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

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6 09:49
单位名称 镇安县畜牧兽医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保障管理。主要开展全县动物疫病防控、畜牧技术推广、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品种改良、项目实施、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市场信息监测工作。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事处庙巷66-5号
法定代表人 罗海波
开办资金 1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7.17万元 675.5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畜牧兽医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局的领导下,市畜牧兽医中心领导下,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的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认真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业务活动。(一)年度工作任务全面达标1.做好稳产保供,畜牧产业健康稳定发展(1)生猪生产产能稳步增长。到12月底,全县猪存栏达到8.31万头,出栏达到13.52万头,实现产值2.3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2%;生猪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500元。(2)产业布局区域调整合理。按照“做强肉猪、做优牛羊、发展水产、提升家禽产业”的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健全产业体系,着力推动良繁体系、标准化养殖、优质饲草料基地、动物防疫体系4个关键环节提档升级,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打造一批养殖重点镇。(3)特色产业集群逐渐扩大。扎实推进肉羊改良工作,引进湖羊50只。稳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扩大规模、延展链条、培育品牌、拓宽市场、提升效益。2.突出转型升级,全产业链逐步有序开发(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产业奖补。2016-2022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千百万”产业扶持管理办法》《白山羊养殖保险扶持办法》《关于加快陕南白山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产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三十条措施》《镇安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扶持办法》等八项畜禽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累计向畜牧产业投入资金7400余万元,其中投入扶贫衔接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5257.535万元,金融部门投放金融贷款1.2亿余元,点对点推动用地、环保、财政、金融等已有政策落地。(2)强化市场主体培育,优化发展格局。坚持“外导内育、扶强扶优”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产业规模提升能力增强。布局建设标准化养殖场23个,适度养殖场44个,养殖大户228个,其中部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省级2个、市级21个。全县新增产能552458头(只、箱),其中新增猪51266头、牛5427头、羊27734只、禽463331羽、蜂4700箱,惠及39254户141314人受益,实现“两类户”人均增收800元,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验收合格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4%。(3)积极推进加工延链,加强品牌建设。镇安鸡蛋入选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从籍籍无名的“好吃的镇安腊肉”,到远近闻名的“牛舒舒”、“秦侯酱相”、“卤侯酱相”、“伊兰妹妹”、“晖腾晖哥”等知名商标,让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3.稳推疫病净化,牛羊布病无疫区创建进展顺利(1)加强动物疫病净化场创建。启动了瑞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岭南牛保种场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和勤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阶段采样监测工作,共采样123头份,其中,瑞丰牛场全群采样70头份,勤丰猪场抽样检测53头份。(2)全力推进布病无疫区创建。全县共计采样12613份,其中,牛5016份,羊7597份,经实验室检测,全为阴性。同时,扎实开展了调运监管、宣传干预、技术培训、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中国动卫中心及省市业务主管部门领导对我县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4.紧盯关键环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逐步提高(1)从严落实疫情管理。一是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落实关键措施,堵塞防控漏洞,最大限度降低非洲猪瘟发生风险。二是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督促落实封闭饲养、全进全出等饲养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养猪场户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全面切断病毒传播链条;三是扎实开展了“大清洗、大消毒”活动,最大限度消除疫情风险隐患。(2)动物免疫面广、免疫率高。扎实搞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春秋两防疫工作顺利通过省市检查验收,截止十月底,全县猪、牛、羊、禽存栏量分别为:9.64万头、1.16万头、5.85万只、46.85万只,猪、牛、羊口蹄疫免疫分别为9.46万头、1.13万头、5.77万只,猪瘟免疫9.46万头,羊小反刍兽疫免疫0.96万只,除“四不打”外,猪、牛、羊口蹄疫、猪瘟和小反刍兽疫免疫率全部达到100%;禽流感免疫46.85万只,密度达到100%;同时,鸡新城疫接种10万只,狂犬病免疫0.135万只份,猪蓝耳病免疫1.32万头。