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埝城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大荔县东七埝城村 | |
法定代表人 | 李新龙 | |
开办资金 | 6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55.12万元 | 954.5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6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大荔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教师队伍建设情况:针对以前的规章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年来,我校持续优化、修订《教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教学质量奖惩方案》、《教师评优评先方案》等规章制度,使其更加合理公正、导向性强。并将所有考核结果运用到教师职称评审、评优树模、教师聘任中来,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工作瓶颈,用机制创造公平,激励全体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在教师梯队培养中,我校一是通过开展“青蓝结对工程”,以老带新、师徒共进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二是走出去学习和请进来提升相结合,选派教师参加县域外培训活动,通过跟岗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邀请专家、名师来校浸入式培训。自2月份以来,我校先后选派教师16人次赴西安参加“名师之路”学科、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选派柴琼等4名市县教能赴北京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培训;贾小云等4名学科骨干赴宝鸡市高新区第二小学跟岗学习;选派杨雪婷老师赴汉中龙岗中学参加国培骨干教师跟岗培训;选派宋娜等10名教师赴西安灞桥区东城第一小学观摩学习,一学期累计县域外学习42人次;三是全力推动教师读书学习活动,我校本学期成立了“海棠书院”,每周五全干会前,由两名教师进行读书分享,制定了《校委会领学制度》,每周四校委会由各成员轮流领学,现已形成惯例,坚持至今;学校为教师推荐配发《家常课十讲》、《华应龙化错教育》、《我怎样教语文》、《灵动课堂》等图书,为班主任配发《一线带班》、《点评班主任精彩案例100个》,为中层领导配发《好的教育》图书,全校上下形成良好读书风气,培养教师坚持读书学习的习惯。(2)教育教学开展情况:一年来,学校始终平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课堂常规、学生评价两个小切口入手,大胆探索,稳步前进。一是完善修订并扎实落实前期制定的《埝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让教师在上课、备课、作业布置批阅、学科作业评价、课后服务等工作中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二是本学期探索实行“10+2+10”微课程,鼓励学生早读10分钟大声朗读、课前2分钟才艺展示、10分钟规范书写。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和摸索,学生沟通交流更加自信了、回答问题更加积极了,整体风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年来,我校通过“硬笔书法比赛”,纠正学生不良书写的习惯;通过“查字典比赛”,培养学生随手查字典的好习惯,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通过开展师生“共读共写”读书活动,师生共同读书,共同成长;依托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开设非洲鼓、合唱、书法、篮球、舞蹈、机器人编程、绘画等27个兴趣班,充分满足学生个性需求,让校园成为学生展现特长、个性发展的乐园。“走进学科文化剧场”展演活动,师将学科知识和生活小场景、历史小故事、童话故事等完美融合,让学生穿越时空,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说、唱、跳、演的形式,在现实情境中感知学科知识。“劳动教育周”通过“五个一”系列劳动实践活动:即一次劳动教育示范课观摩;一次烘焙工作坊实践;一次农耕劳作体验;一次劳动技能大赛;一次劳动实践优秀作品评选。活动周结束后全校评选出32名“劳动之星”。“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初心如炬、征程如虹、未来可期、毕业季、闭幕五个篇章充分展示了我校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均衡发展的教育成果。展现了我校师生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3)改善办学条件情况:一年来,学校坚持“节约办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经费使用原则,依据“三重一大”议事流程,经支部委员会、校委会研究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56余万元,对学校操场进行升级改造,铺设塑胶跑道1200㎡、新建标准化硅皮油篮球场一个;投入资金4万余元对正德楼、尚德楼楼道进行了重新铺装改造;投入资金5万余元为新任教师添置办公桌凳11套,办公电脑9套;投入资金4万余元为明德楼改造教师办公室2个;依托“省级平安校园创建”,累计投入资金11万余元,对24个教室内文化墙进行了翻新改造,为尚德楼、正德楼、东办公楼走廊上增设传统文化展板;扩容校园安防监控系统。极大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师生打造舒适、优质的工作学习环境。(4)家校合育工作情况:1.开展家庭教育培训辅导3次,解读政策,指导家长科学进行家庭教育,让家长会教育;开展家长大讲堂活动两次,让素质高、有热情、家庭教育有成效的家长分享育人经验,唤醒更多家长参与教育。2.通过举办食堂参观、家长陪餐、护学岗等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并参与学校管理,让家长学会教育。(5)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一年来,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以打造“师生平安、食品健康、环境整洁的美丽校园”为目标,一是从垃圾不落地、垃圾日产日清、文明办公室评选等方面,全面落实校园净化、绿化和美化;二是每天利用早读前危险品排查、班会晨会安全教育、电子屏宣传、各种安全演练等形式,全面落实校园安全管理标准化,把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欺凌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渗透到学生在校学习的各个环节,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落实安全隐患三级排查制度,班主任天天查,分管领导常态查,校长每周亲自查,建立台账,跟踪销号,留好影像资料;三是通过学生食堂开放日、每周一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主动邀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定期检查指导等措施,全面落实学校食堂管理精细化,让师生吃得健康、吃得放心。二、取得的社会效益情况: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实施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整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和教师个人取得各级各类荣誉:1.新任教师李朵、杨雪婷、高康康等快速成长,在短时间内成为学科骨干。李朵老师荣获“市级教学能手”、柴琼老师荣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杨雪婷老师被评为“县级思政标兵”;张丹、丁丽敏老师荣获“教学质量突出贡献先进个人”;我校3个学科9个年级备课组在“深度学习下大单元教学设计竞赛”中获奖。2.五月份我校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经验在省市媒体宣传推广。3.在全县“劳动技能大赛”中,我校五年级杨可欣同学荣获“劳动小能手”称号。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教学常规落实还要再完善,教育教学在精细化管理上还要再下功夫,立足课堂,围绕课堂,以课堂为核心,从课堂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打造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二是自身学习能力还要再提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加强学习,提升管校、治校能力。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引领者转变,要以成就师生、服务师生为己任,要在学校办学目标确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挖掘活动育人内涵、家校合作育人等方面不断加强和提升。2.整改措施:一是继续开足、开齐、上好国家课程,特别是体、音、美、劳动等课程。推进思政课建设、读本进课堂,让教师会上能上好,学生喜欢上有收获。为学生减负、全面发展。二是丰富德育教育内涵,实施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紧紧围绕传统节日、常规教育,以培养好习惯、涵养好品质、锻炼好身体为目标,由碎片化向序列化发展,逐步探索指向育人的德育课程体系,形成我校德育工作亮点。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今后学校的整体发展工作思路是:拓宽视野、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再学习再提升。依托集团化办学和“三名+”建设,培养出一批具有优良作风、扎实学识、教学能力精湛的骨干教师团队。2.转变管理理念、提升领导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为学校发展再赋能。把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团队治理能力双提升作为当前我校阶段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3.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突破口,对现有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争取在短时间内编制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下一步将集团校和教研室名师工作室的资源和力量,培养本校的各学科核心梯队,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师资力量良性循环。4.“以人为本、多元文化和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构建正在逐步完善中,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创建要在质量和数量上双管齐下。总之,在今后工作中,我校决心带领全体教师团结拼搏、克服困难,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管理,重担当,重作为,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教育。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