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未央区> 西安市未央区档案馆

西安市未央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4-04-16 15:53
单位名称 西安市未央区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管利用档案资料,为全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收集、整理、保管档案资料;维护档案资料的完整与安全,档案资料的整理、编目、鉴定、提供利用、抢救保护和销毁;参与编史修志工作;档案宣传教育、学术研究与交流;档案信息化和馆库建设;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二府庄路8号
法定代表人 贾昊
开办资金 12.3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安市未央区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67万元 12.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年内,因人事调整和单位搬迁,按要求变更了单位法定代表人和单位住所地址,全年未发生违法违规等问题。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度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全面强化业务建设。对档案业务自查和上一轮区县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反馈的问题,持续补短板、强弱项。2023年6月,国家档案局来陕检查调研,作为全市唯一实地查看的区县级档案馆,区档案馆顺利完成了迎检工作,赢得了国家档案局领导和省、市档案局的高度认可,获得了区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根据检查调研组反馈的问题和意见,我们定思路、谋举措、找原因、建清单,列出整改措施3项11条,目前8条已落实到位,3条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并将长期坚持。二是优化馆藏档案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开展档案接收欠账“清零”行动,全年共接收文书档案8.5万件,现行文件20件,文书档案目录127册;接收实物档案(印模)94件,脱贫攻坚电子照片1241张、视频15个;接收人代会、党代会音视频20个,接收总量超越过去5年数量之和。创新建立了未央区档案馆名誉馆员制度,聘请1名“名誉馆员”,征集个人捐赠画作、媒体报道文章、多国多地区回信及赠礼等档案51件。三是加快档案数字化转型。继续实施“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战略,积极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移交,2023年共接收并挂接电子档案8.5万件549.29G。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扫描加工馆藏纸质档案2.1万幅,录入目录数据0.2万条;新增“群众路线”专题数据库,数据条目378条,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率达62%。四是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切实加强对区档案馆的日常管理,全面落实“八防”措施,为档案库房147列档案密集架及52组档案柜更换防虫药;做好档案保护抢救工作,共抢救档案409卷,裱糊修复310卷;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及解密,审核1998年度档案1509卷,开放1003卷,联合全区49家全宗单位完成涉密文件登记5922份,提出解密鉴定意见49个;认真抓好数字化加工公司的安全保密监管,强化安全保密事前培训、事中监督、事后验收的全流程覆盖;开展设施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隐患排查,组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桌面推演及实地演练,全面提高档案应急处置执行能力;前往陕西省档案局后库管理处完成馆藏2.6T的档案电子数据异地异质备份,进一步确保了馆藏档案数据安全。五是强化档案服务水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为查档大厅制作安装《便民服务公开栏》标牌和便民服务彩虹条,持续提升查档服务的便捷度、精细度。统一查档服务窗口人员着装、规范服务用语,配备工作牌,提升干部整体形象。依托馆藏资源,把握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持续开展档案查询“四心三办三零”活动,全年接待查档干部群众2801人/次,提供电话查档服务1092次,利用档案2274卷/次,提供土地、婚姻、独生子女证等方面的资料、证明2335份,查档服务满意率100%。连接国家及省、市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受理档案利用申请21条,核查校对1965-2018年婚姻档案数据22.8万条并全部上传至省内民生档案跨馆出证系统,实现全馆婚姻档案“网上申请、就近查档、跨馆出证”。六是加大档案宣传力度。以“6·9”国际档案日、“9·5”《档案法》颁布纪念日和“12·4”国家宪法日为契机,举办档案展览和宣传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千余份,宣传活动获媒体报道6次。聚焦广大社区居民新时代档案需求,在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档案咨询服务的基础上,科普了家庭档案制作,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活动效果良好。七是开展档案编研利用。把档案编研作为档案利用和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有力抓手,编写了《西安市未央区政府机构改革文件汇编》。立足查档服务实效,编写了档案利用效果实例10篇,其中3篇获《西安档案》刊登。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区档案馆新馆所处地块的土地情况较为复杂,无法正常办理立项、竣工验收和功能验收相关手续。二是由于目前档案馆库存在挤占情况,一定程度影响后续档案接收及存放工作。三、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夯实档案业务基础。积极开展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和国家档案局检查调研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补齐短板弱项,为新一轮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做好准备。二是优化档案资源结构。持续加大档案接收力度,做好新一轮机构改革单位档案的接收工作;扩大名誉馆员制度的宣传范围,重点做好对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特色档案的接收征集。三是加快档案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大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力度,提高馆藏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比例,加快档案数字馆建设。四是提高档案利用质量。持续优化查档服务,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提供支持;加大档案编研力度,利用馆藏资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资政参考;深挖档案资源,紧扣“6·9”“9·5”“12·4”等关键节点,组织好档案宣传活动。五是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档案安全防护设施,做好档案抢救和保护工作,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持续开展档案开放审核和解密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