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柞水县> 柞水县科学技术局

柞水县科学技术局

发布时间: 2024-04-17 10:10
单位名称 柞水县科学技术局
宗旨和业务范围 科技兴国,科技服务,科技推动发展。科技项目申报,专利知识产权申请转化,民营科技企业管理,科技特派员管理,中药现代化管理,科技统筹,牵头组织实施科技,负责科技项目的征集论证,组织实施和项目结题等工作,参与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工作。
住所 乾佑街北关政府大院
法定代表人 黄治锋
开办资金 8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柞水县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5.91万元 347.2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柞水县科学技术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科技局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认真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完成情况。一是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共54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为101.3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为0.53%。二是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本年度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0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预计数值为110亿,预计占比为0.55%。三是每千家法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数。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70家,我县法人企业共计2122家,每千家法人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为6.7家,每千家法人企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为33家。四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系数。完成农业技术合同成交额6000万元;选派65名科技特派员;完成8个市级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成省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数占当年全省农业科技计划项目数的77.8%。五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配合单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为20.5%。六是基础研究支出占研发支出占比。我县无高校科研院所,经对接,商洛市各县区均无。七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占比。2023年1-10月占比6.1%。八是研发人员占比。研发人员占比0.53%。(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完成情况。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考核可量化指标17项,一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已入库70家,占年度任务54家的129.6%。二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高企复审2家均通过;新增7家,占年度任务7家的128.6%。三是新增省级上市后备企业。新增省级上市后备企业1家,占年度任务1家的100%。四是债权融资总额。完成债券融资总额39.83亿元,占年度任务7亿的569%。五是股权融资总额。完成股权融资总额2.76亿元,占年度任务4000万元的690%。六是地方财政科技支出。该指标统计的为上一年数据,地方财政科技支出2022年239万元(21年233万元),增长率为16%。(无具体任务数)七是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5400万元,占年度任务1500万元的360%。八是新增“科学家+工程师”队伍。申报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4家,市级11家,待审批,占年度任务7家的214%。九是新增“新双创”队伍。申报“新双创”队伍6支,占年度任务2支的300%。十是新增科技经纪人。新增科技经理人22人,占年度任务3人的333%。十一是新增高层次人才数量。新增高层次人才7人,占年度任务4人的175%。十二是新增双创孵化载体。新增双创孵化载体8家,占年度任务5家的160%。十三是新增双创孵化载体晋档升级。完成双创孵化载体晋档升级2家,占年度任务1家的200%。十四是新增在孵及毕业企业。新增在孵企业104家,占年度任务10家的1040%。十五是新增研发机构。新增研发机构5家,占年度任务5家的100%.十六是新增科技服务机构。新增科技服务机构14家,占年度任务2家的700%。十七是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6000万元,占年度任务4700万元的128%.(三)特色亮点工作。一是我局在2022年度全市科技系统综合考核中再次位列第一,在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中再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实现了全市科技系统考核“五连冠”,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五连优”。二是我局申报的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于2023年1月顺利通过终期评估,在全省四个评估县中排名第一。三是我局“数字赋能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四是我局成功承办了2023年全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推进会。五是秦创原(柞水)创新促进分中心在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挂牌运营。同时,建成了西安秦创原总基地柞水飞地孵化器展厅。六是我局荣获商洛市“文明单位标兵”、全市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全县人才工作先进集体。七是《商洛市柞水县科学技术局“三加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被作为柞水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推广;《提升科技“软实力”筑牢发展“硬支撑”--柞水县以科技创新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得到市政府领导充分肯定并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市推广;“陕西柞水:科技帮扶托起幸福年”在《科技日报》发表。