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韩城市>
韩城市地震监测服务中心
韩城市地震监测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7 09:57
单位名称
韩城市地震监测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依法履行防震减灾管理机构的各项职责。业务: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地震应急工作和震害防御工作。
住所
韩城市新城区太史大街
法定代表人
雷鸣
开办资金
43.4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韩城市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1万元
-0.57万元
网上名称
韩城市地震监测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单位在省地震局和市应急管理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我们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分四部分汇报如下: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安排部署谋划好全年及重点阶段防震减灾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强化安排部署,明确思路方向,从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精神、主动研究施策、制定方案措施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2023年度地震应急准备自查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全市地震灾害防范应对准备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召开了防震减灾工作会议,推动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落实。夯实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基础工作一是制定了《2023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和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夯实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做好震情监视跟踪各项工作。二是服务工作方案,科学谋划、提前部署,制定了特殊时期的地震安全保障,切实为我市重大活动及特殊时段提供地震安全保障。三是全面强化监测站点巡查,定期到我市境内的预警基准站、基本站、水位观测井等各地震监测站点开展巡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监测环境和监测设施、设备安全,保证观测资料连续、可靠、准确。四是加强震情趋势会商。成立震情跟踪会商研判工作组,负责全市的前兆异常跟踪、重大异常落实、现场震情分析及全市日常分析预报工作,全年编写《震情简报》15期,震情专题简报1期。按时参加省地震局组织的月视频会商会、年中会商会及年度震情趋势会商会。与渭南市地震监测中心站建立联合会商工作机制,坚持联合召开月会商和季度会商。全年填报会商卡片15张。五是迅速应对韩城境内及周边对我市有影响的地震,及时报送发布震情信息。做好地震灾害防御各项工作明确震害防御工作重点,按时完成我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调查任务,强化成功应用,持续推进我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实施。按照全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抽查检查工作要求,在行业主管部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联合住建部门组成检查组开展抗震设防要求执行情况抽查检查,进一步做好全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创建工作一是指导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陕西强大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地震科普馆做好日常科普及运转管理工作。二是根据《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对我市现有省级、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科普活动和创建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指导韩城市紫云幼儿园、新城七小成功创建市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各项工作积极融入“大应急”工作格局,加强地震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修改完善《韩城市抗震救灾指挥应急体系》,更新和调整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和职责,抓好地震应急避险常态化演练,指导督促各镇办、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常态化开展地震应急避险演练,联合渭南地震监测中心站开展地震现场工作队演练等。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对全市五处室外避难场所的应急设施、标识牌等进行了巡查并加固,因地制宜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利用“科技之春”、“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等重要重要活动契机,普及地震灾害预防科普知识。全年共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册5000多份,发放印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手提袋和围裙等公益宣传品3000多份。(二)经济效益夯实地震监测预报基础,加大地震灾害防治工作力度,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为韩城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基础薄弱、人员结构不平衡、服务能力不足、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广大群众日益迫切的地震安全需要,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提升。改进措施进一步夯实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基础,强化项目建设,强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构建防震减灾群防共治新模式,大力提升我市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打通防震减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最后一公里”。四、下一步工作打算我们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贯彻落实应急管理局党委安排部署,结合防震减灾工作实际,提出工作思路及举措,重视与各相关部门的深度合作交流共建,推进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震安全服务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