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高陵区>
西安市高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西安市高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发布时间:
2024-04-17 16:01
单位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负责全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日常工作,根据仲裁委员会的授权,依法组成仲裁庭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开展劳动人事争议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进行业务培训,依法聘任仲裁员。
住所
西安市高陵区崇皇十字东100米
法定代表人
王朵
开办资金
10.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高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13万元
16.7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高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公益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2023年共受理各类争议案件549件,涉及劳动者568人,十人以上集体案件2件,涉及劳动者21人。已审结517件,时效结案率100%,其中裁决170件、调解52件、撤诉295件,调撤率67.1%,完成市级调解率指标60%,另有25件正在处理中,因其他原因中止7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971.39万元。答复12345市民热线、劳动用工类信访件82件。2023年劳动争议调解平台共收到劳动争议调解案件193件,现已全部办理完毕。二、取得社会效益1.3月13日下午,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举办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授牌仪式暨政策宣讲座谈会。陕西京东信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荣誉称号。2.对姬家街道办事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进行了实地调研,送去了新的调解组织专用“挂徽”,指导该中心达到“六统一”、“五上墙”的调解组织建设标准。3.与区总工会、区工商联发挥“三方”联调机制作用,对重大集体争议、疑难案件、群体性事件“三方”共同介入、共同化解。今年三方联合参与庭审共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25万元。4.快速调解化纠纷、跑出仲裁“加速度”。自2020年以来,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数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面对当前严峻的劳动关系形势,区仲裁院改“被动受案”为“主动出击”,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效能。特别是张某等10名劳动者诉陕西某混凝土有限公司一案开庭审理,办案人员充分运用“庭前调解半小时”的工作方式,围绕双方争议的劳动报酬、经济补偿、降温费等焦点问题,向双方当事人释明法律法规,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当庭撤诉。区仲裁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裁结合,充分运用各类纠纷调解机制,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5.开展青年仲裁员志愿服务联系企业活动及“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10余家,开展座谈5次、发放仲裁相关法律政策资料300余份,多渠道了解企业在劳动纠纷处理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劳动争议。6.探索“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局”的调解模式,创建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12月14日,西安市首家劳动争议诉调中心揭牌仪式在高陵区区仲裁院揭牌,使劳动调解仲裁服务向一线延伸,实现劳动争议就近就地解决。截至目前,劳动争议诉调中心共调解2件劳动争议案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110万余元。进一步充分发挥了各自在劳动争议纠纷中的职能和优势,共同为劳动者维权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一条龙”高质量服务,更好化解劳动争议纠纷,有效减少进入诉讼的劳动争议案件数量,避免矛盾纠纷轻易成诉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民工群体,集体信访和要求仲裁已经成为常态,客观上增加了调解结案的难度。2.集体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探索不够,终局裁决的力度不够、比例不高。3.调解仲裁信息化建设不平衡、不充分,仲裁办案应用网络信息技术程度低。(二)改进措施1.细化服务流程,电话答疑解惑,让群众少跑腿;完善案件管理制度,持续简化流程,压缩立案、组庭、开庭和结案各节点时限。2.完善案件跟踪机制,对重点案件进行回访,常态化开展释法明理,接受当事人满意度评价,形成仲裁服务管理闭环。四、下一步打算1.继续开展青年仲裁员上门服务企业活动,深入基层“走出去”,帮助企业提升法治意识,防范用工风险,促进企业与劳动者实现互利共赢;适时安排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员观摩仲裁委庭审过程,通过“请进来”提升调解员专业素养,提升案件调解质量和成功率,从根源预防劳动纠纷。2.充分发挥“诉裁调”联动机制在解决劳动争议案件的优势,将工会柔性调解与仲裁、审判相融合,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服务意识,切实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诉前调解数量和质量,最大限度将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在诉前,从源头减少诉讼增量。3.坚决杜绝工作人员不懂政策,不清楚业务,态度恶劣的情况。重点关注重大集体案件及极端个案的处理,杜绝重大舆论事件发生。2024年开始,将调解成功率提高至70%以上,全年结案率达到96%以上,全国调解平台上案件必须在限期内按要求处理,严禁出现被通报延期的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