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平利县蜡烛山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业务范围: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木种苗产品质量检验与执法监督,林木种苗调剂,林业信息服务。 | |
住所 | 平利县广佛镇秋河村 | |
法定代表人 | 余平波 | |
开办资金 | 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预算 | |
举办单位 | 平利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7.97万元 | 9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1.天保工程管护工作。森林资源管护是林场中心工作。我场管护国有森林面积17.34万亩,涉及5个乡镇、13个行政村。现有天保森林管护人员20人。为保护生态安全,着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森林资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森林资源实现稳步增长。一是根据林场与县局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和林场工作实际,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并制定工作计划。二是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建立了我场国有森林资源管护一张图和管护责任一览表,分片分区管护,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状,实行场领导班子包片、管护站包责任区域,护林员包山头地块,建立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体系,确保森林资源管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大力宣传森林保护教育力度。组织开展资源保护专项行动,深入林区、深入辖区村庄,加强资源管护和宣传工作,严防、严控了各类林业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大日常巡护力度,认真履行工作职能。护林员按照工作要求,每月坚持巡山护林检查22天以上,认真记载每天护林巡山中发现的各方面情况。经全场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全年无违法现象发生,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2.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工作是林场重点工作。林场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森林防火方针,增强防范意识,预防火灾发生。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我场按照省市县防灭火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林场工作实际,对护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全面周密的安排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成立了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半专业化扑火队伍,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二是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网络,完善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层层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责任落实到地、到块、到人,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建立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为更好地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防火合力,林场与辖区相邻村组签订联防公约及“五类人”落实监护人,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四是通过宣传牌、宣传车、宣传标语、宣传横幅、宣传纸和大众媒体,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五是开展森林防灭火知识暨演练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森林防灭火重要性的认识,做到警钟长鸣,避免侥幸心理。六是严格实行森林防火值班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每日定时逐级汇报当日防火情况,做到有事报告、无事报平安并做好登记。七是注重野外用火日常管理,加强清明、除夕和元宵节等重点时期,祭祖人员的管理。经全场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全年无森林火警、火情。3.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除治,我场根据实际制定了有效的防控措施,对易发虫害及易发区域进行严密监测踏查,并对我场发生在偏头山、五峰山、佛殿山等零星点森林病虫害进行了疫木除治清理。4.安全生产工作。为维护林区秩序稳定,建设和谐平安林区,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小组,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了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扎实开展了安全生产月、大检查、大排查、宣传教育及安全培训等活动。每月对帮扶村、各护林站安全进行隐患排查,对检查出的问题立行立改,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根据不同岗位,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对护林人员严格要求不得驾驶无牌无证车辆和酒驾,对帮扶村和林区周边群众进行消防、道路等安全教育宣传,常态化监督检查,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创建平安林区、平安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年我场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5.林业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一是2021年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后期管护工作任务。根据方案合同约定和要求,我场组织技术人员监督指导林下中药材种植管护及验收,并督促施工单位继续做好后期日常管护,确保苗木成活率及保存率。二是完成了2023年栓皮栎培育项目的实施工作。该项目作业总面积1800亩,其中,森林抚育1500亩,人工补植300亩,通过县林业局招投标,杨凌润物青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我场负责此工程项目的管理监督指导。该项目于11月22日竣工,经县林业局组织验收为合格工程并完成了项目资金兑现及资料完善。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一是改善森林林分质量和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二是为当地的空气质量和饮水质量提供有力保障;三是为森林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2.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利用发展林业项目如森林抚育、封山育林、林下种植、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加就业岗位,带动当地闲散劳动力务工增收和发展产业;提高当地群众的整体收入以及生活质量。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1.基础设施落后。林场地处边远山区,各护林站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一些农村优惠政策又不能享受,仅靠林场自身力量很难得到有效改善。2.林业建设项目下达迟、资金不足,加大了项目工程实施难度。3.防火经费不足、设备落后,严重影响火情监测、火灾扑救,是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重大隐患。4.人才培养问题。由于林场多年未补充新鲜血液,职工队伍老化。改进措施:1.积极向上级申报贫困林场建设项目,改善林场基础设施落后状况。2.根据林场自身环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增加收入,弥补资金的不足。3.加大森林防火经费预算,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降低补救成本。4.根据林场工作性质,加强理论学习,多组织一些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职工专业素质质量,弥补队伍老龄化。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加强森林资源管护、防火、病虫害的除治和防控监测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无森林火灾的发生。2.加强安全生产、平安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建设和谐林区、平安林区。3.做好包抓冯家梁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一步抓好产业发展和就业帮扶力度,推进农户产业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和美乡村。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和开展消费帮扶,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4.做好栓皮栎培育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管理。做好县局下达我场“十四五”期间年采伐限额调整分配指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