劳动力质量。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使他们能够成为合格的劳动力。这有助于提高整个劳动力市场的质量和竞争力。5、推动社会进步。通过培养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了更多具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人才。这些人才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6、促进教育公平。学校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了与普通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三、存在问题1、教研课题跨学科合作困难。跨学科合作可能存在沟通和协调困难的问题。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能在思维方式、专业术语等方面存在障碍,需要提供相关培训和支持,以促进跨学科合作的顺利进行。2、特殊学生高中学籍问题。特殊学生高中部学生学籍只能进入普通中小学学籍库。但各地市对高中毕业证发放有相关考核要求,特殊学生达不到普通高中学生相关考核要求,故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正常发放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如果特殊学生学籍建立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库,但学生日常学习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有所差距,主要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属于职业高中,故高中毕业生将面临无法参加正常高考。四、整改措施1、加强学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智慧课堂。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工作,提高一线教师专业技术能力,为特教转型储备人才。2、整顿校风校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细化师德标准。3、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协商,明确高中部学籍建立事项。五、下一步打算进行总结在党的二十大精神鼓舞下,我校将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紧跟新时代特教发展脚步,提高教学质量,为高中升学扎稳步子,打好基础;提升教科研水平,为自闭症康复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实效性强的教学康复模式,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肩负起特教“领头羊”的使命责任。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