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考试管理中心

延安市考试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09
单位名称 延安市考试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各类考试提供管理和服务。大中专院校招生;高中会考、自学考试、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考试卷领取、保管和运送等。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延中沟
法定代表人 卢延红
开办资金 82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7万元 946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考试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我单位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在市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教育考试院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考试情况:本年度,全市共组织10类19次考试,累计177894人参加。其中:普通高考和单独招生考试报名20732人;2024年高考艺术类专业课考试报名805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63580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17913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报名17071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科目机考报名7792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通用技术科目机考报名11008人,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考试报名691人;成人高校招生考试考试报名8698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考试报名13131人;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7397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考试报名6207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1219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1650人次。(二)招生情况:根据教育部规定4:6职普比,今年普通高中招录18733人、职业高中招录5491人、五年制高职招录1648人、三年制中职招录962人。另外,配合兰州招飞中心、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协调落实高中初中学生招生宣传、定选工作,招录工作。各类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二、取得的主要成效(一)安排部署情况。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每类考试均成立领导小组,中心各科室、各县(市、区)均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及任务分工,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考务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周密安排部署。在各类考试前,我们认真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印发考试方案,并督促引导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认真做好组考施考工作,确保考试有章可依。(二)组织实施情况。一是组织开展考务培训。严格按各类考试政策要求,定期组织中心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压实工作责任,指导好各县(市、区)各类考试有序实施。另外,在各类考试前组织对抽调考务人员进行细致全面的考前考务培训,按照“先培训后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的原则,提高抽调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不断强化业务技能,确保每一位涉考人员熟悉程序、规范操作。二是积极开展巡查指导。组建督查组,考试期间,深入各县(市、区)考点蹲点,对考试准备、考点安全、试题保密、视频监控、信号控制、医疗保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巡视,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另外中心配备专门技术人员,通过热线电话、QQ微信工作群、巡查平台等线上工具,加强考点、考场的有效监控,做到违规作弊行为有据可查、责任可究。三是严格试题保密。坚持“谁使用、谁负责”,严格按照保密规定,积极会同公安部门,切实抓好试卷运送、保管、分发、回收及人员进出等所有环节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坚持双岗或多岗监督,严格落实24小时公安、招办专人值班制度,确保试卷流转全方位监控。四是严格阅卷程序。按照省市有关阅卷工作要求,修订完善了《延安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网上评卷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成立延安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评卷工作领导小组,对评卷工作组织分工进行细化,明确了任务分工和工作职责,夯实了工作责任,全方位保障阅卷工作顺利实施。同时,抽调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作风正派,并取得阅卷培训合格证书的本学科教师,参与阅卷,确保高质量完成评卷工作。另外,在评卷工作期间,我中心对1890个考场考生进行抽检,覆盖延安各县(市、区)各考点各科目的考生,本次抽检图片全部合格,抽检率达到20.1%。五是积极推广高考无纸化体检。2023年高考体检工作中我市全部县(市、区)使用高考“无纸化”体检。“无纸化”体检的应用,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进一步确保了体检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为高考录取提供了准确的考生身体健康信息。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六是调整职业教育单招考试和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组考主体。