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紫阳县> 紫阳县农村发展财务运行中心(紫阳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

紫阳县农村发展财务运行中心(紫阳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5 08:51
单位名称 紫阳县农村发展财务运行中心(紫阳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落实农村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参与拟订全县乡村振兴有关政策措施;承担全县村级奖补资金、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村级运转经费及村干部报酬、财政所规范化建设等资金保障;做好乡村公益事业债务化解;承担农村改革发展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紫阳县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相关事务性工作。
住所 紫阳县城关镇环城路居委会
法定代表人 严晓妮
开办资金 87.6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紫阳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35万元 95.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3月10日按规定申请变更了单位名称、法人代表,于2023年12月25日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紫阳县财政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工作。2023年下达我县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共1135万元,用于全县2022年、2023年农村户厕改建奖补,支持农村厕所后期管护及厕所粪污收集、运输、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相关设施设备建设。农村厕所革命我县以农村户厕改建为重点,坚定“小厕所、大民生”的理念,认真落实农村户厕改建相关政策,以自建卫生厕所改造提升和旱厕改卫生厕所为主要内容逐年推进农村户厕新改建。我县新改建农村户厕主要以“水冲式卫生厕所+三格式化粪池”模式为主,县镇村广泛动员,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户厕新改建,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一是坚持愿改尽改,整村推进。通过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增强群众环境认识,在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以村为单位组织施工队实施新建改建,做到整村推进。二是坚持改一座成一座,强化质量。以提升新改建农村户厕质量为目标,县农业农村局和各镇分别成立了农村户厕新改建技术服务队,加强巡查检查和技术指导,组织召开培训会议,印制技术规范等相关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以镇村干部为主微信推送农村户厕新改建技术资料,普及技术规范。三是严格标准验收,落实奖补政策。新改建结束后,镇村严格技术规范逐一进行检查验收,建立完善户厕改建档案,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初验合格的报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复验,复验合格及时拨付奖补资金兑现到新改建农户,做到不符规范不奖补,不及时投入使用不奖补。四是抓好问题厕所整改,实现粪污无害化处理。结合农村户用卫生厕所问题排查整改,对自建类粪污处理存存环境污染隐患的,利用奖补政策鼓励农户新建三格式化粪池,无害化处理厕所粪污并资源化利用,降低厕所粪污对环境的影响。(二)持续推进基层财政所规范化建设。通过2021和2022两年持续推进我县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基层财政所硬件达标,通过“二强化二提升”,在软实力上进行推进财政所建设。强化机制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为充分发挥乡镇财政所就近就地职能作用,彻底打通财政资金监管“最后一公里”,在全县17个财政所全面推行“领导包片、股室联所”责任制度,制定印发《紫阳县基层财政所管理制度》、《镇级财政资金管理办法》、《村级财务委托代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通过督促指导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优化工作流程、规范操作程序,着力提升了基层财政所监管水平。强化学习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结合学习教育,制定了学习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不定期对财政所人员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及业务培训,进一步加强基层财政所人员政治理论及业务学习,提高基层财政所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和职业操守,先后开展了“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采购管理”、“财政云”等业务知识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财政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本领。(三)加强村级财务检查指导。为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加大财务公开力度,促进农村事务管理民主化,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一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修定了紫阳县村级财务管理办法,强化凭证传递和账务核算程序。如村集体发生经济业务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须有经办人、证明人签字,并经审批人签字审批后,交给报账员办理报销手续。村报账员于每月或每季民主理财日将原始凭证提交村务监督委员会审核。并将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进行分类、汇总,报送乡镇代理会计,同时办理票据交接手续等具体流程,让财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做到有据可依。二是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今年根据新修订的紫阳县村级财务管理办法,我们对全县176个村级报账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培训,首先对修订的办法进行详细说明,在对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并就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培训,约束与规范自身工作行为,提升财务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四)持续推进我县村级公益事业奖补工作。为推进我县2023年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顺利开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密围绕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合理规划为基础,2023年村级公益事业以村(社区)为业主,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农民受益为目的,形成政府奖补资金引导,社会筹资补充,筹补结合、多元投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新机制;坚持项目确定实行农民自主决策,尊重农民自主权;项目资金使用实行公示制,尊重农民的知情权;项目实施实行民主管理,尊重农民的参与权;项目管护实行民主协商,农民监督,不自作主张,大包大揽,包办代替等违背农民意愿的行为。(五)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奖补资金的管理。为充分发挥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效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工作,首先把握原则、明确范围。即把握“三个优先、一个重点”的奖补原则:优先安排规划保留村点、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村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公益事业建设项目;优先选择村两委班子得力、群众积极性高的村组;奖补项目以村内道路、便民桥、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规范程序、合理选定。按照“村民议定、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区级审批”程序。财政局针对各地申报的项目,按奖补原则和范围初步筛选后,对水毁公路、排洪渠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勘查、论证,并进行公开招标,确保财政奖补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23年安排农村综合改革资金1481万元,其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厕所革命奖补1135万元,慈安便民桥建设35万元,村级公益事业奖补311万元,实施项目5个,涉及5镇5村;村级公益事业奖补资金311万,实施项目12个,涉及8镇11村,随着村级公益事业奖补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项目区内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000座,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县级抽审复验后兑付资金。全县卫生厕所74339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38%。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问题:一是农村群众对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较大,由于我县财力紧张,需要上级给予更多的农村公益事业专项资金支持。二是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头人缺乏管理经验和市场的对接能力,发展的风险意识有待提高。(二)改进措施: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专项资金对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对农村发展集体经济给予有力的经济补贴,提高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利益和收入。二是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头人培训,多措并举,培养起一支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建设善管理、懂经济、有责任、会经营的村级人才队伍,为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监督和财务人员培训、激励制度,对村级财务进行有效监管,确保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人员奖惩、考核方法,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继续扎实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要坚持以农民共同需求为导向,优先解决农民最急需、最迫切的惠民工程。要以农民持续受益为目标,因地制宜制定项目管护办法。二是继续抓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推进和协调。确保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健立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和经济收益分配机制。三是继续强化村级财务监督,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指导,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四是强化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资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倾斜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五是配合县农业农村局持续抓好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能力,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水平,确保村集体经济收益逐年增长。六是坚持不懈的抓好基层财政所建设工作,更好的服务群众,提高服务效能,积极打造服务型财政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