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旬阳市甘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和气象公共服务工作;承担动植物防疫和畜牧兽医监管工作;承担农业、林业、水利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生产经营、土地流转等相关服务工作。 | |
住所 | 旬阳市甘溪镇街道 | |
法定代表人 | 白文 | |
开办资金 | 4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旬阳市甘溪镇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万元 | 4.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旬阳市甘溪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稳定粮油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粮油生产为重点,强化科技示范推广,发挥产业振兴服务队作用,紧盯农时节令,组织技术培训,组织开展“一喷三防”统防统治,积极防控小麦条锈病、玉米草地贪夜蛾,组织“三夏”抢收抢种,确保颗粒归仓,全年粮油丰产丰收。建立“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要领导抓示范、联村领导抓基地、股份经济合作社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全年粮油生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抓特色产业建设,助推产业振兴。一是以春季植树节为契机,十字岭园区栽植百亩紫薇、百亩碧根果、补植桃李100亩;二是以兴旬蚕桑园区为引领,今年改造桑园50亩,栽种果桑30亩,推广使用桑园防草布覆盖技术,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管护效果。打造桑叶菜、桑叶茶、蚕丝制品全产业链现代蚕桑农业园区。三是对黄桃、拐枣、红核桃、石榴产业园进行提质增效管护,对十字岭桃园安装了10盏太阳能杀虫灯。四是巩固建设袁湾、社区蔬菜保供基地,袁湾新建设施大棚50亩,71栋,袁湾蔬菜进“商超”,在旬阳都润发、乐客多、万友等超市订单销售辣椒7万斤。(三)落实林长制,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一是落实林地保护红线制度,实行采伐限额和采伐许可制度,划定公益林保护范围;二是落实退耕还林管护及补偿政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三是落实贫困人口就地转化生态护林员的生态扶贫政策;四是全面推行林长制,建成镇、村两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站所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为维护生态安全,加快推进美丽甘溪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促进全镇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四)持续发展畜牧业,现代农业园区扎实推进。加强仔猪市场管理,做好仔猪贩运户的备案,严防外地问题仔猪进入甘溪市场,确保境内畜牧产业健康发展。旬阳市施家坡蚕桑现代农业园区认定为安康市第十一批循环农业类现代农业园区。(五)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巩固衔接战场引领带动农户作用,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发挥领头带动作用。同时积极组织申请专利,打造名优品牌。(六)规范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镇党委、政府专题研判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因村施策,采取“五个一点”(任务清单化,使集体经济壮大快一点;盘活村级资源,使集体收益稳一点;整合项目资源,使集体挣一点;因地发展产业,给集体补一点;整合总社收益,给个别村分一点)完成集体经济壮大任务,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七)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审批。一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周、整治月专项行动,印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包抓及单位联村督导责任清单》,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各村组织志愿活动20余场次。十字岭、甘溪社区、施家坡村开展人居环境示范创建,以庭院经济发展助推人居环境整治,已命名市级庭院发展示范户10户,下发人居环境整治通报三期。二是组织党员、志愿者、群众齐心协力、分工合作,清扫路面,清理卫生死角,捡拾河道垃圾,创建“五美村庄、五美庭院”携手共建美丽家园。严格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审批法律和政策规定,规范审批流程、规范村民建房行为,加强宅基地使用、住宅建设的全程监督管理。(八)全面落实河长制,巩固提升水利建设。一是以示范镇创建为契机,加大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通过悬挂标语、设立河长公示牌、利用网络媒体宣传等途径多角度提高群众参与率和认知度,提高全民“爱水护河”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树立良好的新生活、新风尚。强化对镇15名河道保洁员、护河员队伍的管理和考核,严格按照“专岗、专职、专业”的要求,保证护河员的出勤率和护河成效。二是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春、秋季敲门入户大排查,建立饮水安全监测管理台账。三是落实制定了村集中式供水工程长效机制,建立管护责任并设立管护制度,确保甘溪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保障了农村供水安全。(九)履职尽责,做好其他工作。一是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措施;举办森林防火知识培训,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2023年森林防火、胡蜂防控、农机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稳定。二是完成科协、气象服务工作任务。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措施。成立了镇级科协组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2023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40685亩,落实玉米大豆复合种植1667.1亩,大豆种植2200亩,调运9吨肥料助管护。年度建设粮油百亩示范点8个(麦油示范点4个,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点4个),配合市局在十字岭村进行玉米品种试验38个品种,12亩。落实小麦、玉米、油菜种植保险政策,兑付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奖补资金30万元;兑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8235.06亩,资金2294103.6元;兑现种粮一次性补贴(7元每亩)2662户,资金89016.69元。总体稳定了粮油生产,确保了粮食安全。(二)全镇已建成优质桑园基地2000亩,特色林果拐枣1万亩、核桃2000亩、黄桃1000亩、(大樱桃、软籽石榴、花椒等特色林果)1000亩、蔬菜6700亩、魔芋4450亩、中药材1300亩,扎实推进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三)落实林长制,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得到加强,生态建设稳步向前。(四)现代农业园区扎实推进。全镇提升园区8个(安康市级园区5个:仕翔园区、十字岭水利园区、顺兴养殖园区、梦园核桃园区、施家坡蚕桑园区);县级园区3个:春林渔业园区、清风源农业园区、益群园区),培育园区3个(溪流源养殖园区、君地农业园区、富硒恒桑园区)。(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渐扩大,引领作用初步显现。全镇已认定县级职业农民240人,高级职业农民9人,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51家,家庭农场33家。今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8人,认定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47户,注册家庭农场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六)打造富硒农产品品牌。全镇已申请外包装专利授权4个:太极湖富硒土特产、唐坡生态富硒核桃、绿旺土鸡蛋、天生园富硒木耳。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由于有些工作还处于试点探索、建章立制的阶段,面临形势较为复杂,具体落实和效果与上级目标要求和群众期望,还存在差距。(二)整改措施:1.深化认识,推动责任落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各项工作;二是进一步明晰各方职责,落实好主体责任。三是丰富工作形式和手段,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引导公众广泛参与和监督,营造良好工作氛围。2.强化保障,提升监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统筹协调,强化督查考核,推动各村抓好各项工作。下一步工作思路。1.稳定粮油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000亩,建百亩示范点5个以上。全镇魔芋发展面积4400亩,蔬菜6400亩。争取实施一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抓好特色产发展。围绕拐枣、黄桃、蚕桑、红核桃等特色产业,争取项目,规范管护,提质增效。争取新建产业园500亩,建设庭院经济示范村1个。3.发展中药材产业。争取发展中药材3004.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十字岭、茂秘两个养牛场规范运营;做好春秋防疫、产地检疫,确保镇域畜牧业健康发展,巩固发展5个规模养殖场,年生猪出栏1.6万头。5.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培育经营主体。巩固已认定农业园区,新培育园区一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至少3家,高素质农民10人。6.根据农时节令,围绕产业发展,组织田间技术培训5场次以上。7.规范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运行,盘清家底,一村一策,完成村集体经济收益任务。8.发挥好护林员、护河员、护渔员、管水员作用,落实林长制、河湖长制工作要求,确保全镇森林资源、河湖资源安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