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洛南县> 洛南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

洛南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6 09:18
单位名称 洛南县农村财务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指导、推动和组织协调全县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督促检查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协调解决农村综合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承办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交办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县惠民补贴资金“县级直接”发放、落实各项惠民补贴政策、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住所 洛南县河滨北路西段11号
法定代表人 杨涛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济来源 洛南县财政局
举办单位 洛南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49万元 6.5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一)抓改革,保民生、促发展,切实履行职责1、强基础,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和集体经济试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的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变,为我县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开展情况。2023年市局共下达洛南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229万元,在全县16个镇(办)下达项目计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23个,1229万元。其中:亮化项目77个,便民桥项目13个(含慈安便民桥项目7个),文化广场项目4个,道路硬化项目10个,沙石路建设项目4个,人蓄饮水建设项目1个,护坡埝项目1个,河堤修复项目10个,排水渠修复1个,泄洪渠修复1个,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个。目前,已完工项目84个,其中,已验收84个,已支付工程款914万元。②美丽乡村试点工作的开展情况。2023年市财政局共批复洛南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个。城关街办刘涧社区是我县2023年的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内容为修建鱼塘一座、鱼塘一侧修建步道、土方回填、口袋公园两座、居民立面改造29户。总投资15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预算、评估、招投标,项目正在施工中,目前已完成85%的工程量。灵口镇五龙村是我县2023年10月确定的美丽乡村项目,建设内容共六项一是北沟岭文化广场安全隐患排除;二是村内亮化;三是前坪组文化广场建设;四是人居环境提升改造;五是碾道组道路硬化改造;六是庄科组道路硬化。项目总投资15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的设计、预算、评估、招投标,项目正在施工中。③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工作。全年共预算村办公经费1071.64万元和村干部补贴资金5541.43万元,保障了247个行政村的村级组织正常运转,按时发放1343名村级干部(不含小组长等)补贴。④加强项目管理工作。为加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印发《洛南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暂行管理办法》,建设村级公益事业奖补“一事一议”项目库、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库、村级集体经济建设项目库。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①扎实开展驻村帮扶。今年以来,农财中心对包扶的石门镇留题村115户脱贫户和22户重点监测户进行帮扶,确定帮扶责任干部,进行分类,因户施策,对新增的两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和一户脱贫不稳定户制定帮扶计划,进行重点帮扶,对全村477户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进行排查,逐一研判,按程序纳入重点监测户,为其争取政策,让受灾和困难群众收入有保证,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风险,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工作打好坚实基础。②多方争取资金进行灾后重建。1.争取项目资金39万元修建11组便民桥两座,2.争取项目资金53万元修建12组便民桥两座,3.争取资金10万元修建11组张华沟排水渠200米,4.争取资金200万元修复16组通组路1350米,5.争取资金30万元修建村级卫生室一座,6.争取资金41万元修复12组谭沟河堤228米,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7.争取财政资金15万元,修复15组河提75米,8.争取84万元修复高标准农田279.73亩,9.争取财政资金2万元修缮村级办公场所。3、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一年来,农财中心始终把干部学习教育列入日常工作议程,作为干部管理的重要抓手之一,坚持每周一早集体学习制度,认真落实主题教育学习,二十大精神,学习政府报告,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教育引导干部牢固树立以清廉为荣的道德观念,遵纪守法,不断提升思想修养和工作能力,认真听取群众心声,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组织学习《党章》、《党规》、《党史》,同时注重干部业务知识学习,特别是对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政策知识学习,为准确把握相关政策、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全年人均记写学习笔记5万余字,写心得体会5篇,个人对照检查材料5篇。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全体干部的思想信念、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业务能力得到提升。4、开展工作的主要措施①结合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机制,保障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发挥最大效益。②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多方筹措资金,集思广益、凝聚力量、扩大影响、形成声势,积极引导广大农户自觉主动参与。把党和政府惠及民生、深受干群拥护的政策贯彻好落实好。③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效益,根据各村实际,积极引导,加强发展产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扭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个核心,不断深化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一是持续加强项目督查力度,确保各村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二是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效益有效发挥。三是依托县专家技术团队,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本土化的带头人,提高集体经济项目发展水平和自主发展能力。四是加强集体经济项目各项政策制度的保障力度,确保集体经济项目持续稳定提质增效。④规范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加大对村级组织的转移支付和财政保障支持力度。尤其是对脱贫村加大村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增加村级补助标准,积极化解历史债务,减轻村级债务负担。⑤思路明确,合理规划。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管理通知的要求,结合村情,实地勘察、调查研究、会议讨论,明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完成。⑥加强领导,成立组织。督促、指导镇、村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同时要求村上成立以村民代表为主的项目民主监督管理小组。监督项目日常管理,严格项目资金使用、严把项目质量以及项目的考核验收等工作。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2023年在全县16个镇(办)71个村(社区)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项目123个,其中:村内亮化项目77个,便民桥项目13个,村级公共活动场所项目4个,村内道路硬化项目10个,沙石路建设项目4个,人蓄饮水建设项目1个,护坡埝项目1个,河堤修复项目10个,排水渠修复项目2个,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1个。项目总投资1236.7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1229万元,群众自筹资金7.7万元)。项目区受益人口12.3万余人。通过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村级滚动项目库基本建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提升。2、2023年,为包扶村争取项目资金39万元,修建11组便民桥两座;争取项目资金53万元,修建12组便民桥两座,;争取资金10万元,修建11组张华沟排水渠200米;争取资金200万元修复16组通组路1350米;争取资金30万元修建村级卫生室一座;争取资金41万元修复12组谭沟河堤228米,确保村民生命财产安全;争取财政资金15万元,修复15组河提75米;争取84万元修复高标准农田279.73亩;争取财政资金2万元修缮村级办公场所。这些项目的实施有效地改善了包扶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为保护村民的财产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为留题村的灾后重建工作作出了有力贡献。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①学习风气不够深厚,学习不能做到自觉、主动,学习面窄,只为应付日常工作而学,不能做到长期、坚持、涉猎面广范。②不能大胆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导致工作毫无新意,照搬照挪,毫无新意。③单位纪律有所松散,不能按工作纪律严格要求。(2)整改措施:①力争将工作方法不断创新,学习好的工作经验,创新新的工作亮点。②做到自觉、自省、自警,让每一们同志在长期坚持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③规范工作纪律,强化纪律意识,使单位时刻呈现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四、2024年工作打算1、认真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布署,县财政局的具体安排,积极开展“抓党建、提素质、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整治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加强学习教育,抓好干部队伍建设。2、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今年在抓好财政奖补项目的同时,下大力气抓好村集体经济项目工作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加强与邻近县区的联系、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认真总结经验,创新工作思路,锐意进取,倍加努力,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