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导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供服务。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经营责任制,指导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承包合同签订,调解处理农村土地纠纷;指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经济组织;负责村级财务管理和审计工作,搞好农村经济收支统计和农民收入检测。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后街8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德权 | |
开办资金 | 1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02万元 | 0.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2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关于申报2023年度中央扶持村集级经济项目的通知》(商农函〔2021〕348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镇安县2022年坚持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确定树坪村、万寿村、聂家沟村等10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实施集体经济项目,并完成项目评审工作。(二)根据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商洛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实施方案》(商农办发〔2021〕27号)文件要求,圆满完成了全县154个村(社区)2022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三)开展2022年陕西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申报评定和监测工作,监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情况,指导全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四)制定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全县共清理集体经济合同3710份,涉及金额16736万元。(五)制定镇安县农村集体经济“清零消薄”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清零集体经济“空壳村”和消减“薄弱村”。前三季度,全县集体经济总收入2082.96万元,其中5万元以下收入村19个;5-10万元收入村39个;10-50万元的村94个;50万元以上的村2个。确保了全县村集体经济全部“破零”目标。(六)认真组织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风险排查和防范工作,持续加强农业农村领域非法集资防范工作。排查在市监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室753家,正常运营484家。从排检结果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都能遵守农民合作社内部规章制度,对非法集资活动都有清楚的认识,没有发现吸收农民资金、涉嫌非法集资的合作社。但是我们发现合作室经营状况参差不齐,许多合作室注册动机不纯,注册后一止没有实际的经营行为。有的合作社经营不善,即将面临倒闭,建议市场监督管理、税务等相关部门针对不能提供财务报表,没有实际经营的农民合作社,由市场监督管理吊销其营业执照,相关部门引导其将合作社注销。(七)持续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争取市局社会化服务专项资金100万元。根据市局社会化服务工作要求,今年社会化服务主要是针对以发展粮食作物为主。严格按照社会化服务要求,切实能体现企业发挥了社会效益,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严格按照程序,服务涉农企业4家。我们扶持的社会主体做到了让上级放心、让群众满意、让其余各个农业产业社会主体及社会层面无异议。(八)落实实施2022年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对14家农民专业合作、7家家庭农场、1个产业大户进行奖补,顺利通过财政局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九)完成申报国家示范合作社1家,申报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申报市级示范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家。完成家庭农场认定40家。(十)指导全县2022年度农村宅基地审批备案工作,全年共审批农村宅基地建房438户,其中异址新建105户,拆旧建新333户。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纠错、分户等1200本,主导调解土地纠纷107起。(十一)严格落实县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要求,选派1名第一书记,2名工作队员到大坪镇旗帜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开展“党建领航,红映栗乡”党建主题活动。积极参与“千名党员帮扶兴农”专题培训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认真落实以“四治四提”为主题的作风整顿活动,要求驻村人员改变观念提升综合能力。扎实完成问题整改。认真梳理历次市县检查中发现反馈的问题,对问题全部认领整改。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新型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和农民群众持续增收。2.经济效益:完善了制度,强化了措施,全县的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虽然能够自觉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但在学习深度上还有待加强,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还存在表面理解,没有真正入心入脑,不能结合工作实际加深理解和应用,存在学习和实践有所脱节的现象,政策解读不精准情况。二是工作方式不够新。创新意识不强,与时俱进能力不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对工作量化分解不细。三是工作压力比较大。我单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且承担的工作任务繁杂,工作责任重大,环节繁多,工作时常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工作压力大。五、整改措施一是要加强责任感、凝聚力和自信心。提高个人的修养和行为,切实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上,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二是必须重视民意,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刻想着群众,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实做好。三是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为民用权、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从思想上提高为民用权的认识,自觉接受监督、乐于接受监督。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指导对各村开展村级账务收支专项审计。2.指导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完善收益分配方案,落实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资金奖励。3.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工作。4.持续强化农村土地日常管理,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及农用设施用地备案工作。5.持续做好农村土地仲裁及矛盾纠纷调解工作。6.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评审认定工作。7.严格落实县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关于加强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加强对驻村工作的日常管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