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延安市国库支付中心紧紧围绕全市财政工作大局,严格落实中央、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圆满完成了国库支付各项工作任务。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按照年初各级下达的指标,科学制定了2023年度30项工作目标任务,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节点化”,2023年为544个行政事业单位、68个市级企业、45个中省驻延单位、3个开发区下达用款计划1894笔,涉及金额164.20亿元,审核财政代编支付申请695笔,涉及金额48.12亿元。办理各类触犯监控规则业务10类1284笔,涉及金额40.13亿元。完成2022年度市本级389个预算单位507套决算报表的审核、汇总工作,配合市财政局完成全市4998套决算报表的审核、汇总上报工作及2021年度部门决算公开复审工作、2022年度385个预算单位决算公开审核工作。办理日常工资业务46209笔,涉及金额13.11亿元。其中:新增人员及调入确定业务3544笔,退休下卡及调离、辞职等减人业务2466笔,工资变动业务39693笔,暂停恢复业务320笔,抚恤金发放业务等特殊业务33笔,社保维护业务153笔。二、取得的主要成效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细化目标任务,做到“月通报进度、季分析情况、年总结工作”,为各项工作有力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一)坚持规范原则,做好国库支付工作。配合市财政局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高效支付,助力全市经济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按照省上统一制定的动态监控规则,配合上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监控平台,合规办理预警、拦截、冻结等财政资金动态监控业务,形成了“全流程、全覆盖、全链条”的监控体系。(二)坚持严谨原则,做好编审上报工作。立足单位职责,积极为预算单位提供业务指导,采取以培代编形式分10批次,对市本级和各县区部门综合财务报告进行现场编报,助力高效高质完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部门决算编制等工作。(三)坚持高效原则,做好工资审核工作。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开拓思路,通过加强部门沟通、完善平台系统设置、开展“工资清零”“工资恢复”“社报维护”“人员信息变动”业务无纸化办公运行、特殊业务容缺审核等措施,及时高效办理全市预算单位在职人员增减、日常工资变动、抚恤金发放等财政工资业务,大幅度提升了工作效率。(四)坚持完备原则,做好机制配套工作。提高数据利用水平,扎实开展调查研究,高质量完成了《发挥部门决算作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调研报告,并全面总结市国库支付中心成立三年来工作,研究制定了《延安市国库支付中心关于进一步提高国库支付效率的办法》《延安市国库支付中心关于提高服务效能的十条措施》两项内部管理制度。同时,着力开展制度建设,修订《延安市国库支付中心考勤管理办法》《延安市国库支付中心绩效考核方案》《延安市国库支付中心绩效工资、奖金考核发放暂行办法》三项制度,为各项工作的高效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五)突出重点要点,做好特色服务。围绕培训提升,及时跟进服务。高度重视抓业务培训工作,丰富交流学习渠道,组织参加局机关延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3人次、会计主管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5人次、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实现路径与财务管理创新》培训班4人次、中心内部业务交流学习6次,切实提升了干部工作能力。牢固树立财政工作“一盘棋”思想,积极完成局党组交办的各项任务,其中:1人参与“财政业务进机关”活动,为市委组织部干部授课;15余人次参与财政、纪检、审计等部门各项检查、巡察,其中1名同志受到中共延安市委巡察办抽调参加巡察工作表现优秀通报表扬。发挥专业优势为预算单位延伸服务,为90多家预算单位财务人员提供了预算管理一体化及“财政云”系统操作现场指导培训服务,为80多家预算单位新任劳资人员举办了2期工资业务培训,并常态化为预算单位提供线上线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指导服务。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支付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亟待优化,支付队伍年龄普遍偏大,知识结构单一,业务技术支撑能力不够强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付工作质效提升。2.支付工作效能整体推进不够均衡,工作前瞻性、细节性、创新性不足,个别工作仍延续以前的工作措施、方法,对如何创新工作思路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创新做法不多。3.工作效能提升较慢,部分同志在任务落实中推进缓慢、缺少抓手,工作成效还需提高。四、整改措施(一)大力传承弘扬延安精神,全力推进国库支付工作。持续用延安精神净化政治生态、砥砺初心使命,坚持为民理财的中心思想,主动适应和自觉服从“十四五”时期国库支付管理改革要求,坚持履职尽责,强化担当作为,自觉树牢宗旨意识,把服务好预算单位作为谋划工作、决策安排、推动落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研究动态监控规则,优化工资审核程序,积极有序推进市级部门综合财报和部门决算数据的综合应用分析,一边发现问题、一边破解难题、一边总结经验,提高国库支付工作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二)精细化抓实国库支付,切实提升工作效能。采取全面比学赶超等更加务实的措施,以上率下、带学促学引导干部认真研究业务,转变观念、转变身份、创新思路,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并根据“八定”方案,梳理国库支付中心成立三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细化岗位职责,形成权责清晰、协调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同时,坚持“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原则,采取现场提供办公环境,无纸化办公,“容缺”审核等措施,落实AB岗工作制度、岗位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三)一体化抓实作风建设,以实绩实效激发队伍动能。紧紧围绕政策、理论、实务、经验等内容,加强专题培训,带动干部职工更新、扩充、储备业务知识,有效提升支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完成好局党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各项工作纵向有进步、横向有进位,更好地服务于财政管理。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再发力。(一)规范开展国库支付,推动工作提质增效。规范化开展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大力加强制度建设,细化岗位职责,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严格按流程进行国库集中支付,配合市财政规范、高效完成部门支出预算执行。坚持财政工作一盘棋思路,做好单位资金纳入财政云管理准备工作,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国库支付工作效率等制度办法。严格执行省级动态监控规则,配合市财政对预算单位财政资金支付全过程实施监控和稽核,规范财政资金使用。完善业务问题台账,优化工作程序,提高支付效率,及时办理业务,坚决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二)稳步推进单系统审核,提高工资审核效率。努力实现财政工资审核单系统运行。夯实财政工资日常审核工作,确保工资审核业务在双系统平稳开展。做好脱离人力资源平台系统的基础工作,通过数据比对情况适时推进单系统审核,确保“人员台账”系统独立平稳运行。推进财政工资审核业务中“工资清零”、“工资恢复”等项目无纸化办公试运行,提高工资审核效率。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对特殊业务,根据实际情况容缺审核,特事特办;对日常业务,责任落实到人,即来即办。采用线上咨询、线下交流等多种培训方式,分类别、分批次开展培训,灵活跟进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三)展现积极进取能力,提升报告编报质量。完成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及部门决算执行分析工作。扎实做好市本级政府部门财务报告、部门决算审核汇总及部门决算公开审核工作,采取多种形式为服务对象提供业务咨询,助力高效高质完成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部门决算的编制工作。根据历年部门财务报告、部门决算审核汇总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形成一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降低政府运行成本、提高财政资源使用效率、改进政府绩效管理、提升公共财政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