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大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镇安县大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4-04-15 10:26
单位名称 镇安县大坪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    旨: 服务“三农”。业务范围: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管、动植物防疫和监管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气象公共服务与灾害防御等工作;开展扶贫开发、移民搬迁、农业生产、合作经营、土地流转等农村工作;开展农牧、水利、林业综合服务工作。
住所 镇安县大坪镇红旗村二组
法定代表人 李先富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大坪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4.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大坪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牢记“服务‘三农’”宗旨,认真履行“公益类事业单位”职责,在大坪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接受镇纪委的监督、考核,全面落实上级及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单位章程。单位全体职工能够做到廉洁自律,自警、自醒,本年度无违法乱纪事件发生。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农业工作)①完成补助小蚕共育378张6.92万元;魔芋产业到户补助26户31.1亩1.555万元;在小河子、凤凰、庙沟、红旗、三义、园山、龙池、龙湾、全胜9个村新建新能源烤房10座,燃煤烤房5座,改造提升烤房15座,生物质燃料补助120吨;在大坪镇庙沟村,芋园村毛加波种植香菇3万袋;庙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香菇13.2万袋;商洛市丰菇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香菇30万袋;陕西秦亨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木耳99.3112万袋;在龙湾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种植羊肚菌16.6亩,种植香菇9.8万袋。②2023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4816户,总面积27779.91亩,发放补助资金1666794.6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311户,总面积18192.8亩,发放补助资金127349.6元。③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籽种、肥料发放工作,指导督促种植工作。发放肥料300吨,玉米种5450公斤,大豆种10350公斤。督促小河子村100亩,芋园村200亩的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建设,全镇5000亩复合种植建设。④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我镇2023年耕地保护及“十三五”缺口恢复任务数为1588.71亩,本年度就地恢复及异地补划累计恢复上报图斑378个共1444.17亩,恢复比例90.90%;其中A类图斑恢复任务609.26亩,完成恢复497.65亩,恢复比例81.68%。12月20日下发我镇耕地保护非粮化图斑85个共380.46亩,目前已恢复28个共80.58亩。(二、林业工作)①板栗核桃提质增效成立三个技术服务队,完成了嫁接895亩,涉及小河子、岩屋、园山、凤凰、龙池、龙湾、芋园、旗帜、三义9个村,核桃嫁接两个村150亩,涉及凤凰村、三义村;科管扩盘板栗3000亩、核桃5000亩。②中药材发展2000亩,其中涉及脱贫户面积106.4亩、63户、补助资金42560元。③示范村脱贫户、监测户板栗核桃科管227.9亩、69户、补助资金34185元。④换聘村天保护林副站长1个,换聘生态护林员5名,对88个护林员进行了全面考核。⑤成立松材线虫病处置公司一个,公司已60万元承包3年拔除疫病,参与配合和协调工作,秋季普查411个小班,其中疫情12个。(三、水务工作)①有序推进河长制工作,按照河道常态化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巡河制度,镇级每月巡河不低于3次,并做好登记,4年共清理河道达400多里。②认真落实安全饮水工作,对全镇87处工程进行了逐个排查,并对存在问题的3处工程均已整改到位,有效的保障我镇的饮水安全。为了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的管护工作,确保小型公益性水利设施正常进行生产长期发挥效益,已聘用水管员14人。③长江禁捕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我镇张贴宣传标语48条,并在重点区域张贴自然水域实行全面禁捕的通告达30余条,通过宣传车、喇叭等方式宣传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聘用护渔员4名参与日常工作,确保禁捕退捕工作正常开展。(四、畜牧工作)①全面完成2023年度各项农牧生产指标:全年发展养殖大场大户8户,新建规模养殖场1个。全镇猪、牛、羊、鸡饲养量分别达1.91万头、1232头、1.53万只、5.88万只。出栏猪1万头、牛501头、羊8250只,鸡3万只。实现肉类总量1850吨,禽蛋产量300吨,全面完成年度生产任务。②动物强制免疫工作。严格按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坚持春秋两季动物强制免疫,常年补针的防疫工作标准,在各村动物防疫员的协助下,全镇动物免疫密度、挂标和建档及免疫抗体检测等,经过县级考核组现场检查验收,均达到防控目标。