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米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镇安县米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4-04-16 14:37
单位名称 镇安县米粮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三农”。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动植物防疫和监管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等工作;开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合作经营、土地流转等农村工作;开展农牧、水利、林业综合服务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米粮镇八一村一组
法定代表人 程裕森
开办资金 3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米粮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0万元 18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米粮镇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狠抓农业技术服务和各项惠农政策落实,严格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总结如下: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0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吃透用好上级的产业发展政策,落实好产业基地扶持资金、扶贫工厂专项资金,动员、鼓励养殖产业大户、合作社和企业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二是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指导广大农户推广使用良种、配方施肥、病虫害科学防治技术;打造玉米大豆马铃薯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四个400亩,带动群众落实带状复合种植面积6000余亩,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三是积极落实上级政策要求,于我镇红卫、光明、清泉、树坪打造小麦高产示范点四个共600亩,带领农民实现高产高效种植;四是积极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牛羊布病防控监测,充分发挥镇、村干部及脱贫攻坚“四支队伍”作用,广泛动员,积极配合,全面排查牛羊布病,落实排查日报告制度,全年共采集牛血清728份,羊血样942份;五是高度重视林业生产工作。积极落实核桃、板栗等经济林建园、科管和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有效提升林业产业经济效益;以松材线虫病防治为主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林业生产安全;加强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等执法工作,为林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保驾护航;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保证林业生产安全。六是积极推进食用菌发展。2023年我镇共有6个村大力发展食用菌项目,全年共完成木耳、香菇54.9395万袋,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增加了农户收入。七是狠抓烤烟产业落实,全年共发展烤烟种植8000亩,创造经济效益3500余万元。(二)常态化开展水务工作。一是常态化排查整改,进行供水工程排查,水源地清理整改等;二是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对日常发现问题,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协同天地源镇村供水公司对水管员全面考核培训;四是配合县局完成对损毁河堤勘察上报(如三棵树、清泉村等处)并部分完成修复。(三)有序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在当前以脱贫攻坚工作为统领的农村工作形势下,我站全体职工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认真配合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按照工作职责,为上级组织决策发挥职能作用,确保我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能够有效衔接。持续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户工作,年度新增监测对象6户14人,新增风险消除标注4户12人。二是紧盯基本保障,年度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及低收入家庭人口参保率100%;安全饮水达标率100%,年度51户土坯房改造和6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全镇1416名学生均在校就读,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四)落实耕地保护工作。2023年米粮镇共计耕地保护目标及“十三五”缺口恢复任务2906.42亩,累计完成整治2634.3亩,截止12月1日,已通过举证1695.91亩,其中A类图斑累计整治857.3亩,已通过举证551.8亩。全面整治耕地非粮化,按期完成月明村三个耕地非粮化图斑整治工作。(五)大力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为进一步实现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目标,我镇聚众合力,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发展理念,制定“消除薄弱村2个、新增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2个”发展目标,持续巩固村集体经济工作优异成果。共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04.8232万元,村均16.93万元。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集体经济强村数量2个,其中界河村年收入53.9万元、树坪村年收入50.6万元,已全部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下村。开展村“两委”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对所反馈的六类二十一个问题,我镇安排专人负责,认真研判,积极整改销号。同时并线开展村集体经济合同“三化”整治工作,将所清收的973份合同登记建档、录入小程序,对农业局反馈的72份问题合同逐一整改销号。(六)山水乡村建设及厕所改造工作。严格按照“六清六治”的要求,在“六无”的基础上,打造“六美”山水乡村,共完成市级示范村创建3个,其中旅游乡村联盟村、宜居乡村红卫村、康养乡村清泉村。全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整治道路环境697.6公里,累计整治河道沟渠231.5公里、累计发动群众投劳投工1435人次,新建小广场6处,完成公厕建设18座,户厕改造通过验收613座。(七)综合业务工作齐推并进。一是维护现行土地政策,完善土地承包遗留问题的处理和后续工作,为土地流转工作提供服务,以促进产业发展;二是落实上级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履行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责;三是配合市场管理等相关部门综合执法,监督农民负担,维持农资市场经营秩序;四是完成宅基地审批100户,下发停工整改通知15份,化解宅基地矛盾纠纷8起;五是全面完成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业务工作。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是各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使得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能够提高农户收入;二是落实各项政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幸福指数。2.经济效益:2023年,落实烤烟8000亩,养蚕846张,食用菌种植55.1308万袋。畜牧猪、牛、羊、鸡饲养量分别达4329头、740头、1966只、15196只。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商品林)涉及农户达7883户28132人,兑现补助资金面积52260亩,金额836160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公益林)涉及农户达7882户27118人,兑现补助资金面积118772亩,金额564167元。贫困户中药材补助兑现,受益183户713人,兑现补助面积518亩,资金207200元。年度地力补贴兑付8065户,补贴面积41435.57亩,每亩补贴标准60元,共计补贴金额2486134.2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补贴17个村,115个组,享受补贴6536户,补贴面积45048.9亩,每亩补贴标准7元,共计补贴金额315342.3元。其中小麦补贴面积8057.5亩,补贴金额56402.5元,春玉米补贴面积20189.9亩,补贴金额141329.3元,马铃薯补贴面积16801.5亩,补贴金额117610.5元。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专业技术干部的专业知识还有不足之处,在实地操作时,专业指导性不够;二是对各种改革制度学习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五、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单位职工通过网络和学习相关资料等方式,加强畜牧专业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畜牧专业技术的认知水平。对接县畜牧业务部门下派专业人员指导和对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对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专业水平。二是请县农业农村局业务部门对我镇小麦高产示范田工作予以指导,组织镇村干部加强学习,确保充分理解相关政策,及时完成示范田建设。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全面服从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认真学习上级下发的产业发展方面的各项扶持政策,以产业为中心发展经济,推动农民进步,增加全年收入。我镇主要以烤烟、香菇、木耳、蚕桑为主导产业,同时也紧抓畜牧、药材种植、核桃板栗等产业。增强农机干部的专业知识学习,增加实践经验,深入指导各项产业发展,狠抓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运用,做好玉米大豆马铃薯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技术推广,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同时抓好粮食直补、种粮补贴、农机具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惠农政策落实;指导村两委稳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各项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2.巩固好脱贫成果,并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落实扶贫开发项目。着力落实集中移民搬迁安置点扶贫工厂等就业项目、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农户产业发展技术支持等措施,有效提升人居环境,打造适宜群众居住的美丽乡村。3.按照单位设立登记的服务宗旨和业务范围,及时完成上级各级主管部门交办的业务工作任务,综合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确保单位职责全面履行到位,取得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