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人民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业务范围:医疗与护理,内、外、妇、儿、中医科;预防保健及其他辅助治疗;教学科研;铁路医疗巡回工作。 | |
住所 | 汉中市汉台区石马路111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惊涛 | |
开办资金 | 14244.1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4244.17万元 | 12966.2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83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1、2023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2、2023年度根据汉中市人民政府汉政任字[2023]5号文件,法定代表人由陈建华变更为李惊涛。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3年,我院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全面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院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各项工作开展情况(一)聚焦提升医院综合实力,扎实推进医院内涵建设,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一是高质量制定我院《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划分责任清单,逐项落实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院长、分管副院长、相关职能部门下到科室,听取各科汇报,针对科室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对能解决的具体问题立即督办,对于制度不合理等问题,研究改变医院制度及政策,予以解决。二是持续推进三大中心建设。在创伤中心建设方面。创伤中心已于今年9月顺利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并挂牌,院前急救时间缩短,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胸痛中心建设方面。成立新的胸痛中心委员会,建立了以胸痛中心为基础的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进一步畅通了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开展院前溶栓治疗。在卒中中心建设方面。加入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单位、汉中市卒中专科联盟单位、急性脑卒中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优化急性脑卒中病人接诊会诊、评估、化验及颅脑CT检查流程。三是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2023年12月我院荣获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汉中市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病理科荣获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汉中市病理细胞学切片质量竞赛三等奖”。(二)在医疗学科建设方面。心内科、麻醉科通过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在护理学科建设方面。肾脏内分泌科2023年7月获批陕西省内分泌糖尿病护理专科联盟理事单位。慢性伤口护理专业小组参加省级压力性损伤护理青年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压力性损伤护理进展”中《一例全身多处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荣获最佳案例奖。(三)推进科教协同,激发活力新引擎。一是科研再有新突破。今年我院三项科研经市科技局专家组评审通过并全部荣获“国内领先”。召开我院第二届科研基金立项部分课题结题评审会,共4项通过结题评审。两人分别获得汉中市科技创新人才、优秀科技论文荣誉;创伤外科荣获市科技局优秀医学科技创新团队。二是新技术再有提升。我院11项限制类技术备案成功,其中9项为首次备案,有力提升我院医疗技术水平。对我院4个新技术新项目进行评估审核,准予临床开展及推广。(四)优化人才队伍,注入发展新力量。一是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通过人才招聘,坚持人员低出高进,人力资源结构发生好转,目前医院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59.38%,比去年提高8.8%。二是高层次人才引育并重。修订了《外聘(返聘)专家管理办法》,为今后选聘专家明确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有利于医院引进高层次成熟人才,促进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迈向新台阶。三是进修培训再有实招。修订了《医院进修管理办法》,通过提高进修人员工资待遇和住宿报销标准,鼓励各学科到省内外技术先进的上级医院学习,持续提升医疗人才专业技术水平。今年来,共选派27人外出进修。(五)稳步推进薪酬制度改革。2023年9月,引进第三方完成我院新一轮薪酬制度改革,采用综合当量法,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融入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8项考核指标及公立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将医疗业务与财务融合,减少医务人员的逐利行为。试运行三个月以来,质量指标明显提升,药耗占比、均次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病案归档率等指标均好于之前水平。二、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一是便民服务方面。在门诊大厅增设爱心驿站,提供“六个一服务”。新增院内停车位40个,解决患者高峰时段入院停车排队时间长问题。合理布局门诊科室位置,减少患者就医来回跑路时间。为住院患者提供集中点餐、送餐服务,调整高峰时段电梯使用效率。二是就医改善方面。开设周日门诊、周日体检、实行门诊回访、住院回访、体检回访机制,持续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同时,开展团体体检上门预约服务,不出单位,便可享受优质体检服务。三是组织医护人员下基层义诊活动。今年,组织义诊活动45次,义诊人次8000余人次,发放资料6000余份;共举办各类健康讲座及医保政策宣传20余次,参加人数18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500余份。接收各基层医疗机构转诊病人达100余人,切实让基层群众享受到市级医疗资源。(二)经济效益2023年我院总收入21414.97万元,较上年增长878.47万元,增幅4.28%。账面亏损1440.31 万元(若不考虑捐赠设备收入、固资折旧等非付现成本,节余324.89万元)。其中汉中本部收入17706.38万元,较2022年增长1802.9万元,增幅11.34%,丰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入增长2.41%,勉西分院受医保结算政策影响,收入较2022年减少953.27万元,减少比27.74%。三、目前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生存压力大。2023年全市开始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按病种结算的改革方式对二级医院的考验很严峻。只有严格控制成本的,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在这个改革中生存下来。二是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依然存在“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科室业务发展需要人,但因工资待遇不高,医护人员极不稳定。有些业务骨干外出进修后被其他医院高薪挖走,不惜交高额的违约金也要辞职离开,造成科室发展的核心力量缺失。高层次人才因薪酬待遇的原因大多也不会选择我院。(二)改进措施1、加大外聘、返聘专家的力度,促进学科建设发展;继续选派骨干医师送外进修,不断强化内部竞争力,提升服务能力,赢得患者信任。2、多跑医学院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医学院校,多招聘应届毕业生,自己培养,为医院的发展打好基础。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聚焦集中整治和思想引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的融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进医院发展的红色引擎。二是以内涵建设为核心,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三大中心建设基础上,持续提升创伤中心整体水平,持续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指导下,使医院各科技术实力不断提升。三是健全医院运营体系。建立运营管理委员会科学决策、分工负责、协同落实、分析评价、沟通反馈的高效运营管理机制。持续完善符合现阶段医院发展和医改要求的绩效改革评价与分配方案,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推动运营管理全面深度融合医院核心业务,强化成本管控与投入产出评价,提升运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四是完善门诊诊疗工作机制。加大日间门诊、周末门诊、无假日门诊的开展力度,力争在儿科、皮肤科的基础上,增加创伤显微外科开设无假日门诊;定期开展门诊健康大讲堂,多部门协作宣传医保政策、院感防控、医院性价比、延伸服务、慢病科普等;开展视频诊疗门诊,定期给予服药、饮食、功能锻炼等康复指导;深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全力打造便捷就医环境;加强门诊客服电话回访工作以及对特殊人群的家访送医送药等服务。加强对门诊和专家的多方位宣传,打造优质门诊名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五是推进落实DIP支付工作。加强MDT管理,利用好DIP软件,完善各项数据整理收集,提高医保结算清单质量,提高医保支付比,用好DIP管理工具,促进医院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收入结构、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六是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推行电子入院证,实现入院治疗的线上办理,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流程体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宗旨。提高自助设备使用率,积极引导患者使用自助设备医保结算功能,为患者提供更加快捷、高效、优质的智慧化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PDY10016461070111A1001,有效期限2022年12月05日至2027年12月0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12月荣获由汉中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汉中市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