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储备粮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粮食储备提供管理和服务。储备粮的储存、调拨、抛售、结算;管理市直粮库;指导县区粮食储备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 | |
法定代表人 | 张学斌 | |
开办资金 | 3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万元 | 1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储备粮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组织开展全市粮食储备及市场供应督导检查。按照延安市经济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经济安全督导检查的通知》(延市经安办发[2023]4号)精神,我中心牵头,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2个市级粮食直属库就粮食储备及市场供应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督查的主要内容:一是督导检查了全市各县(市、区)的政策性储备粮。二是对全市应急成品粮油储备进行了督导检查。三是对应急供应网点的设置进行了随机抽查。在督导检查中,检查人员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以“查问题、促整改”为工作主线,建立风险隐患负面清单,对一般问题要求立行立改,无法立行立改的,督查组当场提出整改时限,确定落实责任人,坚决杜绝盲区、死角、漏洞,共计发现各类风险隐患18条,发出《风险隐患交办单》14份,并提出了限期整改和总结上报要求。开展了2023年春秋季粮油安全普查工作。今年3月和11月,我中心分别下发了全市春季粮油安全普查的通知,制定了检查方案,就检查范围、检查重点、数据统计等工作做了细致部署。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2个市直库的19个储粮库点进行了普查,做到“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有账必核、查必彻底”。在检查中,对企业的粮食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否完善,保管账、卡、簿是否健全、规范,粮食轮换和出入库管理环节资料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扩展检查。检查汇总数显示,全市共有储备企业15家,储粮库点19个,总有效仓容23.3吨,储存各级储备粮共计16.98万吨,其中省级储备粮食2万吨(小麦1.2万吨,玉米0.8万吨),市级储备粮食5万吨,县级储备粮食8.95吨,市县级应急成品粮油1.03万吨。各储粮单位库容库貌整洁,保管形态规范,粮情稳定,无严重虫、鼠害现象发生。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有序,未发生储粮安全事故。组织开展2023年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根据延安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延安分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23年全省政策性粮油库存检查工作的通知》(延发改发〔2023〕54号)精神,安排部署了市级检查的范围和具体时间报市发改委审核后,下发各县(市、区)执行。接到《通知》后,我中心根据工作实际,起草了《延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2023年全市政策性粮油数量质量检查工作方案》(延市粮发〔2023〕19号)。按照市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的指派,由我中心牵头,从各县(市、区)和服务中心直属各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兵分两路,对全市13个县(市、区)和市洛川粮食储备库库存的政策性粮油进行全面检查。二、全年工作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认真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工作,为企业降低损耗、节约成本提供依据。按照《陕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工作的通知》(陕粮安执发〔2022〕152号)要求,我中心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扎实开展工作,及时下发了《延安市储备粮管理中心关于开展粮食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工作的通知》(延粮储发(2023)1号),据调查,农户(新型经营主体)4大类粮食产量很少,能略有存粮的县区是甘泉、志丹、宝塔区、黄陵、宜川、黄龙7个县区。全市13个县(市、区)的粮食总产量531590万吨,总存粮量67651吨,综合损失量2095吨,综合损失率3.1%。我市农户的储粮损失损耗特点是产量少,储量少,损耗量较高。原因主要是储粮设施简陋,缺乏科学管理手段,节粮意识较低,不注重防范虫蚀、霉变、鼠害糟蹋等原因。粮库储粮损失损耗相对较少。延安市国有储粮企业共15个,日常储备规模15.95万吨。2022年粮食综合损耗287.74吨,损耗率0.45%。损耗主要体现在水分损失、杂质散失、检查扦样等方面。通过这次储存环节损失损耗调查,摸清了我市粮食损失损耗情况,找到了储粮过程中发生损失、损耗的薄弱点及主要原因,为探索降低粮食损失浪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压实责任,推动粮食节约减损提供数据支撑。全力抓好全市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对照省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及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围绕学习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安全生产月”、粮食行业安全风险治理、安全生产督导检查等重点工作推进,要求各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认真做好全面排查整治重大风险隐患,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全面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各单位细化任务分工,对专项整治行动作出具体安排,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倒排工期,明确责任人和落实措施。