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西咸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西咸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7 09:33
单位名称 西咸新区政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企业及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政务大厅日常管理、进驻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测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
住所 陕西省西咸新区沣泾大道西一路1号西咸大厦
法定代表人 卢向花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7.2万元 22.2万元
网上名称 西咸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政务 从业人数  3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变更法定代表人,2023年8月4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线下政务服务提档增质。一是在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上取得“新成效”。出台《西咸新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大厅运行指导规范》,组织开展基层政务服务场所督导调研60余次,开展街镇政务服务专项考核4次,形成问题台账97项,均已销号清零。今年,北杜、钓台沣润和园等5家便民服务中心(站)获批西安市“15分钟政务服务圈”示范点。二是在落实政务服务便利化上有“新举措”。围绕十大产业园打造8个高标准政务服务驿站,实现“园区事、园区办”。290项事项实现与咸阳市“跨区通办”,累计办件15868人次。针对特殊群体上门帮办服务事项19项,累计上门帮办1.2万件。全区推行“周末不打烊”全科服务新模式,累计接待群众1100余人,办理业务880余件。开展“五进五送”各类活动206次,服务企业106家,服务群众约7000人次。三是在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上实现“新突破”。发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兜底作用,办理业务131件。优化“12345”转办、“电子监察”预警、“好差评”回访工作流程,处置热线工单569件,“电子监察”督办2924件,好评率始终保持99.99%。2.线上综合服务能力持续增强。一是拓展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新业态。上线“秒批秒办”服务专区,集中发布11个部门64项“秒批秒办”服务事项。省“秦务员”APP累计上线可“掌上办”服务事项585项。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套餐151个,累计在线办理1115件。10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业务实现全程网办,全年办理12291件。二是创新助企服务“新模式”。“镐帮手政企通”线上助企服务平台集中发布8大领域惠企奖补政策共368项,平台累计办件2347件,实现与“西安政策通”平台的融合对接,新区惠企奖补政策全量在市级平台上线发布,完成与秦创原秦才云平台业务对接,实现秦创原人才奖励业务“一网通办”。三是推动线上全流程电子化服务形成“新常态”。强化“四电”功能应用支撑,累计制发电子印章312枚,定制电子证照及电子批复文件模板178类、制发2.5万份,支撑不动产权电子证书、住房情况查询等各领域电子印章应用79万次。3.办事群众获得感得到“新提升”。全区推行“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工作模式,公布105项“周末不打烊”事项,累计接待群众1100余人,办理业务880余件;做实做优“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至11月,共办理业务131件。加强问题反馈闭环管理,不断优化“12345”转办、“电子监察”预警、“好差评”回访工作流程,“电子监察”督办2924件,处置热线工单569件,政务服务工作好评率达到99.99%。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2023年9月,根据《关于市级青年文明号命名的决定》市团发〔2023〕4号的文件通知,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成功获得“市级青年文明号”称号;2.根据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市字〔2023〕35号,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被评为2023年西安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进集体;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023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工作存在提升空间。一是对比先进地市,政务服务效能方面应打磨细节,整体提升服务水平;二是还需加大对众多便民利企的政策的宣传力度,从而惠及企业和群众。2024年,一是持续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进一步加强对新区各级政务服务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常态化开展街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调研跟班学习,搭建街镇“一对一”帮扶机制,充分“跑一次没办成”兜底窗口功能,提升全程帮办服务。二是推进“网格化+全帮办”政务服务,探索依托社区网格员开展“网格化+全帮办”政务服务,将政务服务触角前移到村(社区)、下设到网格、延伸到户。三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大厅管理水平及服务效能,落实分片区管理工作制度,充实帮办服务队伍,建立常态化人员培训、轮岗、团建活动机制,持续优化“争先创优”机制,激发工作人员干事创业活力。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分析,查找优化服务、提升效能的薄弱环节。查找政务服务优化、效能提升的薄弱环节,对苗头性、典型性、集中性问题提前研判,有针对性的夯实制度基础,优化服务流程,开展创新服务,实现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不断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难点堵点问题。(二)深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水平。结合基层政务服务工作调研结果,进一步加强对新区各级政务服务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指导,常态化开展街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调研跟班学习,搭建街镇“一对一”帮扶机制,提升新区基层政务服务水平。同时,在巩固现有大厅日常管理举措的同时,充分发挥“跑一次没办成”兜底窗口功能,持续提升全区各级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同时,学习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双十百千”工程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做法和有效制度机制,以便利企业和群众为出发点,全方位推动西咸新区基层政务服务工作稳中向好。(三)建设政务服务体系,强化政务服务效能。抓住每一次好差评评价,珍惜每一次群众投诉,用好“电子监察”预警机制和“好差评”回访等服务监督工具,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总结大厅运行管理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着力构建运行规范、服务规范、体验一致的新区、新城、街镇、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格局。(四)创新思路,强化宣传,扩大西咸政务服务影响力。一是进一步推进一盘棋的宣传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全局干部和各新城、镇街政务服务机构参与宣传工作的积极性。围绕政务服务创新做法,加大与中省市主流媒体沟通对接力度,加强政务服务宣传报道。二是研究创新信息传播和新闻宣传的方式方法,结合宣传信息编排需求,全面升级公众号平台功能,委托第三方机构,设计制作IP形象、MG动画、微信动态表情包等。三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探索采取“抖音”、微视频等形式鲜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角度宣传各项改革便民举措,优化政务服务系统“1+5+19”宣传矩阵,不断扩大西咸政务服务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