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旬阳市> 旬阳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旬阳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5 08:21
单位名称 旬阳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畜牧兽医实用新技术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指导、宣传培训、示范推广。承担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的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等工作。
住所 陕西省旬阳市城关镇天池路1号
法定代表人 乐三宝
开办资金 57.6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旬阳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0.93万元 57.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于2023年12月按规定申请变更登记了开办资金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3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做好关键技术的示范与推广。一是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我市紧紧依托市种公猪站等8家良种繁育场,引进优良畜禽品种,建设种质资源畜禽场,推广良种繁育步伐。二是实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全年投入资金6000万元,遴选20个生猪规模养殖场、1个生猪定点屠宰场、1个饲料加工厂、1个有机肥加工厂推动全市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三是强化产业培训。全年共组织培训26场次,参训人数1500余人。四是加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增强生态富硒肉牛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狠抓服务,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始终把全市动物防疫作为畜牧产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建立健全市镇村场四级防疫网络,严格规范开展疫情监测和免疫,实现了动物免疫各镇常态化、程序化、标准化。(三)创建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取得成功。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服务,主体企业的努力,旬阳家润牧业有限公司创建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顺利通过验收。(四)努力提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全市畜禽粪污产生量154.08万吨,其中液体粪污产生量105.05万吨,固体粪污产生量49.03万吨。粪污资源化利用量140.67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1.3%。(五)渔业技术推广工作。一是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资源优势特点,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引导生态渔业适度集中,不断优化布局。二是加大鱼类增殖放流频次。截至目前,全市完成鱼类增殖放流8次100余万尾。三是推广稻(藕)渔综合种养。利用铜钱关、石门、双河等镇稻田资源优势,新发展稻渔综合种养3700亩,藕塘养殖300亩。(六)认真履行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严格落实屠宰企业“两项”制度,强化责任落实,严格安全排查制度。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畜牧产业稳步提升。全市能繁母猪存栏2.55万头、同比增长15.38%,生猪存栏24.65万头、同比增加9.36%,出栏39.32万头、同比增长18.97%;牛存栏7.78万头,同比增加14.92%,出栏1.92万头、同比增长20.75%;山羊存栏14.57万只同比增长6.82%,出栏11.72万头同比增长20.08%;家禽存笼121.55万羽同比增长15.34%,出笼147.13万羽同比增长11.73%。肉类总产3.79万吨同比增长15.55%。2.养殖场新建步伐加快。2023年全年计划发展新改建规模养殖场、生猪定点屠宰、饲料加工以及有机肥加工企业5个,已完成改扩建23个,其中:养猪场20个、定点屠宰场1个、饲料加工厂1个、有机肥加工1个。3.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全面开展。全市标准化示范场总数累计达到14个。4.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及挂标率均达100%。全面完成春秋两季防疫任务。全市实施免疫猪口蹄疫41.9万头、猪瘟38.8万头、牛口蹄疫12.72万头、羊口蹄疫26.65万只、禽流感225.6万羽,鸡新城疫64.5万羽,小反刍兽疫4.9万头/只,达到应免尽免。5.陆基高位圆筒循环水养殖池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利用赵湾双龙湖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1400立方米和锦豪生态农业科技发展公司1000立方米水域优势推动我市陆基高位圆筒循环水养殖设施建设,已建成投产。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畜牧产业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由于去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下滑,养殖企业普遍较少养殖量,导致群众补栏积极性不高养殖量增速不明显。2.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严重短缺。由于我市畜禽产品处于初加工阶段,货源供给大于加工需求,导致畜禽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二)改进措施:1.全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认真组织落实《旬阳市稳定生猪生产三年行动方案》,全面抓好“两场”生产技术指导,做好能繁母猪、育肥猪和仔猪的政策保险。2.扎实开展养殖园区培育。围绕市委、市政府现代生猪产业“1+10+50+100”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建设任务,认真制定了包联指导实施方案,组建技术指导专家组,分批次深入示范场开展技术指导,协助园区解决生猪销售、防疫设施建设、常见疫病防治等具体问题。四、下步工作打算。一是强化生猪调控力度。以现有能繁母猪存栏数为基础,加大生猪调控措施力度,确保生猪存栏不下滑;二是在技术服务上提质量。利用现有技术力量和行业技术特点,优化产业布局,加大一线服务频次和质量,有效提高养殖企业实际产能。三是加大地方资源优势推介。利用网络、自媒体、新闻报道等方式,对地方特优畜产品的宣传推介,吸引全国有意愿的企业和成功人士来旬投资兴办畜产品加工厂,延伸地方畜牧产业链条,扩大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促推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