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安塞区第一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延安市安塞区一道街 | |
法定代表人 | 陈阳 | |
开办资金 | 85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安塞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09万元 | 25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9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按照“党建强根铸魂,减负提质赋能,文化立德树人”的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抓严抓实常规教学,促进学校管理精细化1.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学校实行层递式责任管理,全面推行年级组和教研组管理责任制,学校领导包组负责制。为了充分发挥各层面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夯实教育教学常规过程落实,实行教案、作业、课件等常规层层审批,定时检查,问题追踪整改,同组对比考核的常规落实办法,同组评优树模机制,促进考核考评的公开、公平、公正性,带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2.狠抓教案备写环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批注式教案备写办法》《教案作业落实要求》。全面推行批注式教案,做好课前准备,守住常规落实底线,实行精耕细作;倡导教案备写的重心放在课件制作修订上,放在教学流程设计与学法指导上,放在教学对象的分层研究上,放在学习任务的精选与减少学生重复性学习任务上,为分层推进和提高课堂质量提供保障。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了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坚持推行《问题式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合作探究、分类推进和问题引导,倡导精讲多练重学法指导,倡导课例课型分类研究,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牢牢把控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提升课堂效率,为确保学生在学校学足学好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4.建立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和管理章程,修订《教职工考勤制度》《师德师风考核办法》《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办法》《职称评定办法》《骨干体系建设办法》《财务管理办法》,侧重实效性和精细化落实,注重工作效率和质量,让教师工作有章可依,按章行事,逐步营造想工作、能工作、会工作的良好氛围。5.开展常规达标创建。为了用好用活“三项机制”,激发全体教师干事创业活力,确保常规落实质量,学校开展优秀教案创建、优质课堂创建、骨干晋级创建、特色班级创建、特色部室和活动创建等达标创建,确立了教师发展的方向,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改变了被动管理的局面,逐步形成了追赶超越的良好氛围,确保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全面提升。二、积极构建“分类实践,分层推进”德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和班级事务人人有责制。让所有学生成为班级的管理主人,在班级德育管理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表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组织协调能力的提升,实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能动局面。充分发挥少先队自主管理主阵地作用,利用少先队卫生监督岗、礼仪监督岗等岗位,对学生文明礼仪、卫生习惯、路队安全、课间活动等过程监督与管理考核,补齐学校和班主任管理的短板,全面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管理协作能力。2.狠抓学生养成教育。坚持每月一个专题,每周一个主题,注重学生学习、生活、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的习惯培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开展周评月树和进步鼓励工作。实行“334星级评价”制度,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引导孩子准确定位,选定同层次追赶目标,形成追赶超越的良性竞争氛围。班级每周从学习、纪律、卫生等8个方面评选班级之星和进步之星,每月在全校范围综合评比,对涌现出来的各类之星,大张旗鼓表彰奖励,帮助学生明确标杆,树立信心,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奠定基础。逐步形成“养成教育奠基人生,责任担当成就未来”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人。3.创设学生实践平台。学校立足第一课堂,拓展第二课堂,认真贯彻“四大四新”要求,定期开展研学旅行,经典诵读、歌咏比赛、学雷锋、运动会、艺术节、综合实践大课堂等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民间艺术“五进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多元发展和综合发展。学校以年级组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做到了常态化。4.实行学生分层推进。按照“因课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本着“不比昨天的辉煌,着眼今天的进步”的工作思路,尊重学生的认知、能力等个性差异,全面推行“分层推进,进步鼓励”常规管理办法。实行基础、能力、拓展式“三阶梯”分类作业研发,实行课堂教学分层兼顾,学习任务分类布置落实,将分层分类贯穿教学全过程,减少重复性和机械性学习任务,减少“一刀切”带来的任务性体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均衡发展,实现了减负提质增效。