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全面整合公共资源,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整体设计、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福利彩票大楼十二楼 | |
法定代表人 | 兰曦 | |
开办资金 | 9.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安市安塞区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万元 | 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区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今年以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聚焦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力推动文明培育提标扩面、文明实践提速进位、文明创建提质增效,使常规工作得以创新,重点工作得以突破。一是坚持示范引领,文明培育不断走深走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三融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42场次。选树各类道德典型,推荐选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各级各类先进典型275余名。深化乡风文明建设,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75户,“好婆婆、好媳妇”453人。高桥镇南沟村入选陕西省“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二是坚持同步发力,文明实践更加精准精细。深化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理论宣讲310场次。做响文明实践项目品牌,创新打造了“暑期小小志愿者”“四点半课堂”“政策小喇叭”“思源生日会”“百人宣讲到村户”“向阳花爱心驿站”等特色品牌项目。壮大志愿服务力量,规范志愿者注册管理,目前全区注册志愿者达到1万余人,志愿服务队伍192支,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28个。沿河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入选陕西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三是坚持全域覆盖,文明创建得到了提质增效。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十大专项整治”,推动环境卫生、乱堆乱放等234宗热点、难点民生问题持续解决。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广泛开展“文明餐桌”“车让人、人守规”文明交通行动、文和文明旅游、文明上网等文明实践活动236场次。对市区两级督查通报反馈的346个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动态销号,已全部整改完成。连续五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县区荣誉称号。二、取得主要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培育和提升市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的文明程度。三、存在问题一是常态长效文明创建运行机制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二是文明实践经验总结、提炼、推介还不充分,活动项目策划少、品牌效应没有凸显出来;三是志愿服务方式方法不灵活,活动开展少;四是文明行动开展不够深入,缺乏创新,形式比较单一。五是推动移风易俗机制体制综合运用不够、破解的措施和方法少,宣传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1、统筹文明培育一是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六进”“三融入”。结合我区具体实际,在推广优化“鼓乡文明课堂”“五进课堂”“小小讲解员”“文化文艺小课堂”等实践模式的基础上,拓展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模式,深入开展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等系列主题教育宣讲下基层活动。二是持续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行动,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持续推动《延安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贯彻落实。三是持续深化移风易俗,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探索完善“乡风文明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机制,以倡导婚事新办、厚养薄葬为着力点,开展农村社会风气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的方式,确定11个“先行示范村”梯次推进。四是持续深化先进典型培育。建立健全培育、选树、宣传、褒奖全链条工作机制,年度培育推荐1至3名中国好人、5至8名陕西好人、20名延安模范。组织镇(街)、各部门行业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先进典型创评活动,推动“先进典型”由个人向家庭拓展、个体向群体延伸、单位向行业辐射,让不同行业、不同群体学有榜样、干有目标。2、拓展文明实践一是各镇(街)要高标准推进文明实践所站阵地、队伍、活动、项目、机制“五有”建设,实现辖区内所站建设全覆盖,确保每个所站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每年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不少于2个。擦亮叫响“张思德文明服务+”活动品牌,规范队伍建设管理和实践活动流程。在“政策小喇叭”“向阳花爱心驿站”“习语广播室”等文明实践活动项目的基础上,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策划实施一批接地气、能落实、可操作的实践项目和载体,努力打造有特色、可复制、能推广的“安塞模式”,争创全国文明实践阵地“百千万”示范项目和全省文明实践“十百千”项目。二是拓展文明实践活动场所,在居民聚集区、窗口单位、农村集市等公共场所建设一批文明实践点、文明实践基地、文明实践广场。三是加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及各类专业化志愿服务支队建设,动员更多“五老人员”、专业人士、退役军人、民营企业家、典型人物、新乡贤等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推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项目化运作,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四是以“新时代新征程新生活”为主题,围绕“学《条例》树新风”“学精神续血脉”“学雷锋讲奉献”“学先进争一流”等专题,策划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推动月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文明理念,促进文明行为养成。3、深化文明创建一是不断深化“十项专项整治”,持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加大创建重点问题、薄弱环节和随机点位动态管理督导力度。二是以“深化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为重心,实施“美丽乡村文明家园”“一街一榜”(乡风文明一条街、道德楷模榜)等“十个一”规范化建设,每个镇(街至少)打造1个区级示范样板村。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活动,将“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表彰与“新民风”建设、乡村振兴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相结合,充分挖掘其时代内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三是条块结合,深化行业系统创建,推动文明行业系统创建形成规模声势,打造文明行业系统。四是组织开展文明家庭典型事迹宣传,推广好家风好家训,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五是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红色基因文化建设,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等主题实践活动。加强社会环境建设,管好用好区级乡村少年宫。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