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04
单位名称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北关街258号
法定代表人 于芳芹
开办资金 104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78.01万元 1065.33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18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本学年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为根本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全体教师团结敬业爱生;全体学生脚踏实地勤奋务学,学校各项工作守正创新稳步推进,成绩显著,开创了学校发展的新局面。(一)坚持党建引领,做到四个“落实”1.班子建设落实。我校由党支部发展为党总支,并进行了总支支委委员的选举。2.思想建设落实。认真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开展主题教育。3.组织建设落实。坚持开展三会一课学习教育制度,优化组织设置,充实支部委员,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推动教育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核心作用。4.专项整治落实。按照学院《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学校把作风建设及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列为首要任务,成立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六个到位”措施,进一步提升学校师德师风新风貌。(二)坚持立德树人,抓好德育建设1.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利用周五下午实践课邀请家长进课堂,为广大学生、家长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2.安全教育常抓不懈,针对日常安全工作德育处特制作安全教育PPT约18期左右,涉及交通安全、防溺水、消防、校园安全等,利用周五班会组织各班级有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3.办向阳教育,育阳光少年。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把每天锻炼一小时,深入到学生中去。十月份开展为期一月的体育节,通过足球赛、篮球赛、跑操比赛、努力做到“运动、健康、快乐”!4.多彩“非遗”进校园,文化传承润童心利用体育课与阳光大课间将安塞腰鼓引入课堂,开展“安塞腰鼓”教学,推动“民间艺术”进校园,在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5.多彩社团齐参与,五育并举促发展学校先后组建了146个兴趣社团,使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在特色活动中得到了全面滋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扎实落实。6.推动健康教育进课堂利用每周五下午聘请学院专业教师,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课程。本学期共开展心理、卫生健康各20节左右。7.举办假期手工作品展、歌咏比赛、体育节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情操。8.组织学生观看《延安保育院》,了解延安13年革命历程。9.参加学院推普周活动,我校孩子情景剧《永不消逝的的电波》深受好评。10.参加市政府2023年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9月30日上午在四八烈士陵园100名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1.为了切实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各年级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共计6次。(三)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1.坚持每日的走课、巡课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2.夯实“青蓝工程”,积极开展第十期“名师大讲堂”,上公开课8节,青年教师“亮相课”,“师徒一对一”促进课54节。3.8月12日-26日,招生工作有序开展,资料严格审核,顺利完成一年级招生,招生工作公开透明,平稳有序,一年级学籍已全部建立。4.截止2023年8月底,已顺利完成公开招聘14人,校园招聘10名研究生的入编工作,使我校的研究生人数达到17名,进一步优化了教师年龄结构。5.5+x任务驱动,促研修共同体成长。夯实“青蓝工程”及“名师工程”计划,着重培养青年教师落实共读交流、备课研讨、课堂打磨、名师引领、汇报展示等,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6.学术研讨、读书分享,提升教师业务素养。组织教师分学科共127人参加“名师之路”“千课万人”“国培”“省培”等教学研讨,截止12月28日,共计完成学时3216个学时。参培教师不仅开拓视野,更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业务水平。7.持续做好省市级规划课题过程性管理,截止12月底已有5个市级规划课题结题,5个省级规划课题完成立项。8.10月26—27日,“黄亢美汉字文化工作室”交流研讨活动暨延安市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语文专场)在我校举行。通过此次活动推动了教师对汉字的深入研究,提升了师生汉字文化素养,彰显“以文化人”的校园特色。人民日报、陕西教育、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和宣传,受到了校内外广泛好评。9.教育扶贫工作,“延安市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延长县项目已于10月13日启动,为延长送教2次,直播课2次。(四)树立服务理念,后勤保障科学到位1.本年度主要完成了2021年至2022年的财务收支审计和整改工作,2024年的预算编制,2023年的决算编制,各项目的绩效自评,学院的财务检查,以及教育乱收费自查报告的上报等任务。2.努力推动项目的建设,持续优化办学环境。零散校园维修项目,图书采购,“信息化和照明设施建设”的项目,已经全面投入运营。完成了附小校区一、二号教学楼的安全鉴定工作。提交了附小校区教学楼的维修工程项目申请,同时也提交了师范校区校园道路的维修硬化和排水管网的改造项目,完成了即将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处理申报任务。3.针对“校闹”和“校园欺凌”的行为,建立了一套严格的防控机制,在校内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培训工作,提升师生安全意识。(五)以人为本,发挥桥梁作用1.关爱职工,心系所需。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端午节等节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活动为教职工送去节日的问候。2.主动关心,温暖人心。工会积极走访慰问了重疾职工、生活困难职工,并为2为教师申请了公益基金资金。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战胜疾病、渡过难关。3.多措并举,推进教育扶贫。号召21名党员干部与在校的21名建档立卡,2名农村低保贫困生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深入贫困生家庭,了解他们所需所求,将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取得的主要成效我校被授予“2023-2025年度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沈阳-延安联袂课程思政创新实验基地学校”、“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大中小学大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学校”、延安市教育局授予“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示范学校;延安市第三届“宋庆龄杯”暨“飞鹰杯”中小学轮滑比赛荣获团体第三名;延安市第一届少年儿童游泳比赛荣获团体第二名。12名教师荣获学院及教育局等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约400余名同学获得省市级授予的荣誉称号。陕西省第五批名师培养对象1人,陕西省第九批学带培养对象1人,陕西省教学能手3人。三、存在问题及困难1.经费短缺问题:因人员短缺,本学期学校临聘24名教职工,目前工资缺口约110万。去年解聘、辞职临聘人员22人,产生需补交养老、失业保险等仲裁费用约70余万元。2.教师工作作风,师德修养仍有需提升之处。四、整改措施1.积极筹措资金,补齐学校资金缺口。2.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开展教育,细化考核制度,以期待以“怀家长之心办学,怀家长之心为师”进一步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巩固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强化思想政治建设。2.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师德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3.继续抓好干部、党员和青年教师三支队伍的建设。4.做好品格德育规划,做到常规管理精细化、团队培训具象化、养成教育课程化、团队文化同频化。5.深化新课程基本理念,把握学校发展脉搏,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强化教师的自我研修意识,构建网络+校本的研修模式,营造良好的校本研修氛围。6.加强后勤服务体系化建设,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完善健全学校后勤管理制度,加强后勤人员的业务培训教育,树立勤俭节约的工作意识。7.切实行使工会维护、参与、教育和建设四大职能,团结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校务监督、民主管理中,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学校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求真务实、甘于奉献。8.加强少先队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在少先队组织中健康快乐的成长,把少先队员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