三、创新校本研修机制,促进队伍专业发展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修订了《师德师风考核办法》,通过师德教育、师德自查、师德宣誓、师德承诺和学生问卷调查及师德一票否决考核办法,规范从教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2.创新教育科研模式。以课题为统领,开展以问题为导向,问题即课题的教科研模式,以解决教育教学当中存在的困惑和矛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学年初认真收集和梳理教育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确立总课题,科学划归子课题,一次教研活动解决一个问题,学年完成一个中型课题的教科研模式,保障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又让教科研活动有方向、有内容、有效果。学校将课标研修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等校本研修常态化。为了有效落实校本研修,学校开展周评月树德育示范教研、问题式实效性示范活动,引导教师学会教研、学会工作。3.加强骨干体系建设。立足学校实际,以校本研修和三级三类骨干成果为基础,以骨干体系建设为统领,健全和完善学校骨干体系,定期开展“双达标”(分层晋级和年度分级达标)创建。骨干体系晋级统领课堂教学达标创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骨干教师分级年度达标兑奖,促进教师提高常规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主观能动性,引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4.积极开展专业引领。紧扣学校教师队伍和骨干教师现状,学校充分发挥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引领作业,开展“名师工作坊”“青蓝帮扶工程”“名师示范课”“名师校级帮扶”“名师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修订《骨干体系建设考核办法》《三级三类骨干考核细则》等管理办法,促进了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骨干教师名师引领和标杆效应,引领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四、规范过程管理,创建平安校园我校坚持以“规范过程养习惯,抓实细节保安全”的安全管理思路,将安全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机融合,注重细节教育和规范落实,养成遵规守纪保安全的良好习惯。把小学生养成教育和安全教育编成《养成教育儿歌》《安全六不准》儿歌,融入校园文化,让孩子们背诵在口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一是坚持开展周评月查。学校坚持开展校级、年级、班级等多层次安全排查,及时排查校园设施、师生矛盾、安全管理、个性问题等,加强安全教育和突出问题安全演练。及时把握安全问题,化解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学生营养餐和教工灶的过程管理,成立学校膳食委员会,严格监督营养餐的进货、加工、试餐、留样和陪餐等过程管理,确保师生吃上卫生、新鲜、健康营养餐;严格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岗前和岗中培训,全面提高营养餐质量。三是加强交通安全管理。结合我校学生多、居住环境复杂现状,经常性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严格路队管理,按照家庭住址分开整队,专人护送至指定地点,严防学生横穿马路、上高速公路,与用电动车接送学生的家长单独签订安全协议;规范乘车学生的管理,学校要求学生放学后必须列队候车,排队上车,护送路队教师须等到最后一个学生上车后方可离开,最大限度保障学生人身安全。四是加强学校安全保卫。严格门禁值班24小时无缝管理,严格落实来客来访登记制度,成立了护学岗与护校队,在学生上下学时段维持秩序,护送学生,为学生筑牢安全屏障。严格封闭管理,学生无事不得外出,凡因病因事需外出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门卫见假条后方可放行。五是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和特殊群体教育。坚持疫情宣传教育和管理常态化,加强缺勤学生和特殊学生管理监控,提高师生健康防控意识。对校园弱势群体,强化特殊人群的教育和管理,成立女童成长家园、留守儿童之家、护苗工作站、普法工作室、亲情驿站和心理辅导室等部室,定期不定时开展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女童青春期卫生教育、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防性侵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彻底解决校园欺凌。五、对标落实,全力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创建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指标体系,对标对表逐项自查,制定了责任清单,划清了工作责任,竭尽学校力量,满怀信心为达标创建做好各项工作。(一)存在问题:一是校园占地、活动面积、教学及辅助用房不达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和功能部室严重短缺。二是校园基础设施破旧,需要维修和更新。校园中只有鼓韵楼前有一段地沟,其余部分管网全部直埋,多年失修,管网破损严重;三是鼓韵楼存在安全隐患。鼓韵楼建于1982年,2009年已经鉴定为B级危房,经过加固仍然做教室使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四是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陈旧落后,不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现有的电子白板每年投入很大资金更换灯泡和维修,但是仍然模糊不清,对孩子们的视力健康影响很大,教师办公电脑无法保障正常的备课、办公。五是教师队伍年龄偏大,专业教师短缺。教师平均年龄41岁,50岁以上27人,40-49岁81人,30-39岁85人,加之我区域的管理体制,45岁以上教师躺平思想严重,因此,按照编制不缺教师,但是在实际运作当中教师依然紧缺。六是学校领导层老化或者多年未调整,惯性思维严重,功利倾向严重,干劲不足,严重制约学校干事创业工作推动。七是校园周边环境存在隐患。学校的体育活动在体育场和盖河广场上进行,全开放广场存在安全隐患;校门口仅有的小广场,白天是停车场,晚上是夜市,学生上放学时段是车辆出入的集中时段,卫生查,危险性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