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镇安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太平村15组 | |
法定代表人 | 蔡欣 | |
开办资金 | 4448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63.55万元 | 218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镇安中学 | 从业人数 40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举办单位)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12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基础教育一是全面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功举办第60届运动会、第十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高三成人礼等活动,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何妙妍、张雨桐两位同学在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六届青少年人工智能挑战赛中,荣获虚拟仿真平台创新设计专项赛银奖;张雯雯、魏兴博荣获太空电梯工程设计专项赛铜奖。五大学科竞赛方面,2024届5名学生荣获陕西省物理竞赛二等奖,5名学生荣获陕西省物理竞赛三等奖,2名学生荣获陕西省生物竞赛二等奖,1名学生荣获陕西省生物竞赛三等奖,2025届1名学生荣获陕西省数学竞赛三等奖。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本学期我校代鹏老师荣获2023年陕西省学科思政教学能手,张光军、贾楠老师荣获2023年商洛市思政课教学能手称号。二是以落实“三生”课堂以纲,以狠抓备课组建设为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为本,以“三新”培训为路径,狠抓教学教研,全面提升教育质量。2023年,我校参加高考文化课考生1016人,文史、理工两大类考生一本上线582人,上线率55.6%;体育、艺术类双上线195人,二本以上上线1532人,上线率96.75%。较2022年相比,在报考人数减少56人的情况下,一本增加47人,二本以上增加84人。理科第一名成绩682分,全省272名,全市第一名;文科第一名成绩623分,全省336名,居全市第二。据不完全统计,考入“985”院校39人;考入“211”院校90人。学生人均成绩、一本上线率、考入双一流高校人数均居全市前列。三是协调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有效化解教师结构性缺员。全体新高一年级教师参加商洛市组织的新教材、新课程全员培训以及人教社组织的统编教材培训;安排相关校领导、骨干教师40余人及时参加国培、省培、市培项目学习,并取得了结业证书。先后两次选派100多名骨干教师前往南京参加“三新”“双高”培训。全面推进选课走班、学生发展指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的实施。2023年学校花费380多万元,购买微机632台,新建微机房4间,进一步加强设施设备和机考考点基础保障建设。同时协调编办、人社和主管局为我校新增教师34名,有效化解了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保障了高考综合改革的有效推进。四是全力推进“西商教育同行计划”实施,充分发挥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及“1+8县中帮扶共同体”作用。“走出去”与“请进来”有机结合,多渠道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助推我校内涵发展,提升我校育人质量。“走出去”:2023年6月,选派50位高三教师前往南京晓庄学院参加聚焦新课程新高考的“双高”培训(高校+高中);11月,选派64名班主任赴南师大进行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从镇安到南京,2023年先后约150人参加赴宁培训。“请进来”:2023年6月,举办镇安中学历史论坛;11月3日举办商洛市普通高中教育“组团式”帮扶工作会暨镇安中学“三生”(生态、生长、生命)课堂学术研讨会;11月中旬,举办晓庄讲堂镇安行“双高”培训回访活动。从南京到镇安,邀请省市教研员(正高、特级)等专家学者开设讲座10批次18场,这些活动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视野,提升了“三新”改革的实践和研究能力。同时依托南京市和西安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为镇安中学教师搭建五大多样化发展平台。一是南京市名师工作站镇安中学分站引领平台;二是“宁商时空”课堂互动平台;三是“青蓝同辉”工程成长平台;四是“1+8”锡商学习共同体研修平台;五是镇安中学大讲堂交流平台。举办若干镇安中学首届学术活动,如镇安中学首届课堂开放日、首届班主任节等,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扩大了学校影响力。五是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以“艺术节、两操活动、运动会、兴趣小组社团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艺术特长,涵养学生审美素养,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体音美艺术生高考专业课过关率95%以上,学生健康体质测试优秀率90%以上、合格率达98%。六是切实发挥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示范引领作用。每学期安排省市教学名师上观摩课、示范课,开展“镇安中学大讲堂”活动等,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升。利用展板、橱窗、电子屏等宣传名师和名优学生,引领师生见贤思齐,营造“比学赶帮超”氛围。七是做实教学常规,提升育人质量。每学期正常开展至少2次教学常规检查并细致做好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工作,强化教学诊测,及时纠偏。每学期开展教学能手大赛及同课异构活动,在实践中落实常规,为质量提升夯实过程。(二)党建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关教育方面的论述。制定了我校教师学习的计划,党委书记及班子成员、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二是不断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校党委及下辖的6个支部全部达到标准化支部建设标准。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着力建设“四有”教师队伍,为学校内涵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四是重视建章立制工作,目前已经修订完成了《镇安中学党委议事制度》等24项规章制度,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治理水平。五是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警示教育。校党委与各党支部、各处室、各年级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全体党员教师认真落实《镇安中学党委“五项联系”制度》和“五个一”工作要求,全体教职工认真履行“师德师风承诺书”和“拒绝收受礼品礼金承诺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氛围。(三)队伍建设一是加强“三新”培训,提升教师技能。2023年,我校先后两次派教师前往南京一中、南京晓庄学院等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教师“三新”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名师引领,助推教师整体水平提升。依托本校名师工作室、南京名师工作站镇安中学分站、宁商时空课堂等教研平台,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商洛市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在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年度考核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阳光操作,民主监督。(四)项目建设一是健全并严格执行学校财务财产管理制度、财务大型支出申报制度和收费制度。二是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无乱收费和违规征订教辅资料行为。三是助推教育脱贫,落实惠民政策。学校广泛宣传国家扶贫资助政策,建立了国家资助、学校资助、社会资助三个资助体系,多方筹措资金,按政策要求规范细致做好国家贫困助学金的评定和发放工作。一年来资助学生累计3680人次,资助金额300万余元。(五)安全质量一是我校为市级安全管理标准化示范学校,校园安全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及管理制度和标识牌健全规范,门禁管理“五步法”落实到位。二是学校安防建设“4个100%”、校园安全“三防”建设到位。三是学校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日常安全监管到位,心理有问题学生摸排管理“六个一”落实到位,全年无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四是我校有禁毒教育基地,方便学生接受禁毒教育,自觉抵制诱惑,远离毒品。学校聘请2名法制副校长(一位是镇安县永乐派出所副所长刘东,一位是镇安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室主任赵明应),负责法制教育和普法宣传。同时聘请狄传珍律师为我校法律顾问,每学期为师生做一场法制报告,增强师生法制意识,依法治校,以法执教。二、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近几年教师外流情况较严重,2021年14位,2022年7位,2023年6位教师辞职去西安任教。二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教师比例偏高,近五年进入教师退休高峰期,教师队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三是人才引进难。公费师范生大多因待遇或地域原因不愿回本地就业。四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存在问题和不足,但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和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我校全体教职员工一定会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为续写镇安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根植扎根山区教育,终身从教思想。二是增加教师储备,补充各科教师,促进教师队伍年轻化。三是多途径引进人才,出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确保引得来,留得处。四是明确教职工每年写沦文及参研课题数量,督促完成。五是加强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提高课堂效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