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中医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综合提供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开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基层中医药业务指导和传染病救治工作;实施健康扶贫、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等相关工作。(涉及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事项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业务范围为准)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迎宾路东段 | |
法定代表人 | 祝娟 | |
开办资金 | 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卫生健康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420.82万元 | 10575.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中医医院.公益 | 从业人数 45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在县委政府和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21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医院党总支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加强线上线下联动学习,丰富学习形式,让学习成为常态。同时结合清廉医院建设、“两医”专项整治、主题教育等活动,筑牢干部职工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今年纳新入党积极分子2人,发展对象4人,按期转正3人。双培双带率达88.89%。组织理论学习、警示教育50余次,开展理论测试14次。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医院各项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院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全年召开党总支委员会11次、院长办公会8次,研究重大事项60余项。四是坚持以案促改,扎实开展“两医”整治工作。深入开展问题排查和整改。坚持问题导向,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开投诉举报电话2部,设置意见线索举报箱8个。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和流程等相关规制20余项。五是加强党建引领,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医院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单位”为契机,开展举办各类活动促进医院文化建设,全年共计开展中国梦爱国主义教育3次,各类志愿服务30余次,选送市县级先进典型5人,宣传各类先进典型60余人次。(二)深化医疗服务内涵建设,全面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一是严格落实“乙类乙管”防控各项要求。累计开展各类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培训23次,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二是全面规范医疗行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全年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5次,组织各类业务培训19次,徒手心肺复苏实践操作考核1次,各类应急演练3次。三是加强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全年外出进修学习37人,其中24人已完成学习。四是规范开展临床药学,临床用药愈趋合理。严格执行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制度,严把药品采购关。坚持每月对临床用药进行监控评价、分析通报,有效地遏制了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五是制定持续深化专科建设,不断强化服务内涵。重症医学科、导管室、针灸康复科康复大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三)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根据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结合医院财力状况,年初制定本年度预算计划,并在年初工作会做工作报告。二是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突出规范重点领域、重要事项、关键岗位的流程管控和制约机制。三是优化调整医院绩效分配机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先后两次对原有核算方案进行了适当优化调整,极大程度调动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四是建立科学用人机制。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先后引进紧缺岗位专技人员11名,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生13名。五是做好职工关心关爱工作。制定实施了《院聘人员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缴纳细则》,解决院聘人员后顾之忧,进一步提升归属感获得感。制定实施《职工年休假管理办法》,根据职工工作年限给予相应带薪年休假待遇,充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六是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全年共计开展公共安全巡查40余次,消防应急演练2次,接受各级消防安全检查14次,全年未发生不安全事故。(四)统筹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一是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依据政策变动,动态调整医院收费项目价格,有效规范了医疗服务收费行为。二是推进对口帮扶及医疗联合体体系建设。全年共下派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对口帮扶,完成查房30次,会诊6人次,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工作15期。三是加快智慧医院建设进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医院负重运营的情况下,持续加大投入支持,目前给予帮扶村办公用品、物资及资金共8万余元,用于加强党建、发展产业等,扎实开展慢病签约随访与大病专项救治工作。三、取得的主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1.积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举办护士节、膏方养生节等活动,传播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知识,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借助开展健康扶贫、基层中医药指导培训、“中医中药中国行(基层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五进”等活动,使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争创“国家级文明单位”。全力支持群团组织、举办各类文艺活动,活跃职工文娱生活,促进医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在县卫健局、医院2023年初工作会及庆祝建党102周年表彰大会等活动中,医院党总支和临床第一党支部分别荣获“县卫健系统2023年度红星党组织”“医院2023年度先进党支部”称号,党总支书记先后两次荣获县委及主管局党委“2023年度红星党员”“担当有为好书记”称号,邓益平等20余名党员干部荣获“老黄牛式好干部”“红星党员”“优秀党务干部”等称号。(二)经济效益2023年共接诊门(急)诊患者14.97万人次,收治住院患者18411人次;住院患者手术2097台次;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8.71天;住院床位使用率101.18%;药占比(不含中草药)18.61%;百元耗材比12.01;业务收入9996.61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930.33万元,中医药适宜技术收入1150.64万元。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39.12%。四、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落实不够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二)医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三)高层次人才缺乏,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四)重点学科品牌效应不明显,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优势仍然有待进一步加强。五、整改措施(一)细化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增强制度的法制性、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操作性,严格落实各项规范制度。(二)继续紧扣“提质增效”主题,结合我院实际,突出中医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念好医疗质量安全紧箍咒。(三)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持续完善学科(专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继续实施全员“三年轮训”计划。(四)全面贯彻执行专病专科建设计划,不断提升“三大中心”服务能力,创建“标准版”胸痛中心,建设“三大优势中心”;树立四大特色品牌;组建“肾病科”“眼科”;提升三大辅助检查科室内涵建设。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党章规范言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持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实现内科医生外科化、外科手术微创化、微创医疗精准化。(三)进一步开展医院优质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广泛宣传和品牌打造。关注群众的健康需求,进行高质量门诊能力建设,开展医疗延伸服务,开展康复(疼痛)夜间门诊,不断提高群众就医的便捷性、舒适感和获得感。(四)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电子病历向国家四级标准迈进,支撑医院内部的高效运行。建成与上级医院和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互联互通的“互联网+远程医疗”服务,实现重大、疑难疾病联合研判诊断和辅助检查资源共享。(五)建立具备一定规模、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宣传场馆,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医院文化特色明显。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积极申创“国家级文明单位”。(六)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两医”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强化党的政治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风廉政及医德医风建设,巩固深化主题教育、“两医”整治、清廉医院建设及以案促改等活动成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书,编号:43642056761102511A1001,有效期:2022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我院先后获得“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单位标兵”、“陕西省卫生系统医院管理年先进集体”、“2021年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商洛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商洛市学雷锋示范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2021年、2022年镇安县诚信单位”、“商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组织”、2023年县卫健系统“红星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