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府谷县> 府谷县乡村振兴建设服务中心

府谷县乡村振兴建设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4-12 16:18
单位名称 府谷县乡村振兴建设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乡村振兴,为农服务。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培育典型,总结经验,政策咨询服务;农业环保、新能源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指导和培训;农村能源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为乡村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提供技术指导。
住所 府谷县河滨路农业大楼6楼
法定代表人 文清泉
开办资金 8.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府谷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38万元 32.25万元
网上名称 府谷县乡村振兴建设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奋斗送走岁月,实干铸就辉煌。2023年,乡村振兴建设服务中心在市级主管部门和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领导干部的努力,站在新的起点上,迎接各种挑战,赓续拼搏精神,顺利完成了上级交代的各项任务。现将我中心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一)继续配合农业农村局做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各项工作。组织各实施企业召开业务培训会,要求各实施主体根据各子项目规范要求严格管理项目申请表、项目勘验表、项目签订协议书、项目预算书、项目施工图纸、项目预审后相关材料、招投标完成相关材料,我中心负责对项目进行资料整理、档案留存,形成一企一档,一项一档的管理模式,省市县各级领导和全国各地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县市的高度认可。(二)秸秆肥料化堆肥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为进一步杜绝秸秆焚烧,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展秸秆肥料化堆肥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在全县范围内26个养殖企业和种养殖大户示范推广秸秆腐熟剂3.6吨、秸秆青贮发酵剂667袋,进一步提高了全县秸秆肥料化和饲料化利用率,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及农村人居环境清洁的作用。(三)秸秆还田利用建设项目设备示范推广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有效减少秸秆污染和浪费,依托2022年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我中心配合农业农村局根据前期各有关实施主体和种养殖大户的申请,以及局属有关单位的申报,在全县部分实施主体和种养殖大户中示范推广了秸秆还田单轴灭茬机100台,秸秆铡揉一体机500台,用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四)积极开展农膜回收利用工作1、充分利用已建成的5处残膜回收网点,鼓励农用薄膜生产者、销售者、回收网点、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业或其他组织等开展合作,不断提高回收利用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益。截止目前共计回收废旧农膜约30吨、废旧棚膜20吨,为全县群众置换标准地膜15吨、棚膜10吨,进一步引导农民增强废旧农膜回收意识,充分促进了我县农膜利用的减量化、循环化、无害化。2、按照《陕西省农田农膜残留监测技术要求》,对一个省控农田残膜监测省控点(墙头村监测点)进行了常态化、制度化监测与评价,积极开展了2022年和2023年地膜残留监测工作,分别进行了农田残膜样品采样、清洗、晾干、称重等程序,并出具了真实准确的结果,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打赢净土保卫战,掌握农田农膜污染基本情况,实施科学污染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持。3、积极开展了典型种植户地膜(棚膜)使用及回收调查工作。我中心根据市上安排,安排技术人员对全县10户典型种植户进行了实地调查,涵盖农田面积、地膜使用量、覆膜时间、地膜回收量等内容,并对各废旧农膜回收点进行实地调查。(五)持续做好2023年厕所革命的办公室日常工作1、积极做好2023年农村改厕工作的上传下达、报表调度、办公室档案整理工作,截止目前,各镇累计完成新建卫生厕所796座,提升改造卫生厕所852座,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700座改厕任务。2、为了全面落实省市有关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管理的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县后续管护工作,帮助改厕农户解决厕所后续管护问题,让环境更加干净卫生,让农村厕所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靓丽窗口。在全县各有关镇、村内示范推广了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厕屋配套垃圾桶1000个、便池刷1000个,引领全县改厕农户自觉养成清理卫生厕所的好习惯。(六)积极开展了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点土壤和农产品采样工作,该项工作的完成为进一步掌握我县范围重点区域农产品产地环境总体质量状况、潜在风险及变化趋势,为建立准确评判、响应及时的土壤环境动态预警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及府谷农业生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沼液液态生物有机肥示范建设为加快发展我县生态循环农业,做好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推广工作,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实现环境宜居、提质增效,在各有关镇的实施主体、种养殖大户中示范推广了各种沼液提升泵10套、液体肥沼液营养液2800桶、沼液有机肥200m³、水溶性肥料19吨,从而减少了化肥用量,改善了农产品产地环境,推动了绿色农业持续发展。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分散利用量调查,对2022年度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到对全县6个村120户农户、16个经营主体中开展秸秆分散利用量入户调查,并将数据意义录入系统,为建立府谷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基础数据。新建1处新能源示范基地,打造了府谷农村采暖新模式,在孤山沙洼行政村示范推广壁挂太阳能路灯110盏、石墨烯采暖片130个,并辐射周边农户进行了新能源产品的示范推广,打造了府谷农村采暖新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农村能源科学技术和农村能源新产品进村入户,提高农民对新能源建设的认识和应用。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通过新能源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农村新能源科学技术和农村能源新产品的进村入户,发挥了农村新能源产品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为我县的农民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通过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点土壤和农产品采样工作的完成为进一步掌握我县范围重点区域农产品产地环境总体质量状况、潜在风险及变化趋势,为建立准确评判、响应及时的土壤环境动态预警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及府谷农业生产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工作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规范了我县废旧农膜回收工作,做到了应收尽收、使废弃物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创建了良好农业生态环境。截至目前,3处回收站点已完成地膜回收库建设,回收废旧农地膜10吨,存在的问题我们实施的多个项目,均没有配套专门的工作经费,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希望可以配套部分专项项目工作经费。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认真整改,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推进我县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改进措施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面对的对象全部是农民,所服务的场所都在农村,在工作中,我们积极深入基层,宣传指导,把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位农民群众,坚持做到笑脸相迎,热情服务,尽最大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为群众办实事。求真务实,树立良好形象我们的工作长期与农民打交道,形象好与坏,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效益。为此,我们以行风建设为旗帜,结合本站的实际工作,提出自身形象的建设目标:即敬业为农、优质服务、团结务实的农业人形象。下一年工作计划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地膜科学使用回收项目的残膜回收、“以旧换新”指导工作;进一步引导农民增强废旧农膜回收意识,科学使用地膜,防治地膜污染,充分促进我县农膜利用的减量化、循环化、无害化。充分利用已建成的5处农膜回收网点,鼓励农用薄膜生产者、销售者、回收网点、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业或其他组织等开展合作,不断提高回收利用体系运行的效率和效益;继续按照《陕西省农田农膜残留监测技术要求》,对农田残膜监测省控点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监测与评价,建立完善农膜残留监测数据库和回收利用监测体系,掌握农田农膜污染基本情况,实施科学污染防控;积极依托相关业务、技术力量,大力开展农膜使用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快种植业生产方式与配套关键技术、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技术等推广应用。合理调整,推广新优作物品种,减少农膜用量。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全县“厕所革命”建设:积极做好2024年农村改厕工作的上传下达、报表调度、办公室档案整理工作;积极协助农业农村局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技术指导、服务培训等工作。配合农业农村局完成2023年第三批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陕北长城沿线农业节水项目,率先让10个合作社(企业)起到引导示范作用,“企业+农户”的模式可为全县多个乡镇农户提高农事服务,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提高农户生产收益,为全县集成推广农业节水模式,辐射带动农业节水加快发展,实现“秋雨春用、丰雨旱用”的抗旱耕作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分散利用量调查:继续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对2023年度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到对全县6个村120户农户、16个经营主体中开展秸秆分散利用量入户调查,并将数据意义录入系统,为建立府谷县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和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共享平台提供基础数据。5、配合农业农村局做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和其他后续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