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就业服务中心(镇安县创业促就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镇安县创业指导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城乡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服务全县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工作,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输出、劳务派遣、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小额贷款担保就业再就业服务项目。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县河人力资源市场兴隆路6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方运志 | |
开办资金 | 13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9万元 | 39.5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定代表人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镇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39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就业援助力度,有效促进稳岗就业。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30人,占年任务1880人的108%。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04人,占年任务300人的26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90名,占年任务170人的118%。办理《就业创业证》318本。安置公益性岗位311人,兑付岗位工资220.36万元。为252名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兑付社保补贴155.16万元。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594人,兑付岗位工资1200.72万元。(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扩大就业渠道,对标任务保障重点群体,有力促进转移就业。全县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6.61万人,占全年任务5.4万人的122%,其中就近就地转移就业2.5万人,创劳务收入8.8亿元,占全年任务8.5亿元的104%。成功举办两场大型就业招聘会,“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农民工19车次810余人,兑付6860名外出务工的脱贫户、监测户省外交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补贴686万元。(三)创业促就业工作。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推动创业融合发展,全面带动就业。全年打造县级社区工厂10家,苏陕协作社区工厂10家,带动就业31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和监测户劳动力160人,争取浦口区人社局补助资金32万元,兑付县级社区工厂补贴44万元,孵化期内创业孵化基地4家,孵化创业实体165家,带动就业500余人。开展创业培训二期,在铁厂镇开展一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创业培训班2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2人,培训后成功创业10人;在人力资源市场开展一期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2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人。(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以创贷为重要抓手,规范管理服务,切实发挥普惠金融促创业的积极作用。全年审核审批创业申请100户6164万元,其中个体84户1684万元,小微企业16户4480万元。实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户4925万元(其中小微企业14户3655万元,个体63户1270万元),完成市上下达4000万元任务的123%。累计兑付创业担保贷款利息3121574.76元(其中镇安农商银行194.3429万元,镇安邮储银行107.4537万元,长安银行10.3609万元),直接间接带动就业1200多人。(五)苏陕劳务协作工作。不断优化劳务品牌,持续推进浦镇劳务协作,拓展就业渠道。开展苏陕协作“镇安月嫂”培训班6期305人。苏陕劳务协作实现转移就业725人,占全年任务419人的173%,其中脱贫劳动力378人,占全年任务198人的191%;到江苏省转移就业332人,占全年任务100人的332%,其中脱贫劳动力135人,占全年任务80人的169%;省内就近就业31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2人;其他地区转移就业8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51人。(六)中心党建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省市稳就业工作精神。持续围绕“党建领航·红映栗乡”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以“五比五赛”为有力抓手,扎实推进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积极运用县委第二轮巡察整改成果,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以抓党建促业务发展。(七)驻村帮扶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做好驻村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调整工作要求,积极选派单位新调配年轻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并选派两名青年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安排,因地制宜制定了帮扶计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公开承诺事项。组织包户干部入户全力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和百日排查整改提升行动,协助村“两委”做好秦岭山水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经过多方资金争取和努力,顺利完成了村级5.4公里的产业路硬化工程。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1万人,苏陕劳务协作实现转移就业725人;全年开展创业培训两期48人,持续打造“镇安月嫂”劳务品牌,开展苏陕协作“镇安月嫂”培训班6期305人;打造县级社区工厂10家,带动就业316人,孵化创业实体165家,带动就业500余人;成功举办2023年大型就业招聘会,开展线上招聘3场,现场大型招聘会2场,提供就业岗位14820个;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送农民工19车次810余人。2.经济效益:全县劳务经济创收8.8亿元,兑付6860名外出务工的脱贫户、监测户省外交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补贴686万元;安置公益性岗位336人,兑付岗位工资291.84万元,为249名新增就业困难人员兑付社保补贴152.6万元,特设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1594人,兑付岗位工资1200.7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8户4935万元(其中小微企业14户3655万元,个体64户1280万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企业仍存在“招工难”,劳动者因自身条件限制,有就业愿望但又很难通过市场实现就业,招工稳工难度增加。2.业务系统有待完善。秦云就业系统工作人员无法核实申请失业登记人员情况真实性,造成系统中失业率高现象。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就业服务力度,多渠道宣传就业创业政策,为企业和劳动者持续搭建交流互动平台,全力保障企业用工、劳动者充分就业。二是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优化更新业务系统,结合现有信息做好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加强机关党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推进省委“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二是强化政策扶持,多渠道宣传就业创业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社区工厂、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省外转移就业交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补贴等就业创业政策,鼓励企业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就业。三是精准就业帮扶,严格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兜牢就业困难人员的民生底线,用活用好就业创业政策,精准做好就业困难人群的就业援助,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四是加大转移就业力度,通过搭建服务平台,举行招聘会、“点对点”输送、按要求及时兑付交通补贴和一次性求职补贴等服务,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增收,深入推进苏陕劳务协作,加强与南京浦口区联系对接,有效扩大就业渠道。五是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持续优化创业环境,积极参加创业创新大赛,不断深化“镇安月嫂”劳务品牌建设,有序实施“镇安月嫂”培训、SYB创业培训等培训项目,跟进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等融资支持,激发劳动者创业创新动力。六是坚持驻村工作常态化,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实效,结合村情制定2024年帮扶计划,夯实包户干部责任,加大帮扶工作力度,推动产业发展,接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