根据日常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领域的问题,我中心派专人进行跟进督导,确保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对2022年度市级储备粮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为促进2023年市级储备粮管理工作指明方向,保证全市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根据延安市发改委《关于印发<延安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年度办法>的通知》(延发改发〔2022〕158号)精神,我中心于本年5-6月份,对市级储备粮承储企业2022年度总体管理情况进行实地考核,考核的范围包括市级直属的市粮食储备库、市洛川粮食储备库和市粮食储备库委托的黄龙、黄陵、宜川、富县、延长县的代储库。考核的内容包括数量管理、质量管理、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轮换管理、资金管理、政策执行和问题整改等内容。现场考核采取审阅资料、百分量化和问题清单制的形式进行详细考核。考核结束后,我们将按照《办法》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考核总结资料。三、工作中存在问题一些粮库负责人对粮库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监管没有足够正确的认识,看不到信息化建设和监管是粮库科学管理的方向和目标,不重视、甚至不愿把工作重心放在信息化管理上来,应付差事,推一天算一天。粮食企业现有职工大多是从2006年粮改后返聘的“老职工”,职工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习惯凭经验使用过去的老办法管粮,不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模式,甚至无法通过常规培训来完成技能提升,达到胜任粮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粮食企业职工薪酬待遇普遍偏低,文化程度稍高的人员大多不愿在粮食企业工作。据调查,全市国有粮食企业2022年人均月工资额最低的企业只有2417元,接近最低工资标准,全市粮食企业人均月工资3334元,低收入导致低技能,低技能导致信息化建设成果使用率低下。粮食部门机构改革缓慢和不完善,不利于企业粮库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现代仓储管理工作发展。粮库信息化建设质量不高、应用不充分。由于全市粮库信息化建设由省粮农集团统一建设,施工方售后服务跟不上,如富县尧沟粮库,电子测温系统故障,无法显示粮温数据,储粮安全受到威胁,与承建方联系,请求维修,承建方只是口头答应,不派人维护。类似情况,各建设单位反应强烈,我中心也多次派专人协调,效果不佳。四、整改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和定期巡查,推进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工作,确保按期完成信息化建设任务。加快人员轮岗和科学兴粮战略计划的落实,推进新型技术的应用和人员科学更替。继续指导粮食购销企业,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全面、科学的经营制度,让企业增强活力,走向良好的发展方向。下一步工作打算继续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和学习。计划于2024年6月底之前,利用春秋季粮食安全普查、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等机会,在全市每个储粮单位最少抽调一人次参加全市储粮单位全面检查,检查中即指导被检查单位的短板和不足,也学习被检查单位先进经验,在工作实践中加强培训,以先进带动后进,以点带面提高全体职工业务素质,全面提升粮食购销企业仓储管理水平。指导企业利用科技和人才兴粮兴储。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延安市粮食系统,改革发展至今,业务范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居民口粮供应、保护价收购、商品粮经营都成为历史,基本退出了粮食行业的经营范围。原经营模式下的粮食职工,已很难胜任目前的粮食工作,必须要有专业技术支撑,要有适应现代粮食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人才,利用科学技术,振兴粮食经济,规范粮食储备,推进粮食事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政策性粮食企业不断推进用工优化和人才兴粮战略。全市粮食购销企业职工“青黄不接”,工资水平基本维持在3000元/月左右,其原因就是职工工作能力低下,单项工作投入人力过多,劳动回报率低。必须进行劳动、人事和分配改革,推行新型企业管理制度,清理富余人员,推动粮食购销企业高质量发展。把市级储备粮管理年度考核作为粮食储备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市级储备粮事权和储备情况考核,是粮食部门承担的一项重要的考核任务。是由粮食部门对市级储备粮的承储企业进行的年度考核,是确保市级储备粮食安全的主要措施,是推动粮食储备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中心要摸清企业家底,协助主管部门搞好该项考核工作。做好粮食购销领域监管信息化建设,充分使用粮库信息化建设成果。大力推行监管信息化全覆盖和粮库关键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多个环节使用电子科技手段取代人工操作,用好信息化管理,将大大减少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扩大信息使用面,快速传递信息数据,是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