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项目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服务。开展全县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的策划、考察、调研、筛选、论证、推荐及招商引资工作;重大项目年度计划的编制和督促、前期协调推进、统计分析等工作;开展全县以工代赈项目、工赈易地移民搬迁和便民桥工程的组织实施等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前街10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涛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发展改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万元 | 12.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发展改革局的领导下,我中心能够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42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关于项目建设工作。截止12月底,5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5.2亿元,占年度投资115.42%;2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9.76亿元,占年度投资108.91%;195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1.84亿元,占年度投资107.38%。半年、全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取得第一。“六库两线一码”工作,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线情况:录入项目195个,已完成手续审核备案193个,开工193个,入统185个,竣工60个。年度新策划项目工作线情况:录入策划项目库510个,总投资2542亿元。A类项目170个,B类项目340个。重点项目二维码管理情况:反馈问题26条,已解决18条、正在解决8条。摄像头安装情况:5个省级重点项目(同时为市级重点项目)已安装,并接入平台。2024年重点项目谋划工作。截止目前,全县谋划2024年建设项目195个,总投资736.7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8.29亿元,其中续建项目60个,总投资388.5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81亿元;新建项目135个,总投资348.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7.48亿元。拟列入2024年前期推进项目117个,总投资249.56亿元。其他工作。完成津陕十四五规划项目库调整,获批项目2个,分别是镇安县海源核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栗缘春茶叶加工厂改造升级及千亩茶园提升工程项目。储备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2个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向市发改委申报资金计划。总部经济工作方面,已编制完成《镇安县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普瑞电子、中西矿业达成总部回迁初步意向。同时,项目服务中心围绕局中心工作安排,服务大局,圆满完成了第二届乡党回乡暨招商引资大会、第七届丝博会、达仁双河村包扶等相关工作。(一)突出主攻点,坚持“五项原则”抓谋划推行“五抓五不放”工作法,储备项目510个、总投资2542亿元。一是抓大不放小。谋划5亿元以上品质高、支撑强的大项目93个,总投资2063亿元,占81.2%,特别是投资107亿元的米粮抽水蓄能电站、95亿元的丹宁高速西段项目,已经国家电网、交通部确定明年开工建设。二是抓新不放老。谋划钨、汉白玉新材料产业园等新兴产业项目208个、总投资1608亿元,占产业项目的83.3%。三是抓外不放内。引进县外企业集团投建项目58个、总投资1170亿元,占招引项目的78.4%。四是抓头不放尾。编制国土空间、一区三园总体规划,预留建设用地3100亩。同时,成立前期工作专班18个,开展集中审批26次,办理手续395件,确保项目有保障、早落地。五是抓近不放远。建立翌年、三年、五年项目库,储备中长期项目379个,总投资2100亿元。(二)扭住关键点,聚焦“五类项目”提质效牢牢抓住蓄势赋能、影响深远的重点领域,突出实施“五个十”项目,带动195个年度重点项目提前两个月完成计划任务。一是聚焦战略全局。实施十大战略项目,完成投资38.6亿元,月河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提前半年调试发电。二是聚焦工业倍增。实施十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6.5亿元,带动16个项目投产运营,年可新增工业产值24.1亿元、税收2.3亿元。三是聚焦城市更新。实施十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14.8亿元,荣获省级县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四是聚焦基础设施。实施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荣获“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五是聚焦民生改善。实施十大民生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有效解决停车、就医、入学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狠抓落脚点,强化“五项措施”保推进一是领导包抓强推进。45名在职县级领导带头包抓195个重点项目,选派352名干部一线蹲点、精准服务。二是精准融资解难题。争取中省政策性资金22.31亿元、增长17%。项目贷款余额54亿元,增长13.6%;特别是争取农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5.23亿元,是全市唯一获批贷款的县。三是问需于企优环境。通过政企“面对面”恳谈会、企业早餐会、晚茶会解决问题201个;兑付纳统项目和企业奖励资金290万元,促进“五上企业”纳规23家、待批12家。四是清单管理反向逼。探索“五未三倒”推进机制,推动60个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五是积分奖惩增动力。实行项目建设、争资引资季积分、季奖惩,前三季度为59个单位加分奖励、22个单位扣分处罚,营造了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四)精心筹备全力保障,观摩项目“四连优”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深入一线,定方案、解难题、强推进,精心筹备全省三季度、全市半年、年终观摩项目活动。月河抽水蓄能电站、尧柏环保方底阀口袋两个项目,代表全市接受全省三季度重大项目观摩,获得好评。镇安钨产业园二期鼎丰矿业、旬河水乡农旅融合产业园、创盛秦岭黑猪全产业链项目等5个项目接受全市重大项目观摩,半年、全年高质量项目观摩考评均为全市第一,圆满实现“四连优”目标。(五)抢抓机遇,抽水蓄能集群迅速发展。陕西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成绩得到省委书记赵一德充分肯定,项目6月已通过蓄水验收,四台机组安装完成,一号机组正在调试发电。米粮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三大专题正在评审,有望明年开工建设。商洛750千伏输变电站有望落户米粮。6月底成功举办2023中国抽水蓄能产业发展论坛暨秦岭生态院士行活动,进一步增强了镇安抽水蓄能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10月河抽水蓄能电站代表全市接受全省三季度重大项目观摩,获得好评。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社会效益:重点实施城区教育改薄提升等十大民生项目,完成投资5.2亿元,圆满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有效解决停车、就医、入学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经济效益:截止12月底,5个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5.2亿元,占年度投资115.42%;28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9.76亿元,占年度投资108.91%;195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61.84亿元,占年度投资107.38%。半年、全年全市重点项目观摩取得第一。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项目服务中心在推进全县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还存在项目进展不均衡、项目结构不优、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和项目要素保障不够等亟待解决的困难。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全力抓好195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强力推进“五个十”项目建设,突出抓好28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针对目前欠进度的重点项目,逐项目督查调度,协调解决问题,推动项目补齐投资欠账,确保全县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顺利实施。。二是强化统筹衔接,提升项目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做到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协调相关部门配合项目业主办理规划选址、用地、可研等前期手续。强化县级包抓领导、项目责任单位、配合部门、项目业主之间的衔接工作,组织力量深入项目一线,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三是集智集力,统筹协调早谋划。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结合已印发的相关项目谋划文件,督促全县各级各部门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紧盯国省政策导向,积极挖掘生态、资源优势,围绕十五条产业链,征集一批延链、补链、强链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在库储备项目300个以上,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加快国电投100兆瓦农光互补、商洛智成盛世梅花鹿康养产业园等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工作,确保列入2024年重点计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六、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科学谋划储备项目。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紧盯政策方向、市场投向、投资导向,围绕“两新一重”、生态环保、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精准策划包装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债券,聚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西部协作、陕南发展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筹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产业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努力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确保项目建设接替有序、滚动发展。二是主动出击招引项目。坚持投行思维、链式思维,聚焦2个百亿产业集群和14条产业链,发展“归雁”经济,吸引带动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积极参加“第八届”丝博会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重大招商活动,利用外资增长5%,招商到位内资增长10%。按照“谁签约、谁负责、谁落地”原则,全流程跟踪服务、全过程保障要素,全年签约项目落地率达到60%以上。三是全力加快建设项目。落实“四个一批”项目动态管理机制,用好“六库两线一码”管理平台,以“五个十”项目为抓手,持续推行领导包抓、专班推进、驻点服务、清单管理、对标预警、积分奖惩“六项机制”,坚持周集中审批,月集中解难、季集中开工,力争全年建设项目35个,完成投资35亿元以上。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