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07
单位名称 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网络信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数据传输、网络运营和IP、域名的分配管理;教育资源库建设、管理及信息网络平台数据库维护;教育信息网管理及采集、编辑、播发教育相关信息;教育信息技术普及推广、培训和远程教育等。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教育局办公楼6层
法定代表人 梁学清
开办资金 96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万元 176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延安市教育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紧抓主题教育,树牢理想信念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干部培训和实践锻炼,树牢理想信念。2023年领导讲党课5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部,组织外出实践活动2次,给党员过“政治生日”并送贺卡1次,建立问题台账,检视问题2条,制定整改措施2条;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党员的“两个作用”,中心支部5名在职党员均已到社区开展“双报到双评议”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两名党员下沉到县区负责“中国—中亚峰会”安全稳定工作。(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信息化基础环境全市新建设1个校园网、6个校园电视台、10个智慧教室、86个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14个创客实验室,升级改造614个“班班通”教室、59个计算机教室,更新计算机4120台。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市级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平台、13个县(市、区)教育信息平台、317个校园网、577个计算机教室、7500余个“班班通”教室、171个录播教室、283个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105个校园电视台、93个智慧教室、86个创客教室,拥有计算机57000余台,所有学校通过光纤接入县区教育信息平台,100%的中小学校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安全稳定的信息化环境。(三)积极开展数字校园普及行动和智慧校园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一是印发了《延安市推进数字校园建设评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市级数字校园评估专家组,对全市30所学校进行了现场评估,对125所学校进行了线上评估,完成了年度40%的评估任务;二是召开了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项培训会,推进全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三是开展智慧校园示范创建活动,对第二批21所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进行了评估验收。(四)开展创新融合应用研究活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陕西省第七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暨教育信息化应用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20件作品获奖;组织全市教师申报2023年度陕西省基础教育“十四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11个,申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四五”规划课题立项9个,第五届陕西省基础教育创新型资源建设课题结题10个,其中2个被评为省级优秀课题。(五)广泛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发展一是建成了“延安市远程同步互动智慧教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对全市所有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的统一管控;二是召开了“陕西扶智平台”应用推广调研及培训会;三是100余所学校通过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常态化开展远程同步互动教学研究活动。260余所学校通过“陕西扶智平台”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四是在全市开展了基于“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应用的课堂实录和教学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六)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一是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相关的人工智能和创客类比赛活动,累计获得中省各类奖项30余项,延安市教育局荣获2022—2023学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二是举办了延安市第三届中小学人工智能暨创客大赛;三是子长市秀延初级中学等4所中小学获批“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延安市新区第五幼儿园等23所幼儿园获批“全国幼儿积木建构教育示范基地”。(七)强化网络安全管控,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不断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教育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措施,对2个市级信息化平台进行了测评并整改完善。建立健全管理协调机制,与上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网信、国安、保密、公安等单位建立跨部门协调和事件处理机制,向下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单位发布预警或漏洞处置信息5条。(八)加强政民互动,切实提高回应实效全面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累计向省教育厅网站投稿48篇,向延安市人民政府网站投稿并发布各类信息94篇;在市教育局门户网站共发布各类信息594条,开展民意征集2次,网上调查2次;在延安市教育局微博上共发布信息293条,在“延安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671条;共受理延安市12345智慧服务平台各类信息153件;受理市长信箱、局长信箱各类信件130件,按要求回复依申请公开4件,群众满意度达到百分之百。二、取得的主要成效通过建设“延安市远程同步互动综合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延安智慧教育云平台”功能,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库整体框架,形成“校内教学主阵地,线上教育促提升”的教育服务和供给新形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服务体系,积极开展信息化应用研究活动,创新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参加微课大赛和课题研究、微电影征集、全国中小学校本德育课程案例评选等应用活动,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三、存在问题一是市县教育信息化经费普遍投入不足,导致智慧校园等项目建设等工作进展缓慢;二是部分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应用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市县校缺乏必要的网络安全设施设备,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亟待加强;四是人工智能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普及力度还需进一步普及加强。整改措施持续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域及“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推荐黄陵县申报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域、延安中学和吴起高级中学申报省级“智慧校园”示范校,预计年底将接受省级评估验收。创建10所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二)举办2期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师资培训班,组织实施2批全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幼儿积木建构等级评测工作,组织学校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陕西省中小学学生素养提升活动等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举办延安市第四中小学人工智能暨创客大赛。(三)县区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进“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建设,提高“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覆盖面。到2024年底,120所学校建成“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不断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推乡村教育振兴。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积极开展省市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域和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活动。2.开展信息化领导力和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指导力提升培训,积极开展创客和人工智能师资培训。3.通过“陕西教育扶智平台”“延安市远程同步互动录播教室综合管理平台”,利用“名校+”和“名师+”,积极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不断提升农村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化一体化发展。4.强化网络安全设施建设和网络安全管控,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5.持续做好政务公开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