猪、牛、羊分别挂标9.46万头、1.13万头、5.77万只,挂标率分别达到100%。全县建立免疫档案300余册,猪、牛、羊、禽免疫建档率全部达到100%。抗体检测血样正在采集中,检测工作即将有序展开。(3)人畜共患病防控行动快、进展好。一是进一步加强了部门协作,强化联防联控,认真落实布病、狂犬病、结核病、炭疽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的各项防控措施。目前我县无布病、狂犬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病例报告,确保了公共卫生安全。(4)规模养殖场户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工作推进顺利。今年我县继续推行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严格执行省、市相关政策,通过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场户申请、县局审核、日常监管、补助申报等环节,扎扎实实开展了此项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023年,全县申请“先打后补”规模场户9个,其中,养猪场5个,养鸡场3个,羊场1个。经严格审核,有7个规模养殖场户达到补助要求,全县共申请补助资金33589.7元。(5)经费保障有力,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县财政全年预算动物疫病防控经费66.6万元,其中:村级防疫员工作补贴41.6万元、防疫物资及工作经费10万元、免疫死亡补偿10万元、实验室工作经费5万元。目前,我县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完全能够满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5.狠抓质量安全,绿色发展水平有效提升(1)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到位。一是饲料监管实。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饲料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的学习、宣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及养殖场户守法意识,增强依法生产经营和使用安全饲料的自觉性。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和不良信用记录档案,层层建立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把监管责任落到了实处。二是兽药监管严。严格执行兽药GSP相关规定,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合理划分区域,对辖区内兽药经营者进行全面排查;对兽药经营者进行不定期检查督导,查看经营企业人员资质,设施、设备、库房是否符合标准,职责、制度是否落实,各项记录填写是否规范,库房内是否存在失效或违禁夸大疗效的兽药药品,药品是否按要求摆放,是否张贴“规范”要求的公示牌及监督电话;对存在问题的经营企业要求其立即整改,对拒不配合的报相关部门责令关停。(2)持续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效果明显。一是全面落实《镇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管,全面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责任,提升病死畜禽处理的规范化水平。二是扎实开展了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对禁养区关闭的养殖场户集中开展了整改回头望,及时处置了环保信访案件的查处整改,治理了农村散养户粪便露天堆放和污水直排问题,全县养殖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通过资金扶持、产业指导、技术培训、疫病防控、养殖环境治理等工作的开展,加快了了全县畜牧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有效的保障了全县畜产品质量安全和极大的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二)经济效益:全县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8.31万头、1.14万头、10.13万只和69.15万只;出栏猪、牛、羊、禽分别达到13.52万头、0.41万头、7.72万只和33.11万只;完成肉类总产量1.553万吨,禽蛋产量0.56万吨,各项生产同比全面增长,所有指标全面完成年度计划。四、存在问题和不足一是我县畜牧产业规模化程度低,产业缺乏知名龙头企业和规模化养殖场的有效引领和承载,社会散养的产业发展主流面还未得到彻底扭转。二是政府用于扶持新型产业主体培育和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不稳定,加上融资困难,导致产业主体的发展信心和积极性不足。三是养殖成本高、市场价格低,加之今年粮食价格高涨,生猪、鸡蛋价格下降,牛羊价格回落明显,规模养殖场治污成本加大,规模养殖亏损较为普遍规模养殖比例下降。五、整改措施一是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养殖;二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益;三是加强粪污新技术推广和监管。六、下一步打算(一)继续做好生猪产业的稳产保供,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保护生产生产基础。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草食畜牧业,着重支持适度规模养殖,提高养殖效益。(二)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建设畜牧产业重大项目,从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加大对畜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升生物安全和环保水平,增强企业实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强化技术服务,确保畜牧产业从业者掌握养殖技术和管理技术,从新技术上要效益,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四)继续加强饲料、兽药的监管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好消费者身体健康。(五)全力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一是积极创建国家级牛羊布病无疫区,争取顺利通过国家动卫中心验收。二是抓好非洲猪瘟和人畜共患病防控,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防疫员技术培训、动物防疫信息化管理、突发疫情核查处置等重点工作,扎实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