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未央区> 西安市第七十六中学

西安市第七十六中学

发布时间: 2024-04-16 14:46
单位名称 西安市第七十六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住所 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办事处讲武殿村
法定代表人 魏海峰
开办资金 277.7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未央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79.07万元 244.8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3年12月对法定代表人进行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业务活动:(一)以管理为核心,以创新为驱动,激发教师活力,引领学生发展:1.完善办学思想和理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立“素养课堂,书香致远”的办学理念,确立“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博学、雅正”的校训。通过推进素养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落实双减增效的要求,通过创新课后服务形式,把提升教学质量放在学校发展首要位置。2.完善管理制度体系。学校借鉴现代教育管理制度,修订了教师职评量化积分方案,改革了教师质量考核管理办法,完善了教师激励奖励机制,让每一位老师在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下发挥才干,从而充分激发教师内驱力。3.开展校风提升整治行动。通过开展学生纪律“六严查”专项整治和“学风三提升”春风行动,学生有了敬畏感 ,有了纪律性,学生的课间文明、精神状态、学习效率均得到很大的提升,校风、学风的持续向好,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4.构建素养课堂课程体系和博雅教育管理模式。学校探索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育人方式改革,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精细化管理,推动课堂革命,创新教学方式。目标晨读开启美好一天,激情跑操激扬学生斗志,课桌手势操让指尖律动舞出精彩,午间静校管理让学生更自律,丰富的社团活动让校园生活更加多彩,针对性的课后服务让学生成绩提升更有保证。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环境建设以“汉雅”为文化基点,营造“汉雅”文化氛围,从而达到环境育人,春风化雨,启智润心;积极推动校本课程建设,如汉雅之德育课程、拓展课程、社团课程和体验课程等。举办了2023年度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经典诵读、赴蒲城进行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小葵花爱心集市活动、2023届向中考出发启航大会、书香校园建设系列活动等活动,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二)以质量为中心,以双减为抓手,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1.强化班子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学校围绕未央高质量发展“1615”计划,打造锻炼班子成员,校长带领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认真领会其要义,对质量提升的每项工作合理规划、科学施策、细化分包、明确责任、督促落实,使学校的管理提升和质量提升工作井然有序。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自觉性。通过学生评教、家长评教、同行互评,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查力度,整顿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实行师德规范一票否决制,经过努力,形成了一支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为人师表、和谐凝聚的教师队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3.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学校依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完善《中学班级管理月考评方案》《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组织骨干教师及班主任前往南京参观学习,开阔了班主任的眼界,提高了班主任工作能力。深入班级进行《教育教学问卷调查表》调查,并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家长座谈会,探讨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并改进相关工作。4.强化教师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培训、课堂教学改革、班主任论坛、校园安全等学习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完善“青蓝工程”制度,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帮助青年教师的提升教育教学能水平。5.抓好教学常规,加强质量检测。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围绕质量提升,学校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生进行潜能测试;注重监测成绩分析、强化措施的改进;狠抓“临界生”的转化,做好临界生的成长记录;强化教师对中考试题的研究,把握试题的考察动向。6.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学是教研的前提和基础条件,教研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层次的关键。我们本着“向教研要质量、以教研促发展”的理念,积极鼓励教师投身学科课题研究工作。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未央区全职级赛教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中考真题练习、考核、评价、分析系列活动,推动一线教师对中考试题、中考方向的关注,引导教师对中考考点、考题意图、答题技巧等进行探究学习。(三)以德育为亮点,以体验为抓手,丰富校园活动,提升育人特色:1.拓展教育阵地,营造校园文化。我们充分发挥班级黑板报、校园宣传橱窗等的宣传功能,先后举办了《安全与我同行》、《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欢庆国庆》等主题班会及板报评比,营造了浓郁的思想进行教育氛围。2.组织学生观看2023年的开学第一课、少先队主题队课、天宫课堂等集体课程,并通过讨论、写观后感等形式,让学生感知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帮助广大青少年养成诚实守信、孝敬感恩、团结友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3.开展“明身份守纪律”系列主题活动。通过“佩戴红领巾”、“团员亮身份”、“主题晨会”等系列活动,让亮身份明使命思想深入人心,从学校延展到家庭,从而在社会上开出圣洁之花。4.开展“我们的传统节日进校园”、“小葵花爱心集市”、“汉文化---校园宣讲团”、“清廉学校创建系列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充实校园文化生活,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四)以安全为重点,以督查为抓手,整改安全隐患,打造平安校园:1.加强日常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日常工作中,我们狠抓对校园老旧、有隐患的设施维护和防范,做到及时发现、合理规划、立即消除、不留死角,确保师生在校安全。学校对食堂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监督,严格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严密防范食源性疾病,坚决守住校园食品安全底线。2.完善管理机制,健全相关制度。学校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健全相关制度,注重安全知识宣传和防护力度。坚持每月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持依法治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营造健康晴朗的发展氛围。3.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安全意识。认真开展每月一次的防践踏、防火、传染病预防、“禁毒+反诈”等安全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安生防范意识和能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吴嘉鑫同学荣获第十七届“西安市优秀中学生”称号。2.王若溪等6位同学荣获2023年西安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3.刘子嫣同学荣获2023年度未央区十佳中学生称号。4.韩婷羽、狄彩云、张金燕等15位同学在2023年未央区“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征文活动分获一、二、三等奖。5.张睿欣、马文茜刘玉婷同学在第38届未央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二等奖。6.“唱响新时代”获未央区中小学“阳光下成长”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三等奖。7.张金花老师荣获“西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8.王艳芳、王薇、康迪、吴申虎等4位教师获得未央区教学能手称号。9.王艳芳、王红花老师被未央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10.陈雅娟、王立操老师在2023年未央区“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主题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11.陈雅娟老师在2023年未央区“玫瑰书香 悦读阅美”女职工读书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12.赵增奇老师的《知敬畏守规矩》和王薇老师的《党规党纪伴我心》在未央区教育系统开展的“党规党纪伴我行”主题征文活动中获得优秀奖。13.康迪、何燕老师的省、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一)存在问题:1.校本研修及教研工作氛围不浓厚、形式单一,针对“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深度、系统培训不够。2.课堂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创新不足。3.过程性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师评价、奖励机制不完善,部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二)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1.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深化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2.从学校、教师、学生、家庭四个维度扎实开展博雅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实施评价,构建课程体系,提升办学品位。3.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