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武功县> 武功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武功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7 10:03
单位名称 武功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全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业务范围: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土地、房产、设施和办公设备的配备、调拨、清查登记、监督检查;承担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关审批工作;承担资产评估管理有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街道办邰青路
法定代表人 代锦旭(主持工作)
开办资金 3.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武功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3万元 2.93万元
网上名称 武功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努力抓好贯彻落实,完成了年初制订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夯实基础,全面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强化资产全过程管理。结合我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办理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公共基础设施)的通知》等文件,加强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在建工程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从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行为,全面实现了国有资产从“入口”到“出口”的全方位制度保障。二是开展资产清查,全面掌握国有资产底数。深入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等基本情况清查核实工作,发挥财政部门综合管理和交通部门行业管理“双擎带动”效能,对全县公路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进行清查,实现公路资产全面登记入账。三是明确管理职责,完善资产管理权责体系。压实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主体责任,推进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融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工作,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管理系统数据全面治理,做到资产管理责任到人,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卡标准化管理,不断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二)立足全局,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是合理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及时修定完善我县国有资产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资产配置从申报到使用各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资产配置管理效率。二是加大资产盘活力度。坚持调剂优先的原则,通过对全县各单位的存量资产进行分析,并根据资产存量提出资产配置方案,有效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2023年全县共调剂资产涉及金额2462.53万元。三是节约有限的财政资金。通过对资产配置进行专门的审核,合理确定部门或单位资产的需求量,为预算资金安排提供了科学依据,保证了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防止重复、超标购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三)从严监管,确保国有资产规范运转。一是严格落实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责任。按照资产管理要求,我们对全县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分口管理,责任具体到人,坚持“谁分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日常工作监管,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从固定资产购置到验收入账、从卡片登记纳入系统管理到实物配给个人使用登记、资产报废报批、资产的调拨划转和资产出让,都能严格按照“两个办法”要求进行审批,并要求各单位按照规定及时调整资产管理系统和财务帐表。做到了管理程序规范、管理手段规范。二是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明确规定了行政单位出租、处置等国有资产形成的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收益和国有资产出租、处置以及利用国有资产经营取得的收入,属于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有力杜绝了国有资产流失。三是注重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是推进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我们始终把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最有效的资产管理手段,每年组织3-5次全县范围资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保证系统高效运转。(四)精心组织,圆满完成报告编制工作。编制国有资产年度报告是加强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抓手,是分析国有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全面落实政府向人大报告国有资产制度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是新形势下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在人员紧缺的情况,克服困难高质量完成了国有资产报告编制工作,受到市财政局充分肯定,并被评为先进单位。一是严格质量要求。我们严格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按照报表要求,认真查阅相关资料,对单位上报数据,采取三上三下的审核方式,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能详实反映单位的资产现状。二是精心指导报表填报。每年年报通知文件下发后,我们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帮助指导解决各部门各单位在填报过程中的问题。部门、单位数据上报后,我们集中时间对全县176户填报单位,逐一审核,重点关注资产配置、购置、处置情况,对全县国有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总体分析,出具分析报告。三是强化成果运用。把资产报告作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新起点,以报告促管理,不断提升对资产报告信息的分析运用能力,强化数据使用效果,为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决策提供指导,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认真总结和梳理报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健全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推动规范和改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助推财税体制改革。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全县行政事业低效闲置房产、土地、车辆、办公设备、家具用具、非办公用设施设备、大型仪器、软件等资产资产使用状况定期进行摸底,厘清低效、闲置资产并准确标注资产使用状态,形成待盘活资产清单,逐一明确盘活方案,实施分类盘活。2023年上半年,经过摸底,全县涉及9个单位有低效闲置资产,涉及资产原值2462.53万元,我们对上报单位的低效闲置资产数据进行分析,针对闲置资产有效利用提出了大量合理化处置建议,特别是涉及土地、房产报县政府审批后,结合我县其他单位资产使用情况,对各单位要求购置新增资产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批准重新购置。对低效资产优先在本部门系统内部调剂,本部门系统内无法盘活的,在全县范围内调拨。截止6月30日,对已上报低效闲置资产2462.53万元资产已全部审批划转调剂使用,节约了行政运行成本。三、存在问题一是在思想认识上。部分单位对资产管理工作落实还不到位,主观意识不强,对单位内部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设置、资产年报月报编制等工作拖沓应付,账实不符时有存在;基础数据仍待加强,资产盘活难度较大。二是在管理环节上。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文物文化资产等会计核算和资产管理办法正在逐步完善中,资产入账登记、会计核算需要进一步明确,一定程度导致部分资产统计不够全面,价值认定不够准确,部分文物原值难以核定、文化品牌价值无法评估。三是资产权益上。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单位存在土地和房产证照不全等现象。资产权证不齐,权属错位现象比较严重。主管部门与下级以及部分单位与单位之间国有资产产权关系不清,权属错位。四、整改措施(一)以机制为纽带,打造资产管理新模式。加强部门和单位管理责任及内控机制建设,夯实部门和单位主体管理责任,完善制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全面考评指标体系,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和效率。建立县级资产报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定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时协调解决国有资产报告编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国有资产报告如期、高质量上报和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工作。(二)以监管为约束,提升资产管理新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与纪检、审计等部门一起加大平时监督力度。将国有资产管理纳入到日常审计、监察范围,全方位、多层次的强化国有资产的日常监管力度。推进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依托资产平台做好资产调剂工作,重置配置标准,降低资产的配置成本。对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人和事,进行严厉打击,坚决杜绝违法行为。(三)以改革为抓手,实现资产管理新成效。深入挖掘土地、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以及特许经营权、股权、债权等潜在资源,有序推进国有资产盘活;推进“公务仓”建设和共享共用机制,能通过调剂、租赁解决的,优先进行调剂、租赁,防止资产的重复配置和闲置浪费;立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特点,做到物尽其用,提高使用效率,确保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和履职需求。(四)以实干为要务,展现资产管理新作为。完成全县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融入预算一体化系统工作,实现资产管理融入预算管理全流程,建立预算资金形成的全链条管理机制;实现行政事业性资产全口经、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双向控制,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相统一,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做好公共基础设施政府会计核算工作,确保公共基础设施准确核算、全面入账。加大会计基础信息质量检查力度,把会计核算工作作为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抓手,做到从源头上防范账外资产和不实资产的发生,保证国有资产账实相符。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法规及业务操作培训,提高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有资产管理队伍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完成2023年行政事业性资产报告编制工作;(二)完成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月报编制审核汇总上报工作;(三)完成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月报及年度报告编制工作;(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五)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六)做好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产权登记、资产划转与资产处置等基础性工作;(七)完成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数据治理工作。做好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新增资产的录入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