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中国共产党柞水县委员会党校

中国共产党柞水县委员会党校

发布时间: 2024-04-17 10:12
单位名称 中国共产党柞水县委员会党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成人提供高等学历教育服务、学科高等学历教育。
住所 柞水县城党家湾
法定代表人 乐发国
开办资金 87.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柞水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02.12万元 1182.46万元
网上名称 中国共产党柞水县委员会党校.公益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校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扩展规模增强实效,教育培训取得新突破一是主体班次有序推进。成功举办了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全县科级领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两期),全县县级领导和科级主要领导学习班、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培训班、全县妇女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培训班等6期培训班,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000余人次。二是联合办班力度加强。先后联合机关工委、纪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局、团县委、民政局等部门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全县财务干部培训班、党务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司法干部培训班、全县卫生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6期,培训各类干部1200余人次。三是流动宣讲成效显著。扎实配合县委宣传部开展的“同心向党”宣讲活动,选派4名年轻教师宣讲达10余场次;积极按照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党员辅导帮学活动”,选派3名骨干教师宣讲10余场次;同时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主题,先后选派了5名优秀教师,深入基层镇(办)、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讲达30余场次,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职工、群众6000余人次。四是现场教学深入推进。我校与省市委党校、南京市公安局、渭华干部培训学院、省委机关工委、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西安、渭南市委党校等20个单位联合办班,开展现场教学班21期,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二)围绕中心服务决策,科研得到新提升一是科研咨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年我校教研人员先后开展了乡村振兴、意识形态、基层党建等专题调研,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被《商洛市委党校学报》刊发,并送阅县委县政府作为参考。二是科研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市党校系统科研立项3项。有三项课题得到市级立项,两项获得优秀。向省市报送科研文章16篇,获奖4篇。三是教研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建立了科研奖励等制度,以省市理研会为驱动,对在理研会上获奖教师予以奖励,激发了教研人员的科研热情与内生动能。(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渠道提升教师素质一是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外出参加学习培训。先后选派年轻教师12人次参加省、市委党校、西安市委党校,西北大学、上海干部管理学院参加师资及常务校长培训,提高教师讲课水平。二是加强师资队伍、行政管理人员队伍自身业务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分类、分批、集中培训,提升教职员工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业务能力、敬业精神。三是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比武大练兵活动。按照每月一讲、一评的要求,每位教师自选专题,精心备课,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竞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四)制度建设持续巩固,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一是坚持“四个一”的学习制度。即每天自学一小时,每周学一篇理论文章,每季度读一本书,每半年写一篇调研文章,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集中领学、专题讲座、警示教育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办法开展学习。二是实行“四个一”教学研讨制度。充分利用“大讲堂”和“讲习所”,开展了“每日一学,每周一讲、每月一评、每季一研讨”的“四个一”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学赛讲大比武、大练兵活动。三是严格落实奖惩制度。按照《柞水县委党校干部职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从年度考核奖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予以奖励到人。四是不断加强机关党建制度。按照党建+融合教育的要求,积极探索党建+培训、党建+科研、党建+乡村振兴的实践途径,坚持“强阵地、重培训、抓科研、助振兴”的党建思路,创新了“四个三”的党建载体。五是修订完善各项制度。年初校委会对学习、考勤、财务管理等35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汇编成册,分发各部室予以执行。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扩展规模增强实效,教育培训取得新突破一是主体班次有序推进。成功举办了全县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全县科级领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两期),全县县级领导和科级主要领导学习班、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培训班、全县妇女干部提升履职能力培训班等6期培训班,培训各级各类干部1000余人次。二是联合办班力度加强。先后联合机关工委、纪委、宣传部、乡村振兴局、团县委、民政局等部门举办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全县财务干部培训班、党务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司法干部培训班、全县卫生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6期,培训各类干部1200余人次。三是流动宣讲成效显著。配合县委宣传部开展的“同心向党”宣讲活动,选派4名年轻教师宣讲达10余场次;开展的“党员辅导帮学活动”,选派3名骨干教师宣讲10余场次;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主题,先后选派了5名优秀教师,深入基层镇(办)、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讲达30余场次,累计培训6000余人次。四是现场教学深入推进。我校积极与省市委党校、南京市公安局、渭华干部培训学院、省委机关工委、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办公室、西安、渭南市委党校等20个单位联系对接,开展现场教学班21期,培训学员1500余人次。(二)围绕中心服务决策,科研得到新提升一是科研咨政水平进一步提高。今年我校教研人员先后开展了乡村振兴、意识形态、基层党建等专题调研,撰写的专题调研报告被《商洛市委党校学报》刊发,并送阅县委县政府作为参考。二是科研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市党校系统科研立项3项。有三项课题得到市级立项,两项获得优秀。向省市报送科研文章16篇,获奖4篇。三是教研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建立了科研奖励等制度,强化科研服务导向,以省市理研会为驱动,对在理研会上获奖教师予以奖励,极大的激发了教研人员的科研热情与内生动能。三、目前存在问题:1.干部教育培训班次体系、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2.干部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智库”作用的发挥与县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3.单位后勤硬件设施设备还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务的质量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4.一流团队的建设还任重道远,积极阳光的心态、团结和谐的氛围、识大体顾大局的胸怀、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意识还需要努力增强。四、整改措施:1.创新教研机制。逐步建立干完善部教育培训班次体系、课程体系、学科体系。实施精品课赛讲。让全体教学人员在理论宣讲、课堂教学中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廉政能力。2.强化培训职能。加强需求调研、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式、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完善新校区硬件。进一步完善新校区硬件设施设备,将党校学员餐厅、公寓及各类后勤服务设施设备配备到位,如期开展中长期班次培训。4.加强队伍建设。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畅通人才交流机制,注重从高等院校、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挑选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人才到党校任教,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实施“教学提质”工程。结合当前新形势、新要求,突出教学重点,创新教学方式,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制度,积极与组织部门对接,力争再举办主体班次3期,联合办班10期。2.实施“科研提升”工程。充分发挥党校科研咨政作用,组织教职人员围绕生态环境、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以及县情民意,重点组织开展对策性、前瞻性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借鉴。3.建设“创新型”党校。紧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以创新精神推进党校教学改革,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训练、学员论坛、现场体验教学等具有新意的培训手段,增加党校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使学员来到党校学有所获。4.建设后勤服务“规范化”党校。争取资金启动党校学员公寓和餐厅二期建设,确保在年底能正常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后勤服务工作水平,使学校的后勤服务和管理达到新的高度,成为教学、科研的有力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在2023年全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质课赛讲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