我市普通高等学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和全国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多年来一直由宝塔区考试管理中心统一组织实施,由于考试考生人数逐年增加,本着为考生服务的态度,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进行,我中心按照市教育局要求,从2023年起将这两项考试调整为各县(市、区)负责组织实施。各县(市、区)按照要求精心组织,认真服务考生和家长,考生直接在户籍所在县(市、区)参加报名和考试,极大的减轻了考生来回奔波的负担。(三)考务保障情况。一是完善应急预案。市、县成立了考试安全保卫小组和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制定了《国家教育考试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无纸化考试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充分保障考试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确保各类考试工作顺利实施。二是开展模拟演练。今年在各类考试前,全市开展了入场安检、身份验证、考生通道路径、突发异常情况处置等模拟演练。在演练中,根据考点实际情况将合理设置入场通道,安排入场时间,有序控制考生入场离场进度,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正式考试安全顺利。三是做好标准化试场建设。今年我中心争取市财政专项资金90万元,为延安中学、延安市实验中学、延安实验小学等三个市直标准化考点各配置3台智能安检门。目前全市19个承担高考组考任务的标准化考点共配备41台智能安检门,做到了智能安检门全覆盖。四是严格保密室验收。会同公安、保密、卫健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各考点保密室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全部验收达标合格后由市保密局颁发“合格证”。五是加强环境整治。我中心通过电视、公众号、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发布有关各类考试注意事项的公告,倡导全市各机关、施工单位、居民在各类考试期间注意减少噪音,给广大考生营造一个安全、安静、祥和、舒适的考试和休息环境。各县(市、区)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门也同步联合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考点周边环境”等专项治理行动,确保考试外部环境安全稳定。六是设立舆情应急处置人员。每次考试均设置问题专岗,收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考试事故的群体性事件和舆论。七是做好疫情和传染病防控。根据《陕西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第3号预警》,在各县(市、区)在每个考点设立防疫副主考,督导全市各学校严格按照《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技术方案(第七版)》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四)加大信息宣传,提升服务水平。一是通过中心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志愿填报等方面信息,累计推送信息418条。二是实行中心各科室包抓和定期通报机制,鼓励各县(市、区)信息员向省考试院报送各类招生考试宣传信息,累计报送信息297条,我市在全省排名由去年的第4名提升至第2名。三是各类考试前发布温馨提示,引导考生严守考场纪律、诚信应考;考试期间在考点内张贴《考试规则》、《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刑法修正案(九)》等宣传材料,营造和谐公正的招生考试氛围。三、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监考教师还存在业务不熟练、个别考点监考教师履职尽责不到位等情况,对考务造成一定影响。二是考风考纪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老化,部分县区标准化考点视频监控画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卡顿、断流等情况。四是县级设备品牌与市级平台不统一,对互联互通造成一定影响。五是机考考点考场建设不够规范化。四、整改措施一是部分监考教师还存在业务不熟练、个别考点监考教师履职尽责不到位等情况,对考务造成一定影响。二是考风考纪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国家教育考试网上巡查系统老化,部分县区标准化考点视频监控画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卡顿、断流等情况。四是县级设备品牌与市级平台不统一,对互联互通造成一定影响。五是机考考点考场建设不够规范化。五、2024年工作计划2024年,我中心将紧紧围绕教育中心工作,深化主题教育成效,紧扣“平安考试”目标任务,牢固树立责任风险意识,不断强化作风建设,健全规范组考工作流程,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党建引领,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三会一课”和周例会学习制度,突出党员示范引领,推进支部工作规范化,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二)提高组考工作水平。规范考试工作流程。全面梳理各类考试组考各个环节,完善工作流程,切实防范化解考试风险。强化考务培训,夯实工作责任,重点做好手机安检操作流程培训,做实做细示范演练,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强化责任追究。(三)持续强化作风建设。强化业务学习,坚持做到业务政策清、工作底子清、工作思路清。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专项工作调研,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工作思路方法,提高前瞻和预判能力,提早排查化解风险隐患。坚持群众路线,摒弃惯性思维和经验主义,研究新形势、新态势,树立底线思维,改进工作方法。(四)提高信息化水平。升级扩容市级国家教育考试平台,建设完成全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测试平台,做好前期测试验收和数据上传各项工作,组织县市技术人员外出观摩学习考察考试信息化技术。(五)加大工作宣传力度。坚持服务理念,利用中心微信公众号和省考试院“两微一网”平台,及时推送各类招生考生信息动态和温馨提示;加强考试招生政策宣传,提高考生和群众对招生考试政策的知晓率。(六)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完成市教育局家属区物业和水电暖与机关剥离和中心办公楼水电暖维修改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