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林业发展提供病害虫防治检疫保障。病虫害监测预报;病发区防治检疫;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产地、调运检疫;检疫对象的封锁和扑灭;指导各县森林植物检疫。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虎头峁 | |
法定代表人 | 朱延峰 | |
开办资金 | 6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万元 | 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在延安市林业局的坚强领导下,我站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科学监测,严防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入侵。1.强化监测预报,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积极落实日常监测、虫情调查、卡口检疫检查及春秋专项普查等工作措施,全市开展松材线虫病秋季专项监测普查,普查面积174.33万亩,无松材线虫病发生。2.严格执行美国白蛾日常排查和零报告制度,对重点预防区定点监测,全市无美国白蛾发生。3.针对延安现有的红脂大小蠹、光肩星天牛、侧柏枯叶病、松针小卷叶蛾等常发、危害大的林业有害生物,提早储备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设备、药剂,在防治效果最佳时期进行强力防控,达到了有虫不成灾。4.组织延安新区管委会、宝塔区林业局、新区街道办、延安大学、新区学校等13个单位57人召开了新区光肩星天牛联防联控工作会,落实各单位防控防治责任,对新区学校和小区进行了病虫害普查,出具了防治方案,并配备了一定的防治设备和药品,有效控制了新区光肩星天牛的危害。目前正在尝试引进美国新药和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5.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延安新区首次发现,在种子飘散前采取连根拔除、焚烧、喷射除草剂等方法进行了除治,未造成进一步扩散。对新萌发出现的幼苗进行了5次根除。在2023年的秋季普查中,全市未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二)主动协调,进一步完善防控体系建设。1、积极向省上协调资金,协调省森防总站将2600万子午岭松材线虫病防治项目落地延安,目前该项目已开始实施2、督促各县区和四大局加强森林保险理赔工作。2023年全市森防机构森林保险投保面积2267.56万亩,投保费34734.79万元;林业有害生物灾害理赔面积0.47万亩,申请到理赔金额90.30万元。3.组织协调各县区与高速路收费站对接座谈,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由森防站、高速公路收费站组成的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按照“凡进必检,一车一检”的原则,对调入市区的每车苗木及涉木产品进行严格复检,并进行调入信息台账登记。对存在问题做到及时查处,防止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传入区内。4.进一步完善道路检疫封锁体系、加强临时检疫检查站建设管理。对本辖区内现有的30个临时检疫检查站现状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保留、迁移、撤销、新增临时检疫检查站4个,规范管理检疫检查内容和流程、公示内容、统一标识、建立值班制度。(三)确保苗木安全,加大检疫执法力度。1.“五一”全力追查松材线虫病疫木。五一放假期间,接到省站紧急通知,有5车松材线虫疫木进入我市,我站紧急联合宝塔区进行全力追缴,通过3天努力全部追缴到位,全部进行了烧毁处理,并分别送西安海关检疫,未检出松材线虫病。2、全面开展护松2023”和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在市站带动下,各县森防机构也开始穿制服执法督察。全市共出动检疫执法人员1216人次,执法车辆953台次,检查涉木企业360个,木材及其制品4819.1m³。开启了与公安、海关、各县区联合办案的新的办案模式,联合办案7起,依法烧毁疫区违规苗木11车,查处无证非法调运苗木7件,案件办理数量大幅提升。全市查办违规调运苗木、违规调运光缆、违规调运木材森防案件15起,起到了很好地震慑作用,植物检疫证持证率大幅上升。3.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对全市13个县区、四大国有林管理局就森防资金使用情况、新建城区木制品建材及绿化苗木监管情况、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开展情况、加拿大一枝黄花普查情况、春秋季造林苗木复检情况、检疫执法情况等进行督查,春秋两轮督查累计下发整改意见书34份,已全部整改到位。成立苗木复检工作专班,结合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各县(市、区)用苗生产一线,对调入苗木进行抽检。全市共抽检13个县(区)70余批次苗木,复检过程中未发现林业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四)落实责任,规范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落实各县区专人负责测报系统填报工作,按时上报测报数据。邀请省站专家召开了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测报预报暨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技术交流会,有效规范了全市数据测报,实现测报上报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真实性、规范性、合理性,为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保障。(五)强化宣传,营造群防群控良好氛围。通过召开业务培训会、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开展应急演练、制作微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及松材线虫病等防控知识,开展了“5.12林草生物灾害防控宣传周”活动,设立“加拿大一枝黄花”举报电话,印发了《关于加强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防控的通告》,建立了各县涉木企业和苗木调运人员的微信群,及时发布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疫区公告。在市林业局官网上传了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和红脂大小蠹的疫区公告,发布了14种国家公布的和5种省上公布重大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图谱。成功举办全市监测预报工作培训会议和子午岭松材线虫病项目申报培训会,参加了西北五省和东南5省的联防联治会议并作了交流发言,组织新进人员进行了检疫执法培训,召开了全市2024年森林病虫害趋势预测会。全市行业内外培训23场次,培训人数811人,新闻媒体报道14次,发放宣传资料48750份。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有害生物防控的良好氛围。二、取得的主要成效2023年度,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27.91万亩(其中轻度发生103.89万亩,中度发生21.08万亩),成灾面积0.08万亩,成灾率0.16%,全面完成省上下达的13.67万亩防控任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116.88万亩,其中无公害防治面积105.85万亩,无公害防治率90.56%。全市开展种苗产地检疫3546.22亩,复检苗木3344.26万株,苗木产地检疫率和复检率均达到100%,全市完成鼠(兔)害防治面积61.64万亩,超出全市30万亩次防治任务105.47%。较好地完成了2023年目标任务。三、存在问题一是执法力量薄弱。二是防治经费短缺。三是管控难度越来越大。四、整改措施争取加大防控资金投入,积极引进植保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力度,不断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力水平。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大力宣传开展《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法律法规和防治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思想认识和防范意识。2.加强林木及其产品的产地检疫和复检工作,切实排除安全隐患,从源头上、从根本上杜绝病虫害的内外双向传播。3.充分发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站作用,切实做好红脂大小蠹和鼠兔害的除治工作,逐步减小病虫危害的程度和范围,确保全市森林资源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