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安塞区> 延安市安塞区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

延安市安塞区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5 09:30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制定蔬菜发展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蔬菜种植、技术指导培训、试验示范,蔬菜产业的综合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住所 延安市安塞区文化艺术中心大楼2010室
法定代表人 张志宏
开办资金 145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安塞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00万元 6132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安塞区蔬菜技术推广与营销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3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安塞区农业农村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本年度单位所做的主要工作(一)科学规划,稳步扩大棚栽业面积。2023年,我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任务是新建日光温室400座1600亩,拱棚200座200亩,实际建设日光温室基地16个,建成日光温室428座1740亩,达到目标任务的109%;建成拱棚235座235亩,达到目标任务的118%。(二)持续优化山地日光温室基础设施。由于我区山地坡度大,土质疏松,每到大雨灾害天气,山地日光温室墙体、棚体经常受损严重,棚内作物受涝,道路冲毁,给种植户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今年,我中心在全区范围内提升和新建了23处山地日光温室种植点排水、道路项目,为种植户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三)发展越夏露地辣椒种植及配套防雹网等防灾减灾设施。2023年,我区大力发展越夏露地辣椒种植,种植面积达1800亩配套防雹网等防灾减灾设施,并与供港企业达成订单销售,实现以小补大、以夏补冬,增强蔬菜四季生产、周年供应能力。(四)实施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老旧设施改造提升。重点对镰刀湾镇罗居村、沿河湾镇畔坡山村、砖窑湾镇贺砭村、高桥镇贺坪村2012年以前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老旧设施进行设施改造提升。(五)建设蔬菜分拣中心,提升蔬菜分级包装能力。2023年,在招安镇枣湾村、砖窑湾镇山王河村和金盆湾村、化子坪镇沙湾村建成4个蔬菜分拣中心并配套了可移动气调冷库。有效提高了蔬菜分级包装及储运能力,增加蔬菜附加值,实现设施蔬菜质量效益双提升的目标。(六)组织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2023年,我中心共计开展了87场次,涉及4830余人次的设施蔬菜种植专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民设施蔬菜种植管理水平和设施蔬菜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七)积极开展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我中心积极开展了新品种试验示范,在安塞生态农业示范园、枣湾示范基地引进试种西红柿、辣椒、黄瓜及反季节水果40多个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为我区种植户择优挑选新品种,不仅丰富了农民种植选择,而且降低了农民试验种植新品种的风险,真正做到把利益让给农民,把风险留给政府。(八)设施蔬菜品牌建设方面。成功注册“安塞优选”“塞北鼓乡”“鼓乡菜圃”“鼓乡绿园”等蔬菜商标,“安塞茄王”“侯沟门黄瓜”“宋庄小瓜”等多个果蔬品牌深受西安、武汉等地市场欢迎。二、单位所取得社会效益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全区蔬菜生产工作以设施种菜为重点,坚持一手抓旧棚生产,一手抓新棚建设,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不断壮大蔬菜产业。重点抓了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山地日光温室种植点基础设施建设,全区累计发展设施蔬菜面积8.1万亩,瓜菜产量34.7万吨,实现产值14.8亿元;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虽然今年我区蔬菜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二是菜农文化素质低管理粗放,生产过程中矛盾纠纷较多;三是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短缺;四是蔬菜产业发展是单一的政府资金支持,缺乏社会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打算2024年,我区棚栽业工作以“装备智能化、品种特色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为方向,以建设“全省设施蔬菜规模最大、发展水平最高、质量效益最好”的县区为目标,助推乡村振兴在安塞落地见效。(一)适度扩大基地面积。一是按照“因地制宜、适地发展”原则继续扩大设施蔬菜面积,2024年计划完成新建大棚300座,拱棚200座;二是全面开展老旧设施提质增效。重点改造使用时间长,棚体结构不合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日光温室。(二)优化调整区域布局。按照“一镇一品”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设施蔬菜产业化布局,逐步完善以建华、化子坪、镰刀湾、坪桥为核心发展茄子,以沿河湾、招安为核心发展西红柿、黄瓜,以高桥、砖窑湾为核心发展西红柿、辣椒的三条特色鲜明、互为补充的蔬菜产业带。在保证设施蔬菜为主的前提下,以沿河湾镇畔坡山为核心,打造安塞设施樱桃、葡萄、冬枣等名优特产品品牌,以高桥镇宋庄为核心,打造西甜瓜、草莓等特色产品品牌,力争新型大棚棚均收入从7万元提升到8-9万元。(三)加快构建营销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安塞茄子”地理标志注册认证工作,提升安塞蔬菜知名度。二是持续推进蔬菜分级包装销售。引导菜农使用安塞蔬菜品牌标识的包装箱,进一步提升安塞蔬菜产品影响力和附加值。三是构建蔬菜溯源体系。全面推行蔬菜质量追溯制度,所有蔬菜包装箱标贴溯源二维码,实现设施果蔬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生产放心绿色蔬菜,打造高端蔬菜销售体系。四是依托安塞区农产品交易中心,建立蔬菜统一的营销网络,从根本上杜绝中间商恶意压价、低买高卖等现象,让菜农利益最大化。(四)不断提升科技引领水平。一是建设安塞区高桥镇北宋塔设施蔬菜省级现代产业园。2024年计划在安塞区高桥镇北宋塔村建设一个设施蔬菜省级现代产业园。二是实施安塞有机蔬菜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在砖窑湾镇山王河村发展露地菜种植11000亩(工业辣椒种植10000亩,有机红薯种植1000亩)及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支持上海荣邦开展砖窑湾镇山王河村有机蔬菜园区创建工作。三是实施安塞越夏蔬菜供应链建设项目。种植基地线椒8号300亩、拱棚种植越夏陇椒500亩,以及产业链延伸冷库建设。五、扎实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推行领导包片、干部包点、技术员包棚包户责任制,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搞好生产服务,着力提高设施蔬菜质量效益。2024年,计划举办各类果蔬培训班24期,培训技术人员486人次,菜农5812人次,专家教授深入种植点培训指导15期,培训菜农3004人次,组织菜农观摩学习高产高效典型650人次。六、抓好项目的争取与实施。加强与中省市相关部门的衔接,努力争取中、省项目,整合捆绑使用资金,为我区蔬菜产业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继续抓好千亿级设施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的争取、实施及后续管理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