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延安市安塞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7 09:49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畜牧科技知识,负责全区养殖技术培训、畜种引进、改良、新品种培育等技术服务工作;为全区养殖业提供配套技术服务。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畜牧兽医局综合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康占胜
开办资金 1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88万元 2903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8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延安市安塞区农业农村局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一)养殖场建设稳步推进。全区累计发展各类养殖户6600余户,其中养猪户2100余户、养牛户800余户、养羊户2600余户、家禽养殖户1000余户、特色养殖户100余户,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414个,其中生猪养殖场95个、养牛场46个、养羊场240个、家禽养殖场25个、特色养殖场8个。2023年新增规模养殖场30个,其中200只以上肉羊养殖场15个,5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10个,3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3个,万只蛋鸡养殖场1个,特色养殖场1个。(二)增资引项力度增强。今年我们争取到中省产业集群、粮改饲、优质苜蓿种植等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在饲草的种植利用、规模养殖场的提质增效、良种改良、畜牧机械化生产和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郑州华佳、西安黄马甲、河北瑞丽集团等5家企业洽谈畜牧产业发展,初步与2家企业达成发展意向,力争在2024年落户我区发展。(三)养殖技术培训覆盖面广。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企地合作,邀请西农大、黑萨牧业畜牧专家开展技术培训12期,印发各类宣传单5万余份,规模养殖场覆盖面达到100%,培训养殖户2000人次以上,全区养殖技术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全面落实屠宰检疫和派驻官方兽医制度,今年共开展私屠滥宰专项整治行动21期,取缔私屠滥宰窝点3个,没收并无害化处理猪肉500多公斤;开展兽药和瘦肉精等违禁物、投入品抽查抽检专项整治活动13次,规范养殖企业兽药使用92户;审核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4份,规范“陕西智慧动监”信息填报,备案养殖场445个,动物运输车辆备案46辆;屠宰检疫生猪15560头,无害化处理病害肉400多公斤;共完成屠宰环节非洲猪瘟病毒自检1050批次自检率达100%,瘦肉精常态化监测20%以上,有力保障全区肉食品质量安全。(二)动物疫病防控成效显著。全区各类畜禽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75%以上,未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成功迎接了国家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抽检,完成了省市各项检测任务,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今年10月初,按照区政府《关于开展化子坪、镰刀湾两镇布病净化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们利用30天时间开展此项工作,共检测养殖户625户,完成血检35526份,检出阳性羊子172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阳性检出率为0.48%,达到了国家可控标准。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畜牧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处于疲软状态,大多养殖户(企业)都处于亏损状态,产业发展积极性不高,标准化程度相对低等,制约畜牧业快速发展。二是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强。由于黑萨牧业重资产投入相对较大,准备资金不足,基本处于半停产半生产状态,辐射带动能力十分有限。三是饲草饲料产业化程度低。农民种植的苜蓿、青贮玉米等饲草绝大多数是自产自用,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加工转化率和商品率较低。四是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优质种畜资源不足,养殖户自行引进的种畜,因遗传性能不稳定、品种不纯、系谱混乱,没有起到改良推广的效果。专业的二元杂交繁育场、三元商品羊育肥场数量少,规范化、标准化体系不够健全。五是全产业链发展较薄弱。屠宰、加工、冷链、销售、社会化服务环节薄弱,没有形成养殖、深加工、物流配送一条龙体系。六是养殖用地难以保障。全区找不到一块集中连片200亩以上适合养殖的地块,严重制约畜牧产业发展。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1、集群发展,扩群增量。借鉴唐县经验,推行“小户繁育扩规模、集中育肥提效益”模式,引导千只规模以上的养殖企业和合作社由育繁一体向专业育肥转型,提高专业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引进和培育2个龙头企业推行“龙头企业+专业育肥场+农户”和“龙头企业+营销大户+订单+农户”养殖模式,订单式生产,降低市场风险,增强发展动力。2024年计划,新建2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10个、500只以上的3个、1000只以上的2个;新建5000只以上的专业育肥场2个,打造万只以上的龙头企业1个、万只肉羊养殖专业村2个,肉羊养殖专业镇1个,带动全区500户以上的农户扩规模、建羊舍、养肉羊,推进二元、三元杂交生产,推动肉羊产业转型升级。2、以销促养,做大市场。2024年计划建立活羊交易市场1个,配套完善羊子交易、羊产品营销、电子商务、藏储物流等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拓宽产品营销渠道;适应现代营销模式需求,分类提升羊产品精细化加工和多层次开发。探索羊肉屠宰精细分割、小包装、预冷肉、清真产品、熟食、预制等产品开发,抢占各大批发市场和冷鲜肉专业市场,发挥安塞地椒羊肉独特风味。以“安塞地椒羊肉”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打造企业自主品牌;计划培育2个龙头企业申报注册企业商标,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支持5到10个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在一、二线城市开设“安塞地椒羊肉”品牌形象窗口店。3、盘活旧场,扩大规模。鼓励区域内养殖户恢复利用空撂旧圈,降低基础设施投资成本,2024年计划打造旧圈恢复利用示范点30个;持续推进“25133”养殖模式(养基础母羊200只,配套公羊5只或配备人工授精设施,建青贮窖1座,年出栏300只,收入30万元),引进优质种公羊100只以上,建设10个标准化肉羊育肥示范点,完成300户人工授精示范户推广,杂交基础母羊1.5万只以上,带动区域内肉羊养殖户转变发展观念,推进规模持续扩大。4、健全链条,提升效能。围绕肉羊产业链条生产环节,紧盯各环节领军企业开展定向招商,招引培育2个精细化加工企业,1个熟食加工预制畜产品企业,2个饲料加工企业,1个有机肥加工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强化肉羊产业链各方合作,有效解决前端饲草生产加工、良种繁育短板,中端解决精准生产,提质增效问题,后端解决加工销售、提升产业附加值问题,推动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5、草畜配套,降耗节源。依托国家“粮改饲”项目,大力发展青贮玉米、甜高粱、沙打旺、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推进“粮-经-饲”三元协调发展。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拓展牧草产业发展空间,推进饲草种植、加工向专业化、商品化发展。2024年全区计划种植优质牧草5万亩,其中饲草玉米、甜高粱等一年生牧草4万亩,苜蓿、沙打旺等多年生牧草1万亩,创建1个千亩优质高产牧草示范基地,完成饲草青贮3万吨以上,收储饲草20万吨。6、强化服务,提升技能。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企地合作机制。2024年,继续邀请西农大、黑萨牧业专家定期对我区畜牧业务干部、养殖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培训不少于10期、2000人次以上。7、严格监管,保障安全。按照“安排部署到位、监测消毒到位、检疫监管到位、应急准备到位、宣传指导到位”要求,以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重点,认真做好各类病种强制免疫防控工作,使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全面落实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继续开展私屠滥宰专项整治等工作,建立肉食品可追溯体系,保障全区肉食品质量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