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政府采购中心

宝鸡市渭滨区政府采购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6 15:07
单位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政府采购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政府采购提供保障。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大额物品采购。
住所 宝鸡市新建路中段80号
法定代表人 王军
开办资金 2.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宝鸡市渭滨区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5万元 1.89万元
网上名称 宝鸡市渭滨区政府采购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强化服务,高效完成政府采购任务。2023年采购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继续以服务政府工作为中心,以规范采购行为为重点,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依法采购、优质服务、规范操作、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全方位拓展和提升政府采购能力和技术,着力培育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环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做好全区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服务,完成了各项采购任务。加强政府采购入场交易,做到了“应进必进”。组织制定采购方案和招标采购活动,根据中标结果通知中标人按时履约供货。进一步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我区政府集中采购项目全部进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做到了场外无交易。实施政府采购电子化,推进政府采购改革。继续以“互联网+政府采购”为抓手,在市采购中心指导下,依托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组织实施了我区第一个“不见面开标”采购项目,实现“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线上开评标”。(四)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落实“放、管、服”工作。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促进政府采购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等文件精神,全面清理和优化了政府采购领域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1.免费提供招标文件。2.免收投标保证金。货物和服务不收取质量保证金,履约保证金不得超过合同的5%。(五)提高思想认识,风险防控进一步筑牢。1.作为政府集中采购的执行机构,采购中心着力源头防腐,紧紧围绕规范二字,中心人员坚持依法采购,认真执行廉政纪律,对于网上出现的热点采购事件,深刻分析原因,汲取教训,以案为鉴,提高拒腐防变意识和能力。2.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六)在指定媒体上及时发布采购信息,受理供应商的咨询和质疑,参与处理采购投诉、争议和纠纷,承担集中采购活动中的相关法律责任;(七)加强政府采购合同的管理,对采购人及供应商的履约情况监督指导。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全年我中心组织采购103次,采购金额1023万,节支率12%。落实了采购政策,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二)组织实施了我区第一个“不见面开标”采购项目,实现“文件无纸化、标书在线传、线上开评标”,工作便捷化,采购效率再提升;投标无纸化,参与成本再降低;过程全留痕,采购活动更透明的目标,拓宽了政府采购渠道,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营造了公开透明的竞争环境,保障了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权利,减轻了企业负担,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三)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份额提高到40%以上,其中小微企业比例不低于70%。小微企业价格评审优惠幅度由6%-10%提高到10%-20%。进一步加大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四)从管理制度化、程序规范化、文书标准化、工作“阳光化”、手段电子化等五个方面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建立了政府采购执行环节公正、透明、规范、高效的“阳光采购”运行机制。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近两年,政府采购处在改革期,各类法规政策变更层出不穷,尤其是双平台运行以来,我们在吸收消化上还不够及时,实际运用不够灵活。(二)改进措施:学好吃透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严格按照采购政策,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四、2024年工作计划学好吃透政府采购政策,落实各项法律法规。继续探索政府采购效果评价体系,对集采项目实行回访和复核检查,确保集采项目质量再上新台阶。(二)2024年完全履行政府集中采购职能,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纪律,落实国家省市区政府采购政策,完善全流程电子化采购工作,积极探索远程异地评标,“不见面交易”新模式,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