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教育基金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教育救助,发展教育事业。贫困学生救助资金、奖励金和教师奖励基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等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建立各类贫困学生信息库和市级贫困学生救助工作档案;管理救助资金、奖励基金的筹措、募集和运作增值工作。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人民服务中心7号楼4层A425室 | |
法定代表人 | 袁建荣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1.38万元 | 96.9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认真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按时进行登记管理,严格根据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规范开展工作,无任何不良行为。单位按照公开透明的原则,做到专款专用,完全符合各项工作条例和相关规定。根据《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办法》,对单位相关事务进行公开公示,并按照报送要求和提交程序上报了《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及年度工作总结等相关资料。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己脱贫户、监测户适龄(6-15周岁)儿童15051名,其中己完成义务教育829名,正在接受学前教育370名,延缓入学13名,经鉴定免予教育90名,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13839名(其中小学8039名,初中5800名,己脱贫户1321名,监测户721名,其中脱贫不稳定户163名,边缘易致贫户190名,突发困难家庭子女368名);共有残疾学生992名,其中随班就读398名,特教学校上学157名,送教上门347名,经鉴定免予教育90名。二、工作成效(一)进一步夯实巩固脱贫攻坚责任。按照中省市工作要求,印发了《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措施的函》《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延安市整改工作方案》《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项行动方案》。完善了市、县、校三级资助管理责任体系,落实学生资助监管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力度,将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县区教育年度目标考核。全面落实了管理制度、监管责任、资助程序、资金管理、信息管理“五项规范”,做到了预算分配、资助对象、资助力度、资金发放、信息管理、技术手段、政策宣传、资助育人、资助评价、政策执行等“十个精准”。12月11日-13日在黄龙县迎接了省考核组考评,对局长进行了访谈。2024年元月10-12日,国家考核组对延长县进行了考核,我市的工作成效得到了考核组一致认可。2023年中共延安市委、延安市人民政府授予延安市教育局全市乡村振兴先进集体,规划科李延军荣获先进个人。(二)坚决守住控辍保学底线。印发了《延安市2023年控辍保学实施方案》,安排春、秋季开学控辍保学专项行动,指导各县(市、区)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按要求会同相关部门、镇村、学校坚持每半月开展一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儿童就读情况核查,对核查发现的厌学学生一人一策落实帮扶,对疑似辍学学生联合当地镇、村认真进行劝返,对残疾儿童接受教育能力进行鉴定,现有免于教育残疾儿童90名,对347名严重残疾学生坚持送教上门,经市县核查,目前,控辍保学保持动态清零。(三)精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调整优化了教育帮扶政策,春、秋季学期分别印发了《延安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安排学生资助重点工作任务。组织了5次资助系统培训,开展了2023年生源地贷款工作,申报了中职奖学金;加强社会资助工作;实施了贫困教师资助励耕计划,为延安市市469名贫困教师申请资助金497万元;开展了在省内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补偿代偿工作,为275名基层就业毕业生补偿学费471.0590万元;加大检查力度,对全市各县贫困学生资助情况进行了3次专项检查,核查整改了44条学生资助信息;强化资助育人宣传,在全省生源地贷款工作启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在市教育局门户网站宣传了资助政策,印发了致高中、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让资助政策家喻户晓,让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恩情。2023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学生数16015人,合同数16015笔,金额16970.0165万元;2023年共资助贫困学生19.485万人次,资助资金1.35亿元,其中资助已脱贫、重点监测户5.37万人次,资助资金0.309亿元,实现了应助尽助。(四)抓宣传树典型,资助育人促公平。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介、召开会议、张贴标语及制作宣传展板、设立公开咨询电话,发放《致家长两封信》、政策宣传单、宣传小礼品等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资助政策宣传。二是强化扶志扶智。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长效机制,加强品格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求学上进的信心、决心,鼓励学生爱学、乐学。三是传递助学强音。制定了《延安市教育信息宣传工作考核积分办法》,建立宣传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市、县累计在中省媒体发布延安教育报道179篇。三、存在问题尽管教育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巩固教育帮扶成果任重道远。脱贫不稳定户、监测户等存在返贫风险,部分父母离异、单亲、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监管力量薄弱,有厌学倾向和辍学风险,劝返学工作难度大;个别外出务工随迁子女流动较为频繁,其异地就读情况的跟进和监管难度较大,镇村控辍保学责任还要细化,控辍合力任仍需长期加强。二是资助工作需要不断规范。部分学校存在资助对象认定不精准、发放程序不规范、档案资料不完善的问题。四、整改措施及工作计划2024年,我们将以持续落实教育帮扶政策、巩固教育帮扶成果为目标,不断健全防返贫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动乡村教育全面振兴。一是继续优化教育帮扶政策。在保持过渡期政策总体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继续优化调整帮扶政策,确保及时将各类群体纳入教育帮扶体系,实现应助尽助。二是持续开展监测预警。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持续开展监测预警,及时发现风险户,随时关注重点监测户和返贫致贫高风险户,落实帮扶政策。三是不断巩固教育帮扶成果。持续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精准实施学生资助。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