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贫困学生信息的收集、整理、汇集及对贫困学生资助审查。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1111室 | |
法定代表人 | 张波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万元 | 1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延安市安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于2008年,属区教体局直属独立核编事业单位,原为副科建制,2018年7月5日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同意,调整为正科级建制。2023年度,我中心在安塞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扎实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一)精细开展困难学生摸底工作为使每一个困难家庭学生都得到资助而更好地完成学业,我中心每个学期初都采取多种途径进行调查摸底。一是与区扶贫办、民政局、各镇街(社区)联合行动,通过调查、询问、访谈等形式,对困难家庭学生进行排查摸底。二是各学校(幼儿园)认真填报《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进行全面核实摸底。三是充分利用“六查”“六问”对各乡镇的困难家庭学生进行核查摸底。同时,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进行建档立卡,建立贫困家庭学生动态档案,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二)严格落实资助工作程序一是加强信息审核。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计上报,经我中心审核后上报到局财务科,在审核过程中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做到应助尽助。二是加强资金落实监督。资金下拨到学校后我们及时进行跟进监督,我们采取电话回访和实地调查的办法确保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落到实处。三是严格工作程序。我们全面落实落细宣传、申请、评选、审核、公示、发放、告知这几个环节,做到资助工作公示、公开、公正,增强资助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有限的资助金发放到最需要的贫困生手中。(三)落实落细精准资助圆满完成2023年资助金发放工作和全国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陕西省精准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填报审核工作。二是精准资助困难学生。2023年春季学期共为731名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落实贫困幼儿生活补助27.41万元;为2490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补助102.31万元;为778名高中阶段学生落实高中国家助学金77.8万元;为94名中职阶段学生落实中职国家助学金9.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职业高中助学金4.5万元,享受人数为45人。2023年秋季学期共为567名学前教育阶段学生落实贫困幼儿生活补助21.26万元;为266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补助115.8万元;为1058名高中阶段学生落实高中国家助学金105.75万元;为96名中职阶段学生落实中职国家助学金9.6万元,其中已脱贫户家庭和重点监测户家庭子女享受职业高中助学金3.825万元,享受人数为35人。落实“滋蕙计划”资助金4.8万元,资助大学生80人(省内500元、省外1000元)。二、高质量完成助学贷款相关工作2023年7月7日,我中心在全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启动会上做交流发言。2023年7月31日,安塞区生源地助学贷款宣传、预申请、应急预案编制、仪器设备采购调试等工作全面开展。2023年,我中心共为1407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528.7835万元,其中已脱贫户家庭和重点监测户家庭子女122人,办理助学贷款136.48万元。10月份按上级安排要求进行了本年度合同自查及交叉检查工作,11月中旬进行本年度本息回收工作,贷款回收率达到100%。三、持续做好行业乡村振兴工作一是认真抓好问题整改。2023年,圆满完成省、市、区交办的各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日常工作,先后开展了“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类考核、评估、明察暗访发现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二是全面夯实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2023年春季学期,安塞区共有已脱贫人口4535户13197人,其中适龄儿童(包含非年龄段在义务段就读)1352人,其中学前就读26人、义务阶段就读1195人(小学722人,初中473人)、初中毕业126人、免于教育5人,无一人辍学。重点监测户适龄儿童共计55人(边缘易致贫户2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9人,脱贫不稳定户7人)。实际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学生48人,初中毕业学生7人,无一人辍学。2023年秋季学期,安塞区共有已脱贫家庭学生1414人,其中6-15周岁适龄儿童1140人,非6-15周岁义务阶段就读26人;实际在义务阶段学校就读学生1039人(小学602人,初中437人),初中毕业学生75人,仍在学前就读26人,无一人辍学。重点监测户适龄儿童共计37人(边缘易致贫户1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0人,脱贫不稳定户8人)。实际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学生36人,初中毕业1人,无一人辍学。三是扎实开展送教上门工作。2023年经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入户家访,在核实了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安塞区教体局最终确定了45名残疾儿童适龄生为“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四是全面落实结对帮扶机制。2023年安塞区教体局共组织2426名教师与全区189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结对帮扶模式。四、全力做好驻村帮扶工作我中心负责安塞区高桥镇宋庄村的驻村及帮扶工作,并派出我中心干部陈翠萍担任驻村队员,常年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帮扶人每月都能深入到贫困户家里了解情况,切实落实帮扶措施,帮扶成效显著。五、全面加强食堂管理工作(一)强化管理,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营养餐实施工作。加强了督导检查,一年来,先后4次深入学校对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印发了检查通报,并督促学校全面整改。区第二小学校食堂改造完成,秋季学期投入使用,饭菜质量得到了全面保障,学校后勤服务保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二)落实责任,坚决守住一条底线。各相关学校召开了校委会或学校食堂管理专项工作会,普遍开展了邀请“营养膳食委会”进校园品尝和监督食堂饭菜质量。坚决落实法人安全第一责任和学校食堂运营安全主体责任,确保责任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坚决守住学校食堂安全底线。(三)提高素质,全面强化两项培训。组织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合格上岗;食堂从业人员认真学习了《安塞区学校食堂管理办法》、学校食堂各项管理要求和营养改善计划有关文件要求,确保学校食堂在储存、加工、留样等关键环节安全。(四)确保安全,严格落实三项检查。一是严格按照教体局学校食堂安全“月自查”工作要求开展自查,各学校及时报送了自查材料,并对照问题立查立改。二是充分发挥“营养膳食委员会”监督作用,每月定期邀请“营养膳食委员会”相关人员参与监督。三是“食管办”积极主动对接市场监管管理局,多次深入学校开展学校食堂管理安全专项检查。(四)提升质量,全面落实四项措施。一是严格“价格核算、限价管理”工作要求,餐费及时缴纳工资专户并严格实行报账管理,本学年度由局财务牵头,对各学校食堂财务管理进行了专项检查。二是严格落实“食谱供餐制”,科学、合理、营养搭配每周食谱,教师、学生和家长应参与学校食谱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午餐全部实行了“一荤一素一汤”。六、扎实推进联合支部党建工作2023年,我支部全面落实局党委工作要求,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核心、以提升党员整体素质为主线,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一是制定完善了学习计划和问题整改台账,组织7次集中学习研讨,党组织书记为全体党员讲了党课,全体党员积极主动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研讨常态化主题教育学习氛围初步形成,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认真开展干部作风提升年活动、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结合我单位工作实际,我们组织开展了“三亮三评三比”活动,为大学生助学贷款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加大对“营养改善计划”管理监督检查工作,杜绝了“跑、冒、滴、漏”行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干部日常教育和管理,干部作风持续好转。三是加强日常党务工作。全面落实“第一议题”工作制度,按时完成学习强国学习任务,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工作制度,全体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升。同时,我们注重做好党员发展、党费收缴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确保支部党务工作全面落实。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