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延安市> 延安市植保植检站

延安市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02
单位名称 延安市植保植检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控制农业植物病虫害,提供监测防治保障。农业病虫害监测、防治;农业疫情监测、控制;农业植物检疫审批、调运;植保新技术引进、推广。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马家湾
法定代表人 潘怀良
开办资金 6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6万元 38.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植保植检站.公益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日趋健全。以苹果、蔬菜、秋杂粮为重点,持续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继续加强10个国家区域测报站、2个国家监测站(志丹、子长)和2个省级监测站(洛川、甘泉)的指导管理工作。自动化监测设备在苹果和马铃薯产区已实现全覆盖,苹果金纹细蛾和马铃薯晚疫病自动化监测预警设备运行正常,在今年的病虫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进行的苹果真菌病害自动诱测整体运行良好。通过我们积极争取我市洛川、黄陵两县植保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已完成建设;宝塔、子长已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明年将开始实施;延长、吴起两县列入2025年实施计划。及时调整我市监测网点布局,完善监测预警网络,重点完成了以苹果、蔬菜、粮食为主的190个人工监测网点设置工作。用于草地贪夜蛾监测的14台高空测报灯、32台自动虫情测报灯、980台性诱捕器均已安装到位。各监测点严格按照5天1测10天1报制度,实现了规范化调查、科学化分析、电子化传递和现代化发布。扩大了以土蝗、粘虫、草地螟三大迁飞性害虫为重点的病虫监测覆盖面,监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增强,确保了监测预警及时、准确。经验证,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二)病虫害监测预警手段多样化。在搞好传统病虫害信息发布方式的基础上,创新电视、网络、微信、短信等新形式,使病虫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显著提高。据统计,全市共发布病虫情报165期,病虫周报396期次,病虫旬报342期次,其中市站发布病虫情报11期,病虫周报73期次,病虫旬报45期次。涉及粮、果、菜3大作物的17种主要病虫害。经验证,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未出现迟报、漏报和误报现象,为科学防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三)通过实施项目开展示范效果良好。积极配合中省及高校科研院所搞好我市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今年我市承担的全国农技中心苹果免套袋综合示范(洛川)、承担省站安排的苹果、马铃薯植保贡献率(洛川、黄龙、子长)、全国苹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延川、洛川、宜川、宝塔、黄陵),省级高质高效果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洛川)等4个中省项目实施进展良好。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开展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轮纹病用药试验,同延安大学等6个单位开展《山地苹果重大病虫害监测和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工作。依托财政项目资金,扎实开展粮食作物统防统治,经济作物绿色防控等项目资金使用合理,示范带动效果凸显。同时在中省项目过程中,全市共引进低毒化学及生物源、植物源新农药12种、新器械3种(无人喷雾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根结线虫电击防治仪)、新型三缸泵喷头2种(德国进口、山东),新型灭鼠器械1种,高效无害化灭鼠药2种(溴敌隆、敌鼠钠盐),重点在果、菜病虫防治区进行了示范、引导和推广。新器械雾化程度高,亩用药量明显减少,对全面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四)统防统治体系健全。年初我站要求各县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不断配齐配强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目前全市共建立45支(每县区1支)识病虫、懂农药、会作业、能维护、素质硬的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队。在二代粘虫、土蝗、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开展了统防统治,一般区域通过配发农药开展了群防群治。据统计,病害专业组织防治效果达80%以上,虫害防治效果达90%以上,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1.2%,病虫危害控制在点片发生中,群众普遍反映良好。应急防控方面充分利用省级防灾减灾资金,储备充足农药、器械等物资,在重大病虫害突发爆发时期能够快速调配人力和物力,有效开展防控和疫情扑灭,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五)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圆满完成。按照省植保总站和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做好试验示范、组织协调、服务保障、技术指导等工作。我站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除草试验安排在黄龙和甘泉两县区开展,试验期间我站业务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参与试验,随后定期开展调查,确保了试验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同时,我站负责抓好宝塔区2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任务,为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我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从选种、机具调试、种植、田间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全程参与,及时开展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示范任务全部落实完成,基本实现了既定的任务目标。二、主要工作措施(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站上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靠前指挥,多次深入县区基层及生产一线调研指导,全面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指导全市防控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植保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安排到位,抓好落实年初,我站对全市植保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县,要求各县固定专人,实行目标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调查规范》要求,定期调查及时上报,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确保了监测资料真实可靠,预测预报及时准确。(三)加强培训,提升水平依托各类示范点,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阵地,以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成员为主要对象,以举办现场培训会、开办专业培训班、组织观摩交流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绿色防控技术为主要内容,全市共举办各类培训活动65余场,上街宣传植保工作15次,培训技术人员560人次、授训农民2100余人次。三、存在主要问题虽然全市植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困难,部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人员知识老化;二是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治的手段落后,智能化、信息网、机械化推进仍然较慢;三是工作主动性、进取性、创新不足,部分县区工作完成不够及时,质量不高,为有效开展工作增加难度;四是农民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意识缺乏,限制防治效能提高等。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坚持“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新理念,紧紧围绕全市农业发展整体布局及全市农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落实中、省有关农业文件精神,力争做到植保的法制化管理,数字化预报,可视化宣传,无害化防控,社会化服务,确保全市农业安全健康生产。通过实施项目开展示范效果良好。积极配合中省及高校科研院所搞好我市项目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实效。今年我市承担的全国农技中心苹果免套袋综合示范(洛川)、承担省站安排的苹果、马铃薯植保贡献率(洛川、黄龙、子长)、全国苹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试点(延川、洛川、宜川、宝塔、黄陵),省级高质高效果园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洛川)等4个中省项目实施进展良好。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开展苹果树腐烂病、褐斑病、轮纹病用药试验,同延安大学等6个单位开展《山地苹果重大病虫害监测和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工作。依托财政项目资金,扎实开展粮食作物统防统治,经济作物绿色防控等项目资金使用合理,示范带动效果凸显。同时在中省项目过程中,全市共引进低毒化学及生物源、植物源新农药12种、新器械3种(无人喷雾器、电动背负式喷雾器、根结线虫电击防治仪)、新型三缸泵喷头2种(德国进口、山东),新型灭鼠器械1种,高效无害化灭鼠药2种(溴敌隆、敌鼠钠盐),重点在果、菜病虫防治区进行了示范、引导和推广。新器械雾化程度高,亩用药量明显减少,对全面实施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四)统防统治体系健全。年初我站要求各县以合作社为载体,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不断配齐配强统防统治专业化队伍。目前全市共建立45支(每县区1支)识病虫、懂农药、会作业、能维护、素质硬的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队。在二代粘虫、土蝗、马铃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开展了统防统治,一般区域通过配发农药开展了群防群治。据统计,病害专业组织防治效果达80%以上,虫害防治效果达90%以上,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1.2%,病虫危害控制在点片发生中,群众普遍反映良好。应急防控方面充分利用省级防灾减灾资金,储备充足农药、器械等物资,在重大病虫害突发爆发时期能够快速调配人力和物力,有效开展防控和疫情扑灭,确保重大病虫不暴发成灾。(五)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圆满完成。按照省植保总站和市农业农村局要求,做好试验示范、组织协调、服务保障、技术指导等工作。我站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化学除草试验安排在黄龙和甘泉两县区开展,试验期间我站业务人员下到田间地头参与试验,随后定期开展调查,确保了试验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同时,我站负责抓好宝塔区2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任务,为确保任务高质量完成,我站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从选种、机具调试、种植、田间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全程参与,及时开展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培训。示范任务全部落实完成,基本实现了既定的任务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