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镇安县妇幼保健院、镇安县健康教育中心)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妇女儿童身体健康管理、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开展妇女和儿童保健、妇女病普查、遗传病筛查、产前诊断与接生、高危孕妇筛查、高危新生儿筛查、治疗与监护儿童疾病防治、妇幼卫生、计划生育和健康教育工作的监测与信息管理、人员培训、科学研究和咨询业务、计生技术服务及人员技术培训、生育指导与避孕和婚前保健咨询、医学检查及保健。(涉及资质认可或者执业许可事项以行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业务范围为准)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文卫路3号 |
法定代表人 |
晋章明 |
开办资金 |
2513.42万元 |
经济来源 |
财政差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卫生健康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2869.07万元 |
2869.07万元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妇幼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37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单位名称、业务和宗旨范围、举办单位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6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坚持党建引领,自身建设全面加强。医院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强化党建引领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性根基。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强化规范引领,深入推进“两医”整治,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廉政氛围。(二)坚持夯基垒台,科学管理焕发活力。一是深化绩效分配改革,实现绩效工资向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医务人员倾斜的原则,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二是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中心发展提出了24条意见和建议,已建立整改台账,现逐项落实整改中。三是实行院长行政查房制度,将“一切为了临床”的服务站点前移,行政办公做到“三个前移”,行政总值班前移门诊科室,职能部门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院领导前移至临床一线查房,行政职能科室更加贴近一线、贴近临床、贴近患者,管理和服务效能极大提升。四是加强医院安全管理,紧盯重点部位、重点环节,查找漏洞,补齐短板。全年未发生任何不安全事故。(三)坚持内外兼修,医疗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二是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建立科室三级质控组织,三是用药管理进一步规范,严格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建立药源性管理体系,监测、报告、评价、防范全流程监管。四是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修订护理核心制度,明确优质护理、质量安全等指标,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巩固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包抓式质控等工作。五是持续预防控制院内感染,完善医防融合、平战结合、科学实用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坚持提优补差,学科建设成绩斐然。持续加强学科建设,为不断提升危急重症救治水平,医院克坚攻难租用临边商用房490平方米建设重症医学科及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已规范化运行中,是全市首家开设重症监护室的妇幼机构。坚持人民至上,就医体验大幅提升。持续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全面推行门诊预约就诊,为患者提供多渠道线上预约方式,提供快捷服务。二是为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医院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即打通科室之间的床位界限,对全院床位进行动态化管理,切实解决患者“住院难”的局面。(六)坚持引培并举,人才工作再获突破。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强化人才管理,对照岗位职责和德、能、勤、绩、廉的综合标准进行述评,完成5名试用期满中层干部的综合考核工作。(七)坚持攻坚克难,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持续优化就诊环境和优化信息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以解决群众就医中的“难点”、“堵点”。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社会效益:2023年度医院先后荣获省级健康医院建设示范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市级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先进集体、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3名职工分别荣获省级乡村振兴好青年、市级预防医学先进工作者。儿科作为全市医药卫生领域唯一一家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2.经济效益:2023年,门(急)诊患者累计12.4万余人次,收治住院患者9112余人次,平均住院日6天,病床使用率111.7%,较去年同期上升12.1%;药占比24.04%。四、目前存在的问题2023年,我中心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上级要求还存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党支部建设还有差距,因办公用房紧缺,各党支部没有固定党员活动室;二是基础建设还比较薄弱,医院整体规模小,发展空间受限(如中医康复科建设因地方限制一直搁浅;在就诊高峰,门诊、住院部患者拥挤,床位紧缺,楼道加床现象已成常态,无法满足就诊需求;周边无停车场,给患者就诊带来极大不便)。整改措施1.按照镇安县卫计事业发展规划医院床位和人员编制,目前临床医疗人才匮乏现状极为严重,请求重新核定和落实人员编制并放宽人才引进政策,一次性解决应急人才的借调问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建议整合区域内现有妇产、儿科资源,政策性控制中心现有人才外流,重点扶持发展妇科、产科和儿科品牌;并把老年医养(内科)、托育中心作为县域内补短板和重点支持项目,寄予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六、2024年工作计划下一步,妇计中心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以及主管部门工作要求,扎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真抓实干、创先争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信仰信念信心,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最高的工作标准、最严的纪律作风,奋力谱写妇计健康工作新篇章。持续推进“两医整治”走深走实,一是思想认识再深化,持续深入开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普法教育、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思想上警醒,组织实施中层正职每月向党总支述职述廉。二是自查自纠再细化,坚持小切口、大深入,聚焦群众和“风”“腐”易发环节,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岗位,“拉网式”查找薄弱点、制度漏洞和廉政风险,拓宽问题排查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监督检查再强化,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持标本兼治,“即时查”“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抓重点、解难点、通堵点,确保“两医”整治工作取得切实效果。持续提升医疗保健服务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基础、以安全为核心、以效率为重点的质量安全管理考核体系,依托三基三严、院长行政查房等系列活动,规范医疗行为,提升医疗质量,守牢医疗安全底线。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构建“一科一品”护理服务体系,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同时做优做强中医儿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医内科、中医康复、中医不孕不育等专科建设,积极筹备迎接全国妇幼中医药特色单位现场评估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加大设备投入,不断拓宽中医服务范围,全力打造“中医妇幼”特色服务品牌,全力迎接“二甲”复审准备工作。(三)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扩大改建院区,增设床位编制,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挤的问题;聚焦新需求,升级完善信息化功能,优化就医环节,缩短就医时间,稳步打造高效智慧医院;陆续对儿科住院病区、门诊病区进行装修改造,对外墙面进行亮化,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和功能分区,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实现医院环境服务能力大跃进。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有医疗执业许可证证书号:43642059161102511G1001证书有效期:自2022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度医院先后荣获省级健康医院建设示范单位、模范职工之家;市级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先进集体、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3名职工分别荣获省级乡村振兴好青年、市级预防医学先进工作者。儿科作为全市医药卫生领域唯一一家单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