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莲湖区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区市民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受理服务对象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效能等方面的投诉,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负责网上政务服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开发、管理和维护;负责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指导街道、社区开展政务服务工作;负责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代办、帮办服务;负责12345市民热线区级平台建设、日常管理,指导、协调、监督和考核各承办单位市民热线事项办理工作。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大土门2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超 | |
开办资金 | 45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莲湖区行政审批服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67.25万元 | 254.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不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稳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制定《莲湖区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工作机制》,成立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各牵头部门召开工作推进会4次,开设线下“一件事一次办”专窗8个,全面承接省级15个“一件事”改革任务。二是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工作。全区范围实施的“证照分离”改革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共计54项,已完成54项。2023年,共计办理涉企经营许可改革事项10673件,其中审批改备案3020件、实行告知承诺1175件、优化审批服务6478件。今年新增市场主体2万余户。三是强化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莲湖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标准化业务手册》和《莲湖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事项踏勘标准手册》,对104项高频审批服务事项和21项踏勘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逐项细化审查条件、审查材料、表现形式、审核要点等,以标准化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四是做好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制定《莲湖区政务服务“好差评”管理办法》《莲湖区政务服务“好差评”考核细则》,将“好差评”确定为区级相关部门和各街道政务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今年,莲湖区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量达53万,满意率99.9%,差评整改率100%。五是提升审批人员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业务讲堂、举行政务服务知识竞赛等形式,持续加强服务理念、服务礼仪、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审批服务人员综合能力素质。今年已开展业务讲堂42次,并组织134名窗口工作人员参与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竞赛,稳步推进政务服务人员“持证上岗”。(二)不断提升市民中心服务水平一是不断拓展“周末不打烊”服务范围。组织公安、人社、医保、审批、税务等部门进一步梳理,分两批新增“周末不打烊”政务服务事项130项(累计达到258项)。今年已累计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办理业务1万余件。二是上线莲湖区审批服务地图2.0版。依托大数据绘制了餐饮、药店、学校等机构的审批服务地图,企业在投资前,可先通过政务服务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在审批服务地图中查询已有机构情况,为投资选址提供参考。地图还对注意事项及线上线下办理渠道进行详细说明,实现了决策参考、审批要素、办事引导“一图看懂”。截至目前点击量达1.3万余次。三是推行重点项目帮办代办“343”举措。建立由专职代办员、业务帮办员、企业服务专员组成的“三员”服务队伍,畅通线下窗口、主动征集、部门转交、专员移交“四类”办理渠道,打造审前导办、互动联办、全周期跟办的“三办”服务模式,实现审批难题快速解决。今年共帮办代办市区重点项目57个。四是提供自助绘图服务。针对企业在申办行政许可过程中因布局图不合规导致多次跑等问题,开设自助绘图区,开发专用AI制图工具,囊括餐饮、药店、游泳场等9大类服务场景所必需的129种设施设备,服务对象仅需拖动鼠标,几分钟就能绘制一张平面布局图。五是常态化开展“全生命周期”服务小课堂。精心策划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小课堂系列活动,在活动形式上,企业可通过报名参加线下小课堂,也可观看线上直播,进行互动交流,活动内容涉及企业开办及餐饮店、药店、诊所、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高频审批事项的办理。目前,已举办8期活动。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区市民中心是全区唯一的区级政务大厅。目前,中心进驻单位45个,设置窗口141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2个,自助终端182台,可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及便民服务事项1404个,最大程度的实现“只进一扇门、办好所有事”。2023年累计办件达420余万件,日均办件量约2800余件,日均接待4000余人,群众满意率达99.8%。先后接待民政部、国务院办公厅、省市等620余批次的考察调研,承办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现场推进会、西安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现场会、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工作交流会、西安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现场培训会、陕西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培训班,受到各级领导及企业群众高度肯定。三、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存在的问题一是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培训力度有待加强。大厅工作人员流动性强,新进人员业务知识掌握不足,对群众咨询的问题不能全面系统的予以解答,给群众办事造成不便。二是宣传引导不够。很多能够网办的事项,群众知晓率不高,例如灵活就业人员医保及养老费用缴纳,我区已开通线上缴费渠道,但仍有很多办事群众到线下窗口办理,使得特定时期内群众办事扎堆,办件速度较慢。(二)整改措施一是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业务能力水平,在持续优化服务、提升效率方面为企业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二是将联合多部门,组织相关业务的宣传引导,合理分流办事群众,最大程度地提高群众办事效率,满足群众诉求。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的意见》《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最新文件要求,持续做好“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免证办”“帮办代办”等工作,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集成办、帮代办。二是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新举措。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如针对重点投资企业,通过提前预勘、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等举措,打造重点投资企业全流程审批服务“快车道”;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园区楼宇,通过建立“莲小驿”助企发展服务站、建立巡回移动服务队等举措,推进政务服务进园区、进企业。三是进一步加快线上线下服务融合。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莲湖“微政务”智慧平台,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不断优流程、减材料、压时限,提高政务服务效率,节约企业办事成本。用好12345热线、“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等意见建议收集渠道,找准工作发力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疑难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