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武功县> 武功县长宁镇华达小学

武功县长宁镇华达小学

发布时间: 2024-04-16 08:34
单位名称 武功县长宁镇华达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
住所 武功县长宁镇寨阳村
法定代表人 伊晓利
开办资金 344.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武功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87.69万元 391.57万元
网上名称 武功县长宁镇华达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校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开展的业务情况1、安全管理工作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我们加强了家访和安全管理工作。(1)、学校期初发放安全协议书,就学生要注意的学习、安全等要求家长管理教育孩子,加强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增强了学校的教育合力。(2)、做好家访工作。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求每学期各班主任必须全面家访一次。我校采用了走访、电话访、个人与群体教师访等多种方式,严格家访内容要求,要求做好家访记录,发现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进步或退步、旷课、学习上有较大困难,产生畏学情绪等情况的,及时进行家访,使得家庭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3)、学校定期对校舍、围墙、大门、教学设施等进行安全常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并整改。本学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6次,法纪教育活动6次,安全检查18次,组织安全安全应急演练活动4场,彻底消除校园不安全因素。2、德育工作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德育工作。(1)、健全和强化德育领导机构。(2)、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3)、扎实开展德育常规工作。(4)、强化落实德育考评工作。(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3、教育教学工作(1)、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工作制度,学校领导深入教学一线听评课,检查每周听评课,努力提高听评课质量,每月月底进行一次常规督查工作,平日进行抽查工作,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并列入个人业务考核之中。(2)、学校每周三业务学习,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业务学习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3)、落实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内部各项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对备课、教学、批改、辅导、复习评定等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学校与领导、教师、学生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专人检查考核,周小结、月汇总、期末考评。(4)、加强教师培训专业成长,同伴互助校际交流互学,教师深刻自我反思,领导深入教育科研一线,坚持听评课,指导教改,以高效课堂为抓手,源于教学实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5)、提高业务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培训。学校本着“抓骨干,带一般,促全局”的原则,抓好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对教师进行了英特培训、英语培训、骨干班主任培训、幼儿教师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加快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步伐。(6)、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做到人人能上公开课、达标课、优质课。大力开展高效课堂活动,使我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得到提高。(7)、积极转化学困生。我校要求全体教师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做到,批语要得当,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注重家校联系,并做好调查纪录。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我校在学区开展教师“三字一话”活动中获得全学区第二名;“国庆节”向国旗敬礼的教育活动一次、“安全法制安全教育”“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等主题班会6次。2、2023年义教段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6人、农村低保4人,义教段非寄宿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金每生每年500元,共享受国家资助金额5000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我校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缓慢,对培养学生在课堂自主探究中还需要继续加强。2、教师个人业务水平、以及教师对学困生的学习需要进一步提高。四、整改措施1、今后我校将加强教师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培养学生在课堂自主探究中学习的积极性。2、加强教师业务水平的培训,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并对教师加强基本功的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教师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学校注重开展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樊登读书会,读书手抄报写读后感活动等,充分激发了学生读好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兴趣。2、我校将继续推进精细严实化管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增强创新优势,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改进学校管理,办一所让群众满意的校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