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殡仪馆

延安市殡仪馆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11
单位名称 延安市殡仪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提供殡仪服务。殡仪馆的设施、环境管理和建设;殡仪服务、尸体处置、火化、骨灰盒管理等。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万花镇张坪村
法定代表人 周建华
开办资金 15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931万元 57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市殡仪馆在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中、省、市及市民政局决策部署,以满足群众殡葬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殡仪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推动丧葬习俗改革为主线,以创新殡葬管理机制为动力,不断开拓工作思路,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火化业务平稳有序开展。2023年是市殡仪馆新馆建成投入运行的第一年,遗体火化业务平稳有序开展。今年共完成遗体火化241具,其中延安本地户籍144具,城乡低保对象、城乡特困人员、流浪乞讨人员、无名尸体等及外地户籍人员97人。特别是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集中爆发期间,为应对复杂严峻疫情形势,及时处置新冠肺炎患者(含疑似)遗体,市殡仪馆全体职工在馆长周建华带领下成立遗体处置工作专班,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工作专班研究防疫对策,优化工作流程,落实消毒要求,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方便群众咨询,做到了“疫情防控+遗体处置”两不误。1月火化遗体42具、2月火化26具,火化量同比创历史之最,虽然工作量大,但在全馆上下共同努力下,未出现遗体积压和秩序混乱等情况,市殡仪馆干部职工用忠诚和奉献诠释了新时代延安殡葬人的担当与作为。(二)集中祭扫安全平稳。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寒衣节为群众集中祭扫高峰期,做好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事关群众期待,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市殡仪馆多措并举,确保集中祭扫期间安全平稳。一是提前谋划部署,加强分析研判,备齐备足服务物资,统筹调配人员力量,延长接待服务时间。高峰时段做到即时清扫,为每一位前来祭祀的群众提供干净整洁的祭祀服务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及时对供电、燃气、易燃易爆等设施设备和集中祭祀区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无遗漏、无盲区、无死角。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倡文明祭祀,号召市民群众采用鲜花祭扫、无烟祭扫等绿色文明祭扫方式,减少焚烧纸钱,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目前,市殡仪馆共寄存骨灰420盒,据统计2023年累计接待祭扫群众1600余人次,圆满完成了全年祭扫服务保障工作。(三)其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根据单位发展和工作需要,2023年馆内安排了8项重点工作。1、为营造良好创文氛围,提升整体创建效果,我馆抢抓春季黄金时期,及时开展院落绿化工作,以实际行动助推全市创文再上新台阶。共引进五角枫、玉兰、银杏等各类树种二十余种,总量450余株,整体绿化面积达4800平米,很好地将生态性、功能性与观赏性结合起来,不同品种,不同花色,进一步增加了馆内植物色彩配置,彰显了文明、现代、绿色、人文的殡葬新风。2、配置了骨灰寄存架,总格位数为5000个,满足了群众骨灰寄存需求。3、配置了遗体冷藏柜36组,可同时冷藏遗体108具;4、利用清明节家属前来祭扫的有利时机,顺利完成骨灰搬迁工作。5、及时对文昌路道路挡墙滑塌部分进行恢复,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6、赴榆林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接受红色教育、传承革命精神;7、到慧泽社区开展“双报到”活动,宣传文明殡葬政策并对社区生活困难群众进行慰问。8、开展了消防知识培训及消防演练活动,增强职工消防安全意识。二、社会经济效益(一)惠民殡葬补助发放到位。殡葬改革是一项深刻的社会改革,既要刀刃向内、大刀阔斧地推进作风转变,加强行业自律,发挥主体作用,又要加强引导,确保各项绿色惠民殡葬补贴发放到位。今年以来,我们深入群众听民意、访民情,聚焦丧事办理堵点、难点、痛点,着力减轻群众治丧负担,严格执行《延安市殡葬补助资金管理发放办法》,继续做好火化补助和吊唁补助发放工作,让殡葬改革的成果与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凡延安市户籍居民亡故后在市殡仪馆实行火化的,享受火化补助,市民政部门补助2000元;宝塔区、安塞区居民亡故后在政府指定的集中吊唁场所开展治丧活动的,享受集中吊唁补助,每宗补助1200元。2023年共办理火化补助144件,发放补助资金28.8万元;办理吊唁补助434件,发放补助资金52.08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市殡仪馆2023年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面临不少困难,有些问题和困难还比较突出。(一)“慵懒散”问题突出。工作上存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方法简单等问题。个别职工纪律松懈、作风慵懒、自由散漫。(二)职工文化水平、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理论知识、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入,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三)群众基本殡葬需求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因骨灰盒、纸棺、尸袋、耐火毯等殡葬用品有关部门不予定价,资金无法上交财政,市殡仪馆无法进行销售,给群众治丧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四)开办经费和运行运转经费紧张。迁建项目经费只包括基建和殡葬特殊设备采购等,不包括开办费。馆内办公家具、设施设备、厨房灶具使用年限较长,老化、破损严重,大多已无法使用。市殡仪馆远离市区独立办公,加之殡葬业务具有特殊性,门卫安保、保洁、垃圾清运、水电检修、锅炉操作、绿化养护、火化机维护保养、办灶等均需单位自行承担,客观上存在摊子大、经费少、运转困难等状况。四、整改措施及工作计划(一)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大力对接财政部门,争取开办经费和运行运转经费,确保单位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二)引进第三方殡仪服务公司。承担遗体整容、遗体防腐,殡葬用品销售,饮食供应,吊唁设施及设备租赁等业务,弥补公共服务短板,推进殡葬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殡葬需求,促进全市殡葬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三)提升职工殡葬业务技能。组织职工通过参加业务培训、技能竞赛、交流学习等方式,熟练掌握遗体火化、防腐、化妆等技能,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规范、温馨、体贴、满意的殡仪服务。(四)加强安全管理。按照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消防设备、锅炉、火化炉、监控等进行巡查,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为单位正常运转提供安全保障。(五)整治“慵懒散”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庸懒散”问题整治工作,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二是加强工作纪律,不定期开展查岗,严禁上班时间玩手机、网购、看电影、玩游戏等。三是严格考勤制度,对上下班迟到、早退的职工进行通报批评。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确保干部职工作风持续好转,促进2024年单位各项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