八是我局精心打造的木耳科普馆被列为2023年全市重大项目观摩点,受到各级领导一致好评。九是柞水李玉院士工作站获批省级专家工作站。李玉院士工作站、柞水县木耳菌种繁育基地、下梁镇西川村数字赋能木耳产业发展示范基地等多次被列为中央、省、市领导调研点。十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技术合同成交额等重要考核指标,创历史新高。二、取得的主要效益(-)完成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一是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高企复审2家均通过;新增7家,占年度任务7家的128.6%;二是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0.22亿元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0.60亿元,占任务数0.22亿元的454%。(二)县定重点工作任务。争取资金方面,全年争取资金2899.23万元,完成任务1600万元的181%。招商方面,完成招商合同签约任务10.2亿元,占任务10亿元的100.2%;策划项目6个,完成任务6个的100%;到位资金10亿元,完成任务10亿元的100%;新引进项目4个,占任务2个的200%;开工项目4个,占任务1个的400%。完成项目建设年度目标任务方面,4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95亿元。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工作年度任务,按照任务分工,明确的分管领导和业务干部,深入企业开展政策宣传指导,从壮大企业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创新平台等方面,全面完成建设任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方面,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开展了3次宣传活动,印发了保护秦岭宣传彩页10000余份;积极推进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并邀请省内外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指导我县开展秦岭生态保护工作,为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木耳高质量发展任务方面,不断完善李玉院士工作站设施设备,建成柞水木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提升了木耳大数据服务平台;成功选育柞水木耳地方品种8个,并与吉林农业大学、西北大学食品学院、陕西微生物研究所等开展了木耳深加工产品研发等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年度任务,选派1名年轻的驻村干部,协助商洛市科技局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申报中央引导地方项目4个800万元,引进帮扶资金1161万元;联系对接科技部相关单位工会,购买柞水木耳等农产品30.0256万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133.8803万元;通过工会购买832平台产品4968元;联系科技部向柞水县捐赠了价值4.83万元的800余册图书,40台电脑等。营商环境方面,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理念,大力开展“三个年”活动,“柞水县科学技术局‘三加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秀案例被省科技厅转载,进一步推动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到实处。(三)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已完成2023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创新专项项目申报4个,资金800万元;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6000万元,占年度任务400万元的1500%;选派科技特派员等科技人才65名,占年度任务25名的260%;策划、申报、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项目42个,占任务6个的700%;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个,占任务数1个的400%;申报科技创新平台8家,占任务1家的800%。科技型企业注册入库70个,占任务10个的710%。三、目前存在问题虽然2023年我们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部分考核指标任务完成不够理想;国家创新型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等建设缺乏足够的项目支撑。秦创原工作还有不足。四、整改措施(一)扎实推进责任落实。定期召开秦创原工作部署推进会、市考县考核指标推进会,安排部署了市考县指标考核、秦创原专项考核工作。按照“日提醒、周交账、月推进”工作机制,将30项量化指标细化到各责任人,夯实相关部门责任,凝聚工作合力。同时,成立了考核指标督导组,加强对各成员单位工作任务指标考核评估,持续传导压力,倒逼任务落实。(二)扎实推进科技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引导地方项目、省级绿色通道项目、“科学家+工程师”项目、秦创原高层次人才项目、乡村振兴“绿色通道”项目10个。不断健全项目考评方式,将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项目完成绩效评价目标,要求项目申报单位每个项目培育3家科小,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促进企业成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三)扎实推进秦创原建设。制定《柞水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柞水县“三器”平台建设方案》《柞水县企业科技改造实施方案》;积极组织赴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总基地开展秦创原与柞水科技创新发展调研考察,了解秦创原入驻条件,建立长效交流学习机制;落实秦创原(柞水)创新促进中心落地柞水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建设秦创原柞水飞地孵化器展厅;印发秦创原口袋书、宣传册,引导企业和创客积极运用微信小程序“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提高企业对秦创原政策知晓率和平台的使用率。五、2024工作打算今后,我们将按照“抓点带面、软硬并举”的原则,坚持“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全面融入秦创原。(二)积极申报科技项目。(三)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四)助力主导产业发展。(五)抓好考核任务落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