③从产地检疫和兽药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上把好关,年产地检疫猪1600头、羊40只,牛30头,先后检出病害动物108头,病害猪肉200公斤,假冒伪劣兽药0.2吨,过期霉变饲料0.5吨,依据《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五、扶贫工作)①防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工作。2023年在国省系统数据录入4742条,修改信息3431条,人口动态调整情况,人口自然增加9人,人口自然减少93人。组织四支力量325人入户走访,确保所有农户全覆盖,开展了3轮集中排查走访活动,开展了3轮百日排查提升行动,排查发现疑似风险户3户,新纳入监测户3户11人,风险消除1户4人。②做好雨露计划工作。2023年春季累计摸排上报87名学生,发放金额135000元。秋季摸排69名学生,发放补贴103500元。③做好小额贷款业务。摸排动员149户脱贫产业户参加小额信贷金融贷款,累计贷款738.1万元;摸排动员一般农户31户一般农户参加富民贷,申请贷款超400余万元,助推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④协助做好重点帮扶村工作。协助龙池村做好重点帮扶村的业务指导工作,龙池村今年打造700亩烤烟基地,配套烤烟水窖6个、灌溉浇水水管2600米;农户聚集区新建公厕1座;在二组、三组为25户农户配套庭院经济相关设施,其中小菜园建设21户,厕所拆除3户,猪圈拆除17个,猪圈新建14个。该项目将助推龙池村烤烟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发展。(六、互助资金工作)①资金发放及回收方面,2023年我镇芋园村互助资金协会合计新发放借款4户11万,本年度全镇共回收到期资金33万,有效带动我镇脱贫群众产业发展。②协会会员贴息方面,2023年我镇共对19户共计借款50万元群众进行贴息,贴息金额合计18896元。③互助资金退出方面,2023年,我镇红旗村、全胜村完成了互助资金协会退出清算工作。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一是各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节本增效,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稳步提升。二是落实乡村振兴政策,实施金融扶贫、厕所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幸福指数。2.经济效益:2023年,农业方面落实烤烟3700亩,桑园科管3000亩,养蚕378张,食用菌种植150余万袋。林业方面脱贫户中药材涉及面积106.4亩、63户、补助资金42560元,核桃科管227.9亩、69户、补助资金34185元。畜牧猪、牛、羊、鸡饲养量分别达1.91万头、1232头、1.53万只、5.88万只。出栏猪1万头、牛301头、羊8250只,鸡3万只。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专业技术干部在专业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及水资源利用专业性指导不足。二是我镇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还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一是组织单位职工通过网络和学习相关资料等方式,加强畜牧专业方面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对畜牧专业技术的认知水平。二是对接县畜牧业务部门下派专业人员指导和对村级防疫员的培训工作,以提高对畜禽疫病防控工作专业水平。三是提请县农业农村局业务部门对我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予以指导,组织镇村干部加强学习,确保充分理解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及时补齐短板,完善我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续工作。六、下一步工作计划。全面服从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农业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全力确保粮食安全,力争全年粮食丰收丰产增效,治理耕地非粮化和土地非农化,确保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强农田保护及新土管法和实施条例的宣传,适时开展一法一条例的专项宣传活动;全力抓好产业发展:巩固已初具规模的现有产业,稳步推进烤烟产业,狠抓食用菌产业生产,助推蚕桑产业提质升级有序发展,加大技术培训指导,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2.进一步加强林木病虫害预防和除治工作,确保松材线虫病害完全得到控制;加大林政资源管理力度,严格林木更新采伐审批制度,加强林木管护,严励打击毁林案件及破坏野生动物行为,维护生态平衡;开展秋冬季造林绿化自查验收工作,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继续做好今冬明春林业生产规划。3.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常态化规划化开展河流“清四乱”行动,扎实推进河道清理工作;加强用水管理,提高饮水质量。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继续落实水费收缴工作,加强水费资金管理,完善水利工程设施。4.持之以恒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严格落实动物防疫行政、技术双规责任制,加强疫病监测;稳定乡村兽医队伍。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发展,确保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做大做强畜牧业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扎实搞好畜